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英伟达依赖”,车企掀起换“芯”潮

告别“英伟达依赖”,车企掀起换“芯”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作者:朱晓宇,编辑:邢昀,题图来自:AI生成

时隔三个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紧急访华。与今年1月春节期间的常规行程有所不同,在对等关税的进一步升级下,英伟达针对中国大陆市场推出的H20芯片也被进一步限制出口,股价暴跌,黄仁勋急需找到中国市场的突破口。

重要性之高,体现在黄仁勋把他最爱的皮衣都换成了西装。在会谈中,黄仁勋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英伟达作为全球AI算力芯片的龙头,在美国禁令发布后遭受重创,黄仁勋的紧急访华行程背后,折射出全球芯片产业正在被改写的格局。

其中,中国加速国产芯片替代成为趋势。尤其是在车规级芯片方面,曾经依赖美国进口芯片的上下游产业链,正在紧急寻找更稳妥的替代方案,甩掉美国标签,更高比例的国产化芯片成为整车厂的核心诉求。也正是在这轮操作的刺激下,国产车规级芯片正在迎来询价需求的大爆发。

国内一家生产高低边驱动控制器芯片的公司向“豹变”透露,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给中国整车厂带来了一定冲击,4月开始,前来公司询价的客户比以前多了3倍,样品出售量已经实现翻倍。过去一直没能推广成功的头部整车厂,现在也进入沟通状态。

一些原本主要采购国内芯片的整车厂,也担心供应商因订单暴增影响交付,开始寻找更稳妥的方案B。并且,大部分整车厂为了不影响后续的量产计划,及确保采购成本可控,都在尽可能地排除美国芯片。

一、整车厂的紧急任务

对于现阶段的芯片上下游公司而言,美国产的芯片十分敏感,这一方面源于美国对芯片出口的管制引起了国内市场恐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传导到二级市场;另一方面则是部分代理商借机囤货涨价,公司采购难度加大,成本也在增加。

眼下,整车厂及供应商,正在积极寻找芯片的国产替代方案。

今年4月,全球半导体市场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先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关税提升至125%,随后,中国以反制还击。在芯片行业这一市场焦点中,关于如何认定进口芯片是否为原产美国,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紧急发布“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规则,即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原产地。

芯片制作大致可分为设计、晶圆制造(流片)、封装测试三个核心环节,过去,一些美国芯片可以通过在境外封装来规避关税,如今,这条路径已经被堵住。

消息一出,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芯片价格开始上涨,部分型号的存储芯片单日涨幅20%。

不断拓展智能化的国内整车厂以及上下游公司,也感受到了冲击。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一辆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大致在600~700颗,电动车则为1600颗,更高级的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将有望提升至3000颗。从电池管理、智能座驾仓,到智能驾驶、安全控制等都离不开车规级芯片。

2024年,当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们卖出全球70%的电动汽车,背后的车规级芯片供应链也遍布全球。

为了降低风险,国内已经有不少整车厂开始行动,并指引一级供应商洽谈其他芯片公司。

随着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车载摄像头的需求显著提升,单车摄像头有可能攀升到10~13颗。高分辨率CIS(图像传感器)芯片,是车载摄像头模组的核心器件,其成本也占到汽车摄像头模组成本的一半。

此前给国内几家合资车厂供应摄像头模组的加拿大厂商麦格纳,依赖美国芯片巨头安森美提供CIS芯片,不过,随着关税战的升级,在中国市场使用安森美的芯片,对麦格纳意味着成本和客户开拓的不确定性。近期,麦格纳集中向国内几家芯片厂商以及日资索尼询价,试图替换掉安森美的芯片。

为了能够顺利拿到样品测试,麦格纳不仅联系到索尼总部,还找到了索尼的代理公司进行询价。

在车载芯片市场,能够替代掉安森美的企业,除了国内企业韦尔股份收购的豪威科技,就数日资芯片厂商索尼。索尼的内部人士透露,无论是豪威科技还是索尼,麦格纳都在接触,前期先拿到样品做适配,距离大规模上量仍需一定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麦格纳之外,另一家采购安森美芯片的摄像头模组供应商舜宇光学也在蠢蠢欲动,做好随时调换芯片供应商的准备。

