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eForce RTX 5090 D开始,iGame的显卡就没有缺席过我们的评测,而且每一张新显卡都对应着一个系列:GeForce RTX 5090 D时是Advanced,GeForce RTX 5080时是Neptune,GeForce RTX 5070 Ti时则是Vulcan。因此到了中高端的RTX 5070这一级别,我们评测的是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大概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不过话虽如此,其实Ultra系列最高是能上到GeForce RTX 5080的。当然,这篇评测的重点还是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本身。作为面向主流玩家的系列,iGame这次也在设计上大展潮玩风格,从GeForce RTX 40系的波普艺术到GeForce RTX 50系的嘻哈律动,表达虽不同,但“潮”字确实贯穿始终。
规格
外观设计
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的轮廓延续了GeForce RTX 40系Ultra的风格,也就是方方正正,直来直去。不过从四个更为圆润的R角可以看到,iGame这次适当减弱了整张显卡的锐利度,即使大部分人不会像我们这样常常把显卡拿在手上,从视觉上也会感受到新Ultra的有所不同。
从配色这个方面来看,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可以说是变化巨大。整张卡仍然是以纯白为底,不过有着非常亮眼的粉红色作点缀。这些粉红色的线条在导风罩正面和风扇的边缘,有点像是广告牌上的霓虹灯条,勾勒出了显卡的整体形状。
另外有一点我很喜欢的是,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在导风罩正面大量应用了透明组件,加上渐变镀膜和规律的波纹装饰,观感极其丰富。可以说在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身上,塑料材质并不是一个问题,重点还是要看形状的雕刻和颜色的搭配。
三把风扇的尺寸是完全一样的,为90mm,扇叶也是9片。只不过中间那把的转向和左右两把不一样。和导风罩一样,风扇中轴位置也不是单纯的白色,而是叠上了透明组件,很有层次感。
前面说了导风罩正面的粉红色线条很有霓虹灯的感觉,不过要想看真正的霓虹风格,还得来到显卡的侧面。这里iGame做了个“橱窗”:里面是iGame Ultra和波纹组成的灯条,表面则是又一层透明组件,上面印着涂鸦式样的Ultra和GEFORCE RTX等LOGO,立体感这块是相当足够,也很有种潮玩街区的风格。
从侧面可以看到,显卡的PCB长度约为全长的2/3,不过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本身就不是一张特别巨大的显卡,因此我们也不能说它的PCB很长就是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它的供电接口是正放的,也就是4-pin接口是靠PCB一侧,这和我们目前评测过的其他iGame GeForce RTX 50系显卡都不同,像Vulcan、Advanced这种都是反放的。
当然,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背板仍然是金属。最末端的出风口面积基本上覆盖了第三把风扇。设计方面,粉红色的涂鸦图案非常巨大,辨识度是挺高的。
显卡的末端也挺有意思的,并不是光滑的一片,iGame也在此添加了少许装饰,连上方的螺丝位也有一块透明挡板来增强质感。说起来显卡的总重大约是1kg上下,倒不是非得用上这几个螺丝位。至于视频输出接口那块就是iGame的经典设计了,我说的是那个一键切换BIOS的按钮。
内部构造
RTX 5070的功耗并不算高,因此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的散热模块就是铜底加6根6mm热管的配置。这张显卡没有中框,和供电区域接触的底座也是在散热模块上面的。
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PCB上,和Founders Edition不同,这张显卡上的GB205-300核心顺时针转了90度。虽然顶部有着两个显存的空焊盘,但从填满的供电来看,很难说它是和GeForce RTX 5070 Ti等16GB显存的设备共用一块PCB。
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的供电相数是10 + 3,左边10相是核心,右边3相是显存,很清晰。所用的MOSFET均是来自AOS的AOZ5310NQI-A,可输出电流为60A。PWM芯片的话倒是很多“熟人”,核心PWM是uPI uP9512R,显存PWM是uPI uP9529Q。在12V-2×6接口的左侧还有一颗uPI uS5650Q,它是电源监控芯片。
测试平台和方法
基准测试就是GeForce RTX 5070 Founders Edition首发评测时的那套,CPU是锐龙7 9800X3D,主板是X870E,另外还有32GB的DDR5-6000双通道内存。需要强调的是,因为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的普通BIOS频率和公版一致,所以我们这次就直接开着超频BIOS测试了。而且显卡开箱时也是默认设置的超频BIOS。
基准测试
在3DMark的各项基准测试里面,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均大幅超越了上一代的同级显卡RTX 4070。它不仅在Fire Strike(DX11),Time Spy(DX12)这些传统的测试项目中进步明显,在Port Royal和Speed Way这些光追测试中也有着一个亮眼的表现。
游戏测试
2K分辨率
