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英伟达依赖”,车企掀起换“芯”潮

告别“英伟达依赖”,车企掀起换“芯”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作者:朱晓宇,编辑:邢昀,题图来自:AI生成

时隔三个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紧急访华。与今年1月春节期间的常规行程有所不同,在对等关税的进一步升级下,英伟达针对中国大陆市场推出的H20芯片也被进一步限制出口,股价暴跌,黄仁勋急需找到中国市场的突破口。

重要性之高,体现在黄仁勋把他最爱的皮衣都换成了西装。在会谈中,黄仁勋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英伟达作为全球AI算力芯片的龙头,在美国禁令发布后遭受重创,黄仁勋的紧急访华行程背后,折射出全球芯片产业正在被改写的格局。

其中,中国加速国产芯片替代成为趋势。尤其是在车规级芯片方面,曾经依赖美国进口芯片的上下游产业链,正在紧急寻找更稳妥的替代方案,甩掉美国标签,更高比例的国产化芯片成为整车厂的核心诉求。也正是在这轮操作的刺激下,国产车规级芯片正在迎来询价需求的大爆发。

国内一家生产高低边驱动控制器芯片的公司向“豹变”透露,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给中国整车厂带来了一定冲击,4月开始,前来公司询价的客户比以前多了3倍,样品出售量已经实现翻倍。过去一直没能推广成功的头部整车厂,现在也进入沟通状态。

一些原本主要采购国内芯片的整车厂,也担心供应商因订单暴增影响交付,开始寻找更稳妥的方案B。并且,大部分整车厂为了不影响后续的量产计划,及确保采购成本可控,都在尽可能地排除美国芯片。

一、整车厂的紧急任务

对于现阶段的芯片上下游公司而言,美国产的芯片十分敏感,这一方面源于美国对芯片出口的管制引起了国内市场恐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传导到二级市场;另一方面则是部分代理商借机囤货涨价,公司采购难度加大,成本也在增加。

眼下,整车厂及供应商,正在积极寻找芯片的国产替代方案。

今年4月,全球半导体市场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先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关税提升至125%,随后,中国以反制还击。在芯片行业这一市场焦点中,关于如何认定进口芯片是否为原产美国,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紧急发布“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规则,即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原产地。

芯片制作大致可分为设计、晶圆制造(流片)、封装测试三个核心环节,过去,一些美国芯片可以通过在境外封装来规避关税,如今,这条路径已经被堵住。

消息一出,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芯片价格开始上涨,部分型号的存储芯片单日涨幅20%。

不断拓展智能化的国内整车厂以及上下游公司,也感受到了冲击。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一辆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大致在600~700颗,电动车则为1600颗,更高级的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将有望提升至3000颗。从电池管理、智能座驾仓,到智能驾驶、安全控制等都离不开车规级芯片。

2024年,当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们卖出全球70%的电动汽车,背后的车规级芯片供应链也遍布全球。

为了降低风险,国内已经有不少整车厂开始行动,并指引一级供应商洽谈其他芯片公司。

随着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车载摄像头的需求显著提升,单车摄像头有可能攀升到10~13颗。高分辨率CIS(图像传感器)芯片,是车载摄像头模组的核心器件,其成本也占到汽车摄像头模组成本的一半。

此前给国内几家合资车厂供应摄像头模组的加拿大厂商麦格纳,依赖美国芯片巨头安森美提供CIS芯片,不过,随着关税战的升级,在中国市场使用安森美的芯片,对麦格纳意味着成本和客户开拓的不确定性。近期,麦格纳集中向国内几家芯片厂商以及日资索尼询价,试图替换掉安森美的芯片。

为了能够顺利拿到样品测试,麦格纳不仅联系到索尼总部,还找到了索尼的代理公司进行询价。

在车载芯片市场,能够替代掉安森美的企业,除了国内企业韦尔股份收购的豪威科技,就数日资芯片厂商索尼。索尼的内部人士透露,无论是豪威科技还是索尼,麦格纳都在接触,前期先拿到样品做适配,距离大规模上量仍需一定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麦格纳之外,另一家采购安森美芯片的摄像头模组供应商舜宇光学也在蠢蠢欲动,做好随时调换芯片供应商的准备。

