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经济概念股暴涨,产业机遇迎来广阔前景
低空经济概念股暴涨,产业机遇前景广阔,随着低空领域的逐步开放,相关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投资者纷纷关注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上市公司股票受到热捧,本文分析了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指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产业趋势。
近年低空经济相关政策频出,产业端利好消息不断,相关概念股表现活跃,其中今年以来26只A股涨幅超100%。业内预计低空场景将迎来多元化拓展,2030年低空经济的规模将达2.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据同花顺数据,至9月5日收盘,低空经济板块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达到30.31%。个股方面,今年8月12日上市的新股广东建科的股价累计已上涨384%(前复权);北方长龙、上海洗霸、路桥信息与震裕科技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超过200%;泛亚微透、吉视传媒、东信和平、美湖股份、卧龙电驱等21股价涨幅超100%。
近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经营主体数量显著增长。据天眼查数据,至记者发稿时为止,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已经超过8.4万家,其中于2025年新增注册的相关企业超过1.2万家。
迄今为止,中国低空经济政策分别历经概念提出、规范发展、提速推进三个阶段。2024年3月5日,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中国低空经济规模2023年已突破5059.5亿元,同比增速达33.8%;预计今年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的规模预计将达2.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兴业证券军工和机械组首席分析师石康指出,“低空”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4000米的空域。“低空经济”指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应用领域有物流、农业、旅游等。潜在的低空飞行场景还有许多,可按照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进行细化门类和服务链条的拓展。低空经济产业在政府、企业等相关方通力合作之下加速发展。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徐强预计低空场景将迎来多元化拓展。近年来低空经济相关政策逐步细化,行业日渐走向成熟。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布局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投资价值凸显:整机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低空应用场景扩大,相关标的包括纵横股份、绿能慧充等;整机上游材料与零部件企业配套需求增加,可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低空相关空天地网等基础设施配套有望迎来爆发,可关注莱斯信息、四川九州等;低空运维场景逐步落地,可关注咸亨国际。
国信证券分析师唐旭霞认为低空经济“乘风而至”,产业机遇前景广阔。我国无人机产业链全球领先,在无人机领域相关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球70%,是世界第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低空经济商业化场景也很丰富,市场空间巨大。展望低空经济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趋势,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行业后续将按照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稳妥推进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发展。目前低空经济仍处于产业培育早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历程有望类比新能源汽车产业,但成长期整体节奏更快。
中航证券分析师方晓明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对低空经济的理解逐渐专业、深刻、回归理性,预计2025年整体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融资思路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其中早期的冲动型投资将逐渐离场,低空经济一级市场投资会向行业头部优势项目集中。由于目前低空整机制造企业整体估值较高,且竞争格局已初步呈现,因此资金将会更加青睐在细分领域专业核心技术(例如固态电池、复杂飞控系统)的“小巨人”企业,整体投资市场将遵循“二八法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