接下来是实际游戏表现。在2K分辨率下面,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能让《极限竞速:地平线5》和《消逝的光芒2》以一个电竞级的帧率运行。在《战锤40K:暗潮》和《赛博朋克2077》这些配置要求稍高的游戏里面,这张显卡也表现出了比RTX 4070要高得多的帧率。至于2K下的光追游戏表现,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仍然保持领先,只不过两张卡的差距没有普通游戏测试时那么大。就具体帧率来说,想要流畅玩光追特别是全景光追游戏还是需要启用DLSS。
4K分辨率
和首发评测时一样,4K分辨率测试我们就只放一般游戏成绩了。毕竟GeForce RTX 5070的配置其实不太能支撑得住4K原生分辨率全景光追这种设置。毫无疑问在4K分辨率下面,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依旧保持了对GeForce RTX 4070的大幅度领先,不过从《心灵杀手2》和《黑神话:悟空》这些游戏可以看出DLSS在更高一级分辨率里是必须的。
DLSS 4性能测试
接下来是RTX 50系列显卡的必测项目了:DLSS 4。虽然12GB显存对于4K分辨率来说有点勉强,但是依靠DLSS 4和适当的图形设置,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这个级别的显卡还是能玩上4K光追游戏的,比如说“光线追踪:超级”预设下的《赛博朋克2077》,还有“超高质量”预设下的《星球大战:亡命之徒》,在仅启用DLSS 4 3倍多帧生成后帧率都能超越120fps。再加上NVIDIA App的DLSS优设功能支持,玩家可以在更多游戏里获得这种体验。
AI性能测试
UL Procyon AI文字生成和MLPerf两个测试都是在ONNX运行时下进行的,测试项目以LLM为主,因此它们的判断标准自然是token生成速度。在UL Procyon AI文字生成中,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的速度平均要比RTX 4070 FE快15%。MLPerf里面,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则领先12%。而在UL Procyon FLUX.1 DEV图像生成测试中,得益于新一代Blackwell架构对于FP4精度的支持,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的每张图生成时间是要比RTX 4070 FE低很多的。
温度测试
我们是在开放式平台上对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的温度进行测试的,测试时的室温为25摄氏度。待机温度是在进入系统10分钟后录得,满载时的温度则是通过3DMark中的Speed Way压力测试运行10分钟后录得,记录数据软件为GPU-Z。待机时,由于风扇停转,显卡的温度是从35度缓慢上升至42度,从图表中可以看到有一段线条颇为平缓的区域。而满载平均温度为63.6度,这比起Founders Edition的表现要更好。
功耗测试
和以前一样,温度测试和功耗测试是同步进行的,只是数据收集的套件有所区别。根据PCAT套件的记录,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的平均待机功耗为20.8W,平均满载功耗达到了246.6W,同时,根据记录数据,该显卡的峰值功耗可达到278.8W。
这次新增了展示显卡μs级瞬时功率的环节。在这里我们会使用泰克MDO3054示波器与TCPA400+TCP404XL电流探头的配合测量显卡的外接供电输入来看显卡μs级的瞬时功率。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主要通过外接供电接口取电,PCIe插槽的功耗仅在10W上下。其输入电流峰值为32A(384W),平均电流为17A(204W),峰值功率约为平均功率的188%。根据ATX 3电源标准和显卡的平均功耗,电源应提供不低于350-300W的显卡供电能力。其余硬件供电按300W-400W计算,建议选用额定功率不低于650W的ATX 3电源,或参考PPLP功率计算器进行选购。
噪音测试
在GPU-Z的Log to File中我们同时记录下了显卡转速情况。满载时,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风扇转速在59%,约1900RPM。接着我们把显卡放进了环境噪音小于10dBA的消音实验室,把其风扇还原同样转速,然后在30CM的距离上测试其噪音水平,测得的数据是40.7dBA。
总结
老实说相比起我们之前评测过的几张iGame RTX 50系显卡,Ultra系列可能是在外观上变化最大的一张显卡:因为潮流意味着多变和不重复,连标志性设计可能也不需要,所以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无论是从主题、配色还有Ultra字体的选用上,都跟它的前代有着分外明显的区别,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一代产品。个人特别喜欢iGame这次对透明组件的大量应用,特别是侧面灯板的“橱窗”设计,足够别出心裁,很容易联想到亚文化商店的店面。
至于性能部分,我想这部分可以继承RTX 5070首发评测时的评论。那就是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胜在多才多艺,它主打2K游戏,借助DLSS 4更能尝试4K游戏或者2K下的全开光追;同时在生产力一侧,它也能满足你一试本地部署AI的需求。在散热方面,iGame确实不会让人失望,不上70的平均满载温度相当优秀。
最后就是售价了,目前iGame GeForce RTX 5070 Ultra在电商平台的售价是5499元。作为一款OC版显卡,加价倒是不令人意外的事。不过就综合体验,以及iGame的一线品牌力来看,这张显卡是值得选择的。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超能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