无论是麦格纳,还是舜宇光学,作为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其询价行为的背后代表的是大客户们的意图。对于车企来说,关税战争之下,任何非国产的零部件都是推高整车成本上涨的潜在风险,把风险控制在安全线内,成为现阶段主机厂的核心任务。

二、国产芯片需求激增

除了麦格纳和舜宇光学之外,越来越多一级供应商也在寻找替换方案。

一位索尼内部人士向“豹变”透露,对等关税政策发布以来,来公司总部以及代理商询价的客户量已经翻倍。不过,在原本产量就紧张的状态下,索尼或将只能优先保供大客户或者潜在的优质客户。

作为全球最大的图像传感器芯片和激光雷达芯片厂商之一,索尼因属于日资企业,成为这次关税战争催生的国产替代风潮中,少数的外资芯片厂商赢家之一。上述索尼内部人士向“豹变”保守估计,2025年,索尼将至少增加5至9成的出货量。

同时,国内的芯片厂商也迎来了需求的大爆发。以国内车规级CIS芯片为例,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头部企业就已经迎来业绩的快速增长。

韦尔股份发布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2.4%,净利润则增长了498%,得益于公司应用于汽车和智能手机的传感器业务实现大规模增长,这块收入同比也增长了23.5%。

作为全球最大的CIS芯片封测厂商之一,晶方科技下游客户涵盖索尼、豪威等传感器设计巨头,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23.7%,归母净利润增长68.4%。业绩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推进。

上海雅创电子不仅代理了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的芯片及元器件产品,2019年收购韩国Tamul公司的电源管理芯片业务后,还切入芯片自研领域。并在此后通过收购进一步押注芯片自研。关税战以来,公司的国产芯片询价客户量激增,销量业绩也有明显的提升。

雅创电子的销售人员表示,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司要求团队多推自研芯片,成本更低、利润空间更大。“从实际感受上来看,整车厂对我们的芯片接受度比以前高很多,之前不愿意接触的大车企现在都不再排斥,甚至愿意拿样品做测试。”

身处芯片行业多年,上述雅创电子的销售感知到这是国产芯片发展的好机会,上升通道存在更多可能性,且国产替代又是政策倡导的必然趋势。

智驾芯片,作为智驾系统的大脑极为关键。过去,英伟达牢牢把控全球智驾芯片市场头把交椅。2024年智驾域控芯片装机量528万颗,其中英伟达Drive Orin-X系列装机量达到210万颗,占比近四成,稳居市场第一。

如今华为昇腾、地平线征程系列和黑芝麻武当C系列芯片成为主要替代选择。

此外,据“豹变”了解,今年以来,不少整车厂也开始加大对地平线和黑芝麻订单的采购量,之前比亚迪原计划2025年采购7成的地平线芯片、2成的英伟达以及部分黑芝麻,现在英伟达的份额会逐步下降。比亚迪也不会将订单全部集中在一家,希望尽可能降低其他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

三、国产芯片“抢位赛”

尽管整车厂对国产芯片的需求大爆发,但是将需求转化为大订单中间横跨很多流程,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上述雅创电子的销售人员表示,虽然愿意接触,但不代表就能有大订单,短时间内销量无法大幅抬升。原因在于芯片上车需要一定的测试流程,中间起码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成本。并且,企业需要消耗掉完之前屯下的芯片库存。

对于已经合作过整车厂的芯片厂商来说,因为先前存在合作基础,整车厂只需加大订单量,就可实现国产芯片替代。

对于从0开始的芯片厂商来说,拓展大客户并不容易。芯片上车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如验证、匹配,调教、测试等,其中还需要技术人员给到支持。等逐步验证之后,进入小规模订单阶段,之后才能转订为大单。以防止大规模上车之后协同不到位。

为在国产芯片的竞争中胜出,不少中腰部的芯片厂商也在疯狂内卷,给出整车厂足够的优惠承诺。有芯片公司给出售价指引,如果整车厂下定50万颗芯片可以拿到公司的成本价,更高的采购量还会把单价推到成本线以下。

主打的策略是先把对手卷死,再考虑盈利。

除了价格,人才争夺战也是国产芯片内卷的大方向。国产芯片为了竞争,针对性地对竞争对手进行人才挖角,以高出市场价的行为争抢人才。

同时,以比亚迪、小鹏和蔚来为代表的车企们,也在部分芯片领域加快了自研的步伐。

在整车厂中,最极致追求自研自供、且装车量最高的当属比亚迪。2025年3月初,比亚迪宣布,自研并量产了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

