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nesthesia

一个月内三大股东套现近3亿!盟科药业遭减持6%,股价应声暴跌6%

anesthesia 2025-09-10 14:54:02 2 抢沙发

  刚完成询价转让便再度抛出减持计划,盟科药业(688373)大股东的密集减持动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9月9日晚,公司公告称,股东Best Idea、JSR及GP TMT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6%的股份。以当日收盘价7.82元/股计算,此次减持市值接近3亿元。消息一出,市场应声而跌,次日午盘股价大幅下挫5.88%,报收7.36元/股。

  这不是盟科药业近期首次遭遇大股东减持。仅仅在本月初,Best Idea和JSR刚以询价转让方式分别减持1.57%和1.18%股份,套现合计约1.19亿元。更早之前的8月15日,另一发起人股东盟科香港也披露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月时间,公司前五大股东中已有四位相继宣布减持,累计减持比例最高可达9%。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股东均系公司上市前原始股东,其股份自解禁后便陆续进入减持通道。尽管公告一再解释“系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但密集、高频的减持行为,依然向市场传递出不确定性信号。

  盟科药业成立于2007年,于2022年8月登陆科创板。作为一家聚焦抗感染领域的创新药企业,该公司一直受到“未盈利创新药企”的标签困扰。财务数据显示,尽管营收从2021年的766万元逐年增长至2024年的1.3亿元,但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累计金额超过13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仍亏损1.39亿元,尽管同比有所收窄,但盈利能力尚未出现根本性扭转。

  创新药研发本就具备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属性,盟科药业持续投入在抗菌新药研发和市场拓展上,导致资金需求强烈,而股东接连减持无疑加剧了市场对其资金链和未来前景的担忧。尤其是在公司尚未实现自我造血、仍需外部输血的阶段,大股东“用脚投票”的行为,容易引发中小投资者跟风抛售,进一步压制股价表现。

  二级市场上,盟科药业股价自2023年以来持续低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原始股东寻求退出本属正常,但如此密集的减持节奏,是否意味着他们对公司短期预期偏谨慎?当核心股东纷纷择机离场,盟科药业又该如何自处?在创新药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现金储备和产品竞争力维持研发进度并走向盈利?这些问题,正成为投资者决策时无法回避的关键。

  眼下,对于盟科药业而言,如何平衡股东退出诉求与市场信心维护,已成为管理层必须面对的棘手考题。而只有真正展现出商业化和盈利能力的具体进展,才能重新赢得资金的信任与耐心。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