本文作者:anesthesia

董事长儿子增持违规被罚!千红制药市值128亿,半年净赚2.58亿却踩雷信托5年

anesthesia 2025-09-12 09:13:18 6 抢沙发

9月12日消息,千红制药(002550)近期上演的一出“增持与减持”大戏,不仅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也暴露了企业在治理结构、信息披露、战略方向等多个维度上的复杂性与风险点。

360截图20250912091050896.jpg

今年6月11日,千红制药总经理王轲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960万股,增持比例达到0.75%。然而,这一行为却在事后被监管层指出存在严重违规。王轲及其一致行动人王耀方(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比例从24.91%增至25.66%,在突破25%这一关键持股门槛时,未按《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停止增持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最终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这起事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人合规意识的薄弱,更是企业治理机制的疏漏。作为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王轲不仅身居要职,还是实际控制人的直系亲属,在公司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他在增持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信息披露义务,暴露出公司在内部合规管理上的短板。尽管王轲在2024年薪酬为128.7万元,但此次事件无疑对其职业形象和公司声誉造成冲击。

从股价走势来看,王轲增持当日,千红制药股价为8.76元/股,随后股价一路上涨,在7月12日触及12.75元/股的历史高点,期间最大涨幅达38.8%。虽然截至监管函发布日(9月11日)股价回落至9.99元/股,但整体趋势表明,市场对王轲的增持行为曾一度给予积极回应。这说明,市场对高管动向高度敏感,特别是在当前A股投资者情绪波动较大的背景下,管理层的增持行为往往被视为“信心信号”。

然而,就在王轲增持的同时,公司副董事长赵刚及其一致行动人却在6月初完成了一波减持操作。自3月3日至6月2日,他们以每股6.39至7.90元的价格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038.8万股,减持时机恰好处于股价上涨前夜。这种“有人买,有人卖”的格局,容易引发市场对高管内部信息不对称的猜测,也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前景的判断。

从业绩层面来看,2025年上半年,千红制药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仅0.72%。这一微弱增长暴露出公司在主营业务上的增长乏力。尽管净利润达到2.58亿元,同比增长41.17%,但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提升和成本控制,而非营收端的实质性突破。同时,扣非净利润为1.99亿元,同比增长10.71%,增速也相对温和。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48.68%至1.46亿元,则反映出公司在经营效率和现金流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千红制药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背后,还隐藏着一笔非经常性损益收入。公司与建元信托就“创赢51号”信托计划兑付纠纷达成和解,获得一次性支付5699.43万元,并确认约4845万元的收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这并非首次和解,早在去年9月,千红制药就曾通过类似方式收回部分“锐赢64号”信托计划的投资款。两次和解虽帮助公司收回部分资金,但总体来看,公司此前共计投入3.4亿元购买信托理财产品,最终仅收回不到一半本金,且仍有部分信托受益权未予变现。这一系列投资失败事件不仅暴露出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风险偏好,也反映出其在多元化投资方向上的决策失误。

王轲此次的增持违规、赵刚的减持操作,以及公司主营业务增长乏力与信托投资损失的叠加,共同构建了千红制药当前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公司试图通过高管增持来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副董事长的减持又给市场带来疑虑。同时,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粉饰”作用,也让投资者对公司真实盈利能力存疑。

此外,千红制药所处的医药行业本身正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随着集采政策持续推进、医保控费趋严、研发创新难度加大,传统制药企业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千红制药若不能在主营业务上打开新的增长点,仅靠短期财务操作或高管增持行为,难以支撑其长期发展。

综上所述,千红制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非单一的合规事件,而是企业治理、战略选择、财务结构、市场预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投资者在关注公司短期股价波动的同时,更应深入分析其内在基本面与长期发展潜力。对于公司管理层而言,如何在合规前提下重建市场信心、优化治理结构、提升经营效率,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命题。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