在端到端大模型推动的智驾竞赛中,整车厂为了达到更丝滑的智驾水平,也依赖高性能的算力芯片。“摆脱英伟达”,更成为大家共同的目标。

小鹏自研的首款算力芯片“图灵AI芯片”将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量产上车。在官方发布的宣传中,图灵芯片的算力可达700 TOPS,接近三颗主流智驾芯片之和,性能直逼英伟达最新的AI芯片Thor。小鹏表示,未来推出的全新车型将全面采用自研芯片。

过去几年,蔚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今年3月底,李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宣布,蔚来自研的5纳米车规级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已量产装车,并开放对外供货。

李斌透露,蔚来在第二代平台上车使用的是4颗英伟达Orin X算力芯片,即理论算力超1000 TOPS。如今一颗自研的神玑NX9031就可完成取代。蔚来在前不久的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神玑9031芯片会带来一万元左右的成本节约。

整体来看,比亚迪的自研芯片主打自研自供,满足自身需求后再向外拓展,主攻中低端市场,覆盖更多的车型。而蔚来、小鹏、华为等针对中高端市场,主要解决的是芯片算力不足带来的性能问题,其次才是降低成本。无论哪一家,国产自研芯片的崛起,正在打破英伟达在智驾算力领域的垄断。

短期来看,这轮关税战争对于国内企业是压力和挑战,但压力之下才能有极致发展的动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作者:朱晓宇,编辑:邢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6029.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5:29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5:32

相关推荐

  • 上任第154天,特朗普还完了1个多亿美元的欠款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美国总统的任期只有两届,因此人们常说,总统的第二任期,主线往往不是“施政”,而是“赚钱”。 6 月 23 日,是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的第 154 天。他用 1.14 亿美元的现金,在贷款到期前的第 13 天,一口气还清了自己商业帝国中最棘手的一笔债务。 这 1.14 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总统整整 400 年的薪水。按照流传最广的算法——“一…

    2025年6月29日
    2000
  • 军工股,全线爆发!

    今日,A股继续稳步上升,创业板指收复2000点大关,上证指数、上证50等则再创阶段性新高。上涨个股远多于下跌个股,市场成交萎缩至1.32万亿元。 盘面上, 国防军工、通信设备、铜缆高速连接、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 种业、黄金、PEEK材料、休闲食品等板块跌幅居前。 Wind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国防军工获得逾7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通信、机械设备均获得超60亿…

    2025年5月8日
    4200
  • 理想汽车,压力山大

    出品丨联合网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尽管账上有千亿现金,但理想还没有迎来躺着数钱的时候。 理想今年的销量目标是70万辆,比去年多了20万,而理想规划的新车型仅有理想i8和理想i6两款,且都在下半年发布,其他均为改款焕新。销量的重担,依然落在L系列上。然而,L系列的销量疲势已经出现,近4个月都未能突破月销4万辆的瓶颈,不及去年下半年的表现。 一季度…

    2025年5月10日
    5000
  • 营销费换不来盈利!蓝月亮8年来首次亏损后,投资近9亿元广州建楼

    日前,蓝月亮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6993,下称“蓝月亮”)发布了一份竞得土地使用权的公告,公司将使用该土地建楼,项目投资预计不低于8.9亿元。 但值得关注的是,这项投资发布在蓝月亮年度业绩巨亏7.5亿港元之后。 公告显示,蓝月亮通过一间全资附属公司(“项目公司”)成功投得一幅位于广州黄埔区,总地盘面积约40,785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权,年期为50年,以发展成为…

    2025年4月16日
    8800
  • 泽连斯基:将继续在俄罗斯领土上开展无人机作战!

    当地时间12日晚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视频讲话表示,乌克兰正全力以赴争取更多无人机和导弹拦截装备。作为对俄方袭击的回应,乌克兰将继续在俄罗斯领土上开展无人机作战。乌方将采取不对称战术,这一战术已被证明卓有成效。 俄方对此暂无回应。 来源:央视新闻 责编:彭勃 校对 :杨立林

    2025年7月13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