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集体“倒贴做科研”?

高校教师,集体“倒贴做科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青学者说,作者:与你同行的,题图来自:AI生成

博士毕业,披荆斩棘,一路厮杀,终于戴上高校教师的“光环”。

本以为从此苦尽甘来,可以“丰衣足食”,不想踏上漫漫科研路,起点却是“自掏腰包”。论文版面费、差旅经费、实验耗材、纵向课题预实验、横向项目垫资……考核要求面面俱到,高校老师集体“倒贴科研”愈演愈烈。

当科研理想撞上生存现实,这场无声的“生存游戏”究竟该如何破局?

国自然“倒挂”,入不敷出?

国家级项目如今已是大多高校教师晋升考评任务单上的“硬通货”。

高校科研人,每年头等大事便是国自然项目的“申请之战”,近两年资助率随申请人数激增而下跌,覆盖面广的青年C、面上项目的资助率更是“破历史新低”,面上资助率甚至“濒临红线”。刚刚公布的2025年国自然项目接收总量已经破43万,竞争再度加剧。

在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中标”已非易事,但更残酷的真相是:不少申请人历经好一番艰难突围才拿到宝贵的资助,回过头算了算账,却发现自己在项目上的投入成本,远远大于获资助金额

高校教师,集体“倒贴做科研”?
图源小红书

以医学口的青年C项目为例,资助金额通常在30万元左右。但项目“中标”所需的中科院一区文章的实验成本就可能高达30万元以上,加上其他论文和后续发表费用,明显“入不敷出”。而面上项目的预期成果往往要求1~2篇一区论文,单篇成本甚至接近50万元,如今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额度也降至50万元左右。

最终,科研人不得不面对“基金资助覆盖不了实验成本”的尴尬现实。更令人无奈的是,为了提升中标率,申请者需提前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预实验,一旦申请失败,这些投入便成为“沉没成本”。有青椒坦言:“我每月工资不到1万,但预实验已经自费花了十几万,压力大到失眠。”

这种“投入远高于回报”的倒挂现象,不仅消磨科研热情,更极易催生学术不端的恶性循环。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版面费、实验耗材都要自己贴钱,为考核“通关”,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学术造假。

横向抵扣,比拼“钞能力”?

纵向不够,横向来凑。当国自然项目难以企及时,横向课题成了高校教师的“救命稻草”。如今还有一些高校出台新政策:横向项目,可替代国家级项目评职称

高校教师,集体“倒贴做科研”?
图源小红书

然而,横向课题的本质是商业合作,其逻辑与科研工作南辕北辙。科研追求严谨与创新,但横向项目往往以甲方需求为导向。一名工科教授吐槽:“甲方要的是一套能快速落地的系统,哪怕毫无创新,甚至技术落后,你也得照做。”这种矛盾导致科研人不得不在“学术理想”与“商业妥协”之间反复横跳。项目管理亦是另一重挑战。科研以成果为导向,而横向项目需严格遵循甲方的预算与时间节点。一名转型做横向项目的青年教师感慨:“我白天和甲方开会扯皮,晚上熬夜改方案,感觉自己像个销售,早已忘了怎么做研究。”

这种身份与思维的撕裂,让许多教师身心俱疲。

按说不同老师各有所长,评价标准不做“一刀切”算是好事。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横向项目的经费门槛逐年飙升。一个国家级项目对标的横向项目经费标准,从几十万已经涨到了100万、300万,乃至800万……

高校教师,集体“倒贴做科研”?
社交平台关于“横向经费水涨船高”的讨论

高校教师,拼到最后,比的不是学术科研能力,而是比拼“钞能力”?

“游戏规则”,亟待重构

高校教师的焦虑,不仅源于经费压力,更来自评价体系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只是现在认,我评职称的时候还认么?金额会不会提高?也是未知数。”

尽管“破五唯”口号响亮,但现实中,反而演变为“五唯+X”的新枷锁。青年教师发现,“游戏规则”愈发模糊:论文分区、项目级别、横向经费、教学课时……每一项都可能是晋升路上的绊脚石。

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导致科研目标的异化。为了满足考核,教师不得不追逐短平快的成果。例如,放弃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研究,转向易发论文的热门领域;或是将一篇研究拆分为多篇灌水文章。更悲哀的是,高校里本应自由的学术探索,逐渐沦为“计件打工”。