无论是麦格纳,还是舜宇光学,作为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其询价行为的背后代表的是大客户们的意图。对于车企来说,关税战争之下,任何非国产的零部件都是推高整车成本上涨的潜在风险,把风险控制在安全线内,成为现阶段主机厂的核心任务。

二、国产芯片需求激增

除了麦格纳和舜宇光学之外,越来越多一级供应商也在寻找替换方案。

一位索尼内部人士向“豹变”透露,对等关税政策发布以来,来公司总部以及代理商询价的客户量已经翻倍。不过,在原本产量就紧张的状态下,索尼或将只能优先保供大客户或者潜在的优质客户。

作为全球最大的图像传感器芯片和激光雷达芯片厂商之一,索尼因属于日资企业,成为这次关税战争催生的国产替代风潮中,少数的外资芯片厂商赢家之一。上述索尼内部人士向“豹变”保守估计,2025年,索尼将至少增加5至9成的出货量。

同时,国内的芯片厂商也迎来了需求的大爆发。以国内车规级CIS芯片为例,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头部企业就已经迎来业绩的快速增长。

韦尔股份发布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2.4%,净利润则增长了498%,得益于公司应用于汽车和智能手机的传感器业务实现大规模增长,这块收入同比也增长了23.5%。

作为全球最大的CIS芯片封测厂商之一,晶方科技下游客户涵盖索尼、豪威等传感器设计巨头,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23.7%,归母净利润增长68.4%。业绩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推进。

上海雅创电子不仅代理了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的芯片及元器件产品,2019年收购韩国Tamul公司的电源管理芯片业务后,还切入芯片自研领域。并在此后通过收购进一步押注芯片自研。关税战以来,公司的国产芯片询价客户量激增,销量业绩也有明显的提升。

雅创电子的销售人员表示,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司要求团队多推自研芯片,成本更低、利润空间更大。“从实际感受上来看,整车厂对我们的芯片接受度比以前高很多,之前不愿意接触的大车企现在都不再排斥,甚至愿意拿样品做测试。”

身处芯片行业多年,上述雅创电子的销售感知到这是国产芯片发展的好机会,上升通道存在更多可能性,且国产替代又是政策倡导的必然趋势。

智驾芯片,作为智驾系统的大脑极为关键。过去,英伟达牢牢把控全球智驾芯片市场头把交椅。2024年智驾域控芯片装机量528万颗,其中英伟达Drive Orin-X系列装机量达到210万颗,占比近四成,稳居市场第一。

如今华为昇腾、地平线征程系列和黑芝麻武当C系列芯片成为主要替代选择。

此外,据“豹变”了解,今年以来,不少整车厂也开始加大对地平线和黑芝麻订单的采购量,之前比亚迪原计划2025年采购7成的地平线芯片、2成的英伟达以及部分黑芝麻,现在英伟达的份额会逐步下降。比亚迪也不会将订单全部集中在一家,希望尽可能降低其他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

三、国产芯片“抢位赛”

尽管整车厂对国产芯片的需求大爆发,但是将需求转化为大订单中间横跨很多流程,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上述雅创电子的销售人员表示,虽然愿意接触,但不代表就能有大订单,短时间内销量无法大幅抬升。原因在于芯片上车需要一定的测试流程,中间起码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成本。并且,企业需要消耗掉完之前屯下的芯片库存。

对于已经合作过整车厂的芯片厂商来说,因为先前存在合作基础,整车厂只需加大订单量,就可实现国产芯片替代。

对于从0开始的芯片厂商来说,拓展大客户并不容易。芯片上车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如验证、匹配,调教、测试等,其中还需要技术人员给到支持。等逐步验证之后,进入小规模订单阶段,之后才能转订为大单。以防止大规模上车之后协同不到位。

为在国产芯片的竞争中胜出,不少中腰部的芯片厂商也在疯狂内卷,给出整车厂足够的优惠承诺。有芯片公司给出售价指引,如果整车厂下定50万颗芯片可以拿到公司的成本价,更高的采购量还会把单价推到成本线以下。

