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业科技与合作伙伴联合研发柔性电子皮肤技术
兴业科技计划联合研发柔性电子皮肤技术,该技术将结合柔性电子与生物医学领域,研发出一种模拟真实皮肤感知的柔性电子皮肤,这种电子皮肤可应用于智能机器人、医疗健康等领域,提高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便捷性,此次合作将加速柔性电子皮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望为相关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9月17日晚间,兴业科技(002674)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研发基于天然皮革、生物基础材料的柔性电子皮肤。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发稿,兴业科技今日股价10%涨停。
两家公司各有优势。兴业科技聚焦于天然真皮全产业链、高生物基再生皮革、环保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产品主要用于高端新能源汽车内饰件、鞋履箱包等领域。
苏州能斯达专注于柔性微纳传感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具备多品种、多量程的柔性微纳力学量传感器(压力、压电、应变)及阵列的核心设计能力,在柔性传感器产业化方面具有领先水平。
人形融合了人工智能、精密制造、先进传感和控制技术,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但当前人形机器人也面临着一些技术瓶颈,尤其需要提升电子肌肉、电子皮肤和关节等关键零部件性能。
双方的合作内容包括:兴业科技负责天然皮革、高生物基再生皮革、环保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苏州能斯达负责传感器技术,双方共同研究传感器技术与天然皮革、生物基础材料的结合,孵化柔性电子皮肤产品等。双方利用各自品牌和客户渠道的优势,推动具备更优性能的科技面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汽车座椅方向盘、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鞋履、箱包等皮革制品的应用。
兴业科技表示,此举有利于公司开拓产品新应用领域,增强产品功能性研发方面的技术积累,并通过材料创新为下游客户赋能。不过,本次合作的业务是公司新的业务领域,相关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且该业务领域下游应用市场还未成熟,下游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后续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近年来,兴业科技业绩呈现“营收增长但利润承压”的特点。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9.51亿,同比增长9.32%;归母净利润1.42亿,同比降23.97%。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39亿元,同比增长6.16%;归母净利润3125.08万元,同比降幅扩大至45.32%。
兴业科技虽通过海外市场和汽车业务维持营收增长,但成本控制不足导致利润持续下滑,需要新业务为其注入动能。
所谓柔性电子皮肤,是一种仿生触觉传感器,通过将高灵敏度传感器嵌入柔软可拉伸的基底材料中,使其像人类皮肤一样感知压力、温度、湿度等信号。相比传统皮革,这类新材料对柔韧性、信号传导、耐久度和生物兼容性都有更高要求。
业内认为,兴业科技传统业务(牛皮革)占比超98%,此次合作旨在突破单一业务依赖,探索高附加值领域,但短期对业绩的贡献有限。公司需解决材料与传感器的融合稳定性、量产成本等核心问题,此次合作标志着兴业科技从传统皮革向智能材料领域的战略延伸,但技术转化与市场接受度仍需时间验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