“倒贴科研”看似荒诞,实际上是教师们在多重压力下的无奈之举。若放任这样的现象愈演愈烈,只会落得科研成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结局。长期下去,实际成果寥寥无几,科研资源与科研人的青春被白白浪费、科研生态全面崩坏……游戏规则,亟待重构。要打破“倒贴科研”的困局,局部的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仍然需要系统性的改革。

首先,科研经费分配亟待优化。前不久,国自然已经公布2025年预算:涨近31.43亿!2025国自然基金预算“增幅”“增长额”皆迎5年来新高。尽管“蛋糕”变大,但科研人员能否分到更大份额,仍取决于资助政策导向与人才布局的博弈。预算涨了,经费分配成了关键,期待国自然面上、青年C类等项目资助额度能够提升,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使其与科研成本同步增长。对于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院校单位也应当及时保障科研启动经费的到位,或是设立“风险基金”覆盖早期实验成本,降低青年教师个人垫资压力。

图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其次,学术评价体系亟待重建。推行分类考核评价,例如,对基础研究延长考核周期,认可横向项目的工程价值,而非单纯以经费数额衡量。然而,这种改革推行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权衡,实际上阻力重重,可谓任重道远,需要管理者、政策执行者与科研共同体的齐心协力。

对广大高校教师而言,科研本应是探索未知的纯粹旅程,而非一场“贴钱求生”的残酷游戏。唯有让制度更人性、评价更科学、环境更宽松,才能让高校教师重拾学术初心,真正“为往圣继绝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青学者说,作者:与你同行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0673.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9日 下午3:06
下一篇 2025年5月9日 下午5:11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让我的中美反向代购梦,死灰复燃?

    出品|联合网商业消费组 作者|费南茜 编辑|苗正卿 题图|AI生成 “感谢特朗普,现在我有必要去一趟中国买这些东西了。” 最近,在美国TikTok爆款视频的评论区,这样的留言屡见不鲜。 这些播放量动辄破百万视频里,中国商家们“揭秘”奢侈品背后的低成本生产线,刷新着美国消费者对价格的认知。 这些内容点燃了长期被困在高物价里的美国消费者的购买欲,也把他们引向了D…

    2025年4月30日
    2600
  • 9.9万买人形机器人,200多名消费者怎么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财商学,作者:Yicai商学,题图来自:AI生成 上周六,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开跑。 直播画面显示,身高1.8米的天工Ultra踩着小碎步,高频冲刺,成功夺冠;“小顽童”全程独立跑,荣获亚军……而曾展示了“鲤鱼打挺”“侧空翻”等高难度复合动作的宇树科技G1,却开跑即摔倒。 赛后,宇树官方火速回应:近期未参加任何比赛,参赛的…

    2025年4月24日
    2500
  • 千亿头孢又陷致死风波

    出品 | 联合网科技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这个五一假期期间,湖北19岁大一女生小陶因肠胃炎输注头孢曲松钠过敏致死事件,又在医患关系中掀起巨浪。 根据大河报报道,小陶4月15日晚上因腹痛到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就诊。在该院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的过程中,小陶在护士换药后不久突发呼吸急促等不适,呼救时发现身边没有医护人员…

    2025年5月5日
    3700
  • 刚刚!全线飘红,A50拉升!特朗普关税政策,突生变数?

    今日开盘的股市或股指期货全线拉升,只有黄金在下跌。 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参议院以50票同意、4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项动议,暂时搁置了一项涉及阻止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多国征收关税的表决要求。 这一投票结果意味着,下周参议院可能将再次就阻止特朗普关税政策进行投票表决。 集体拉升 今日,亚太股市纷纷休市,日股则在跳水后再度拉升。 截至发稿,日股集体飘红,日本…

    2025年5月1日
    1800
  • 深圳将累计建成上千公里休闲骑行道,200公里滨海骑行道年内贯通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晗 4月25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圳市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深圳将规划构建“1+3+N”休闲骑行道体系,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超一千公里的休闲骑行网络。 其中,“1”是1条滨海骑行道,西起茅洲河口,东至大鹏鹿嘴,全长200公里,串联起“三湾一洋一河”,即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伶汀洋和深圳…

    2025年4月25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