主打的策略是先把对手卷死,再考虑盈利。

除了价格,人才争夺战也是国产芯片内卷的大方向。国产芯片为了竞争,针对性地对竞争对手进行人才挖角,以高出市场价的行为争抢人才。

同时,以比亚迪、小鹏和蔚来为代表的车企们,也在部分芯片领域加快了自研的步伐。

在整车厂中,最极致追求自研自供、且装车量最高的当属比亚迪。2025年3月初,比亚迪宣布,自研并量产了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

在端到端大模型推动的智驾竞赛中,整车厂为了达到更丝滑的智驾水平,也依赖高性能的算力芯片。“摆脱英伟达”,更成为大家共同的目标。

小鹏自研的首款算力芯片“图灵AI芯片”将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量产上车。在官方发布的宣传中,图灵芯片的算力可达700 TOPS,接近三颗主流智驾芯片之和,性能直逼英伟达最新的AI芯片Thor。小鹏表示,未来推出的全新车型将全面采用自研芯片。

过去几年,蔚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今年3月底,李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宣布,蔚来自研的5纳米车规级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已量产装车,并开放对外供货。

李斌透露,蔚来在第二代平台上车使用的是4颗英伟达Orin X算力芯片,即理论算力超1000 TOPS。如今一颗自研的神玑NX9031就可完成取代。蔚来在前不久的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神玑9031芯片会带来一万元左右的成本节约。

整体来看,比亚迪的自研芯片主打自研自供,满足自身需求后再向外拓展,主攻中低端市场,覆盖更多的车型。而蔚来、小鹏、华为等针对中高端市场,主要解决的是芯片算力不足带来的性能问题,其次才是降低成本。无论哪一家,国产自研芯片的崛起,正在打破英伟达在智驾算力领域的垄断。

短期来看,这轮关税战争对于国内企业是压力和挑战,但压力之下才能有极致发展的动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作者:朱晓宇,编辑:邢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6029.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5:29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5:32

相关推荐

  • 首创证券拟斥资1亿元向关联方买楼!一季度净利降超三成,资管业务不景气

    近日,首创证券(沪市代码:601136)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购买上海首杨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首杨公司)开发预售的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榆林路天阅商务广场267号全幢办公房产。 首创证券透露,上海首杨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首创集团控制的公司,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公告显示,标的房产位于上海内环内,距离黄浦江约700米,距离陆家嘴约2.5公里。本次交易价格以资…

    2025年5月2日
    2200
  • 公司热点|国中水务终止控股汇源计划,标的股权冻结致重组搁浅‌

    4月23日,黑龙江国中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中水务”或“公司”)发布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公告。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本次交易公司筹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上海邕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收购其持有的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相关份额…

    2025年4月23日
    5900
  • IPO雷达|大医集团递表港交所,估值51亿去年亏近亿,市场份额低收入增长乏力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马强 据港交所官网,4月28日,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医集团)递表港交所,中信建投国际、浦银国际、民银资本为其联席保荐人。 ▍此前曾申请上交所上市,投后估值逾51亿元 大医集团在招股书中介绍,公司是创新放射外科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和引领者,致力构建新一代智能放射外科生态系统。自2011年成立以来,公司已开发一套全面的…

    2025年5月3日
    3200
  • 不和天赋较劲,反而获得自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知趣,作者:刘知趣,原文标题:《到底什么才是“命”?》,题图来源:《我,到点下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命二运三风水”的说法,体现了老祖宗对人生复杂性的认知。 在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所有因素中,命是基础,是出生时就带着的“底牌”。比如,有些人出生于富裕家庭,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机遇,就更容易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与成功;而对于那些出生于贫寒家…

    2025年4月23日
    2700
  • 微信越来越善变了

    出品|联合网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 题图|视觉中国 “不小心将它(微信公众平台)做成了文章内容载体,使得其缺失呈现短内容的方式。”这是张小龙五年前在微信公开课上的反思。 如今,张小龙的“遗憾”有望通过公众号改版得以弥补——4 月 17日,微信公众号官宣个人微信支持公众号一键注册和发布: 若已注册个人公众号的,进入“微信-公众号-右上角(个人中心…

    2025年4月23日
    3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