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违规AI产品、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等

联合网4月30日消息,据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官网,为规范AI服务和应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违规AI产品、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等

▲资料图 图据IC photo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项行动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加强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推动网站平台提升检测鉴伪能力。第二阶段聚焦利用AI技术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色情低俗内容,假冒他人、从事网络水军活动等突出问题,集中清理相关违法不良信息,处置处罚违规账号、MCN机构和网站平台。

第一阶段重点整治6类突出问题:

一是违规AI产品。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向公众提供内容服务,但未履行大模型备案或登记程序。提供“一键脱衣”等违背法律、伦理的功能。在未经授权同意情况下,克隆、编辑他人声音、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侵犯他人隐私。

二是传授、售卖违规AI产品教程和商品。传授利用违规AI产品伪造换脸视频、换声音频等教程信息。售卖违规“语音合成器”“换脸工具”等商品信息。营销、炒作、推广违规AI产品信息。

三是训练语料管理不严。使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隐私权等权益的信息。使用网上爬取的虚假、无效、不实内容。使用非法来源数据。未建立训练语料管理机制,未定期排查清理违规语料。

四是安全管理措施薄弱。未建立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内容审核、意图识别等安全措施等。

五是未落实内容标识要求。服务提供者未对深度合成内容添加隐式、显式内容标识,未向使用者提供或提示显式内容标识功能。内容传播平台未开展生成合成内容监测甄别,导致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六是重点领域安全风险。已备案AI产品提供医疗、金融、未成年人等重点领域问答服务的,未针对性设置行业领域安全审核和控制措施,出现“AI开处方”“诱导投资”“AI幻觉”等问题,误导学生、患者,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第二阶段重点整治7类突出问题:

一是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涉时事政治、公共政策、社会民生、国际关系、突发事件等各类谣言信息,或擅自妄测、恶意解读重大方针政策。借突发案事件、灾难事故等,编造、捏造原因、进展、细节等。冒充官方新闻发布会或新闻报道,发布谣言信息。利用AI认知偏差生成的内容进行恶意引导。

二是利用AI制作发布不实信息。将无关图文、视频拼凑剪辑,生成虚实混杂、半真半假的信息。模糊修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翻炒旧闻。制作发布涉财经、教育、司法、医疗卫生等专业领域的夸大、伪科学等不实内容。借助AI算命、AI占卜等误导欺骗网民,传播迷信思想。

三是利用AI制作发布色情低俗内容。利用AI脱衣、AI绘图等功能生成合成色情内容或他人不雅图片、视频,衣着暴露、搔首弄姿等软色情、二次元擦边形象,或扮丑风等导向不良内容。制作发布血腥暴力场景,人体扭曲变形、超现实怪物等恐怖诡谲画面。生成合成“小黄文”“荤段子”等性暗示意味明显的小说、帖文、笔记。

四是利用AI假冒他人实施侵权违法行为。通过AI换脸、声音克隆等深度伪造技术,假冒专家、企业家、明星等公众人物,欺骗网民,甚至营销牟利。借AI对公众人物或历史人物进行恶搞、抹黑、歪曲、异化。利用AI冒充亲友,从事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不当使用AI“复活逝者”,滥用逝者信息。

五是利用AI从事网络水军活动。利用AI技术“养号”,模拟真人批量注册、运营社交账号。利用AI内容农场或AI洗稿,批量生成发布低质同质化文案,博取流量。使用AI群控软件、社交机器人批量点赞跟帖评论,刷量控评,制造热点话题上榜。

六是AI产品服务和应用程序违规。制作和传播仿冒、套壳AI网站和应用程序。AI应用程序提供违规功能服务,例如创作类工具提供“热搜热榜热点扩写成文”等功能,AI社交、陪聊软件等提供低俗软色情对话服务等。提供违规AI应用程序、生成合成服务或课程的售卖、推广引流等。

七是侵害未成年人权益。AI应用程序诱导未成年人沉迷、在未成年人模式下存在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等。

编辑 邓凌瑶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8204.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日 下午5:30
下一篇 2025年5月1日 下午5:32

相关推荐

  • 科创板注册失效后,新通药物IPO“卷土重来”

    部分沪深IPO失败项目正在“重回战场”。 日前,西安新通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通药物”)向陕西证监局递交了IPO辅导。 这是新通药物第二次冲刺IPO。 与不少中途败北的IPO项目不同,新通药物曾走完整个上市流程,距离上市成功仅差临门一脚。 2021年12月末,新通药物向上交所递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此后经过二轮问询后在2023年初顺利过会,并于当年4…

    2025年4月23日
    1800
  • 微软电话会:AI需求超预期6月后产能或受限,关税影响仅提及一次,经济压力期恰是云计算渗透率加速期

    周三美股盘后,微软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云部门扩张助力公司销售和利润超出预期,总营收增长13%,达701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3.46美元。Azure云业务收入增长33%,超出预期。 在本次财报中,微软强劲的盈利数字和超预期的指引上调均传达积极信号,周三盘后交易中股价一度上涨超9%。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电话会上,微软仅提及一次关税的潜在影响,几乎未提及Sa…

    2025年5月1日
    1000
  • 新美联储通讯社:特朗普让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更难做”了

    特朗普多次“炮轰”鲍威尔后,美联储可能难逃独立性受损? 4月24日周四,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Nick Timiraos发文称,在多次公开指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后,尽管特朗普“变脸”表示无意解雇,但其干预美联储的强硬姿态可能会削弱投资者对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信心。 文章进一步指出,市场的担忧在于,即便特朗普放过了鲍威尔,但伤害已经造成,无论下一任主席是谁,美…

    2025年4月25日
    7500
  • 下周,“关税冲击最大”的两大科技巨头要对市场发声了

    特朗普关税下的科技巨头财报周来袭,"关税受害者"们终于要正面回应这场风暴可能的冲击。 下周,当Meta、微软、亚马逊、苹果和Spotify等科技巨头陆续公布财报时,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其供应链和从海外进口产品面临的潜在关税打击。 根据综合分析,亚马逊和苹果可能是关税风暴中受冲击最严重的两大科技巨头。亚马逊将于下周四美股盘后公布财报,公司不仅广告业务可能受到冲击,…

    2025年4月27日
    11200
  • 不向美国做重大让步!日本强硬表态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富士山) 日本政府的强硬表态似乎预示着,市场要做好准备迎接可能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 据环球时报报道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一表态称,在即将与美国政府举行的关税谈判中,日本“不打算做出重大让步,也不会急于达成协议”。 “我不认为我们应该为了迅速结束谈判而做出重大让步”,石破茂在国会中明确表示,同时他也排除了对美国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的可能…

    2025年4月15日
    2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