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瓜分”山姆?

文 | 财经无忌 山核桃

在中国市场顺风顺水的山姆,迎面撞上了近年来的最大危机。

近期,因上架"低糖好丽友派"等大众消费品牌商品引发"山姆选品降级"等风波后,这个"外来和尚"所面临的新危机是,它的消费者正在寻找替代品。

对山姆的竞争对手而言,这是未能料到的"泼天的富贵"。过去一段时间来,在全国多地的开市客门店涌入了山姆的粉丝,还有的消费者则转向拥抱沃尔玛自家旗下的自营商品"沃集鲜"。还有一些会员店的后起之秀也打起"抢人"的明牌,如京东旗下1号会员店。

短期的抢人、抢流量大战已经开启,这是"山姆风波"下,给其他零售玩家的窗口期,但短期流量的争夺能否转化为实际的客群,从流量到留量,这取决于山姆中国的反应速度和零售核心护城河的深度。

1、谁在瓜分"山姆"?

如果不去山姆,去哪里?

对曾经的山姆信徒们而言,一个"莞莞类卿"的对象或许是最佳的选择。

做了三年南京开市客代购的木木发现,过去一周,有一批山姆消费者向她频繁咨询开市客的信息,从爆品、价格、重量再到配料表,有的甚至细节到SKU的对比。据她观察,因此次山姆风波,本地开市客的客流量也有所增长:"有的找代购,有的直接办了卡"。木木说。

谁在“瓜分”山姆?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山姆"信徒"也分享自己转战开市客的体验——一样的外资超市,类似的仓储货架、各类试吃和价格接近的会员费,除了距离太远外,开市客似乎成了新的选择,甚至有网友调侃:"我带山姆会员卡,能否办卡半价"。

如果说开市客提供的是一种类似的外资超市综合体验,那么涌向沃尔玛自营商品沃集鲜、一号店的山姆消费者则是完全为了商品力。

沃尔玛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本来品牌区隔定位清晰的零售矩阵,会经历了一场"自家人的厮杀"——沃鲜集是沃尔玛旗下的自有品牌之一,现在成了部分用户口中的"小山姆"。一位跟风去沃尔玛购物的山姆用户告诉「财经无忌」,一开始是被社交媒体上的"山姆同款"安利种草,后来发现沃鲜集的烘焙、乳制品选品都不错。

一位湖北的网友还分享自己去逛沃尔玛感受到,不仅上新速度加快,从服装、餐具到试吃档口,都感受到一股"熟悉的味道"。

还有的会员店则直接打出了"收留M厂心碎信徒"的口号,京东旗下会员制超市一号会员店直接官方下场,推出了"M厂同厂直供"的计划,有用户在评论区直接在线许愿山姆下架产品,官方复刻同款。

谁在“瓜分”山姆?

有意思的是,1号店曾是沃尔玛自己的"亲儿子",为发力电商业务,沃尔玛在2015年完成对其的全资收购,而后又卖给了京东。

曾经的"超市之王"大润发也没有错过流量。有消费者在逛大润发的时候,溜溜梅、瑞士卷等山姆同款上有了新的商品标签:"真是离了个大谱,买溜溜梅,还需要花260元办会员?"

谁在“瓜分”山姆?

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这些会员店都在争夺山姆的短期流量,但能持续多久时间,这取决于山姆的反应速度和它们自身的零售护城河。

2、"暂时没人赢麻了"

对手们想要"瓜分"山姆的原因并不难理解,除了短期的流量效应外,山姆的会员购买力早就为沃尔玛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此前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沃尔玛中国区CEO朱晓静披露了山姆中国的数据——一方面是在消费收缩期惊人的业绩,已有8家山姆门店实现单店年销售额超36亿元,比肩北京SKP等顶奢商场业绩规模。

另一方面,是看得见且忠诚的会员规模,当前中国山姆有效会员数突破500万,光是年费收入就超13亿元,其中"卓越会员"群体的续卡率更是高达92%,贡献了60%营收占比。

不过,相比网络上山姆用户的愤怒和涌向其他会员店的网友,木木坦言,不管是开市客,还是1号店们,还没有人能真正接得住山姆送来的泼天富贵:"暂时没人赢麻了"。

"没人能接住"的原因很简单。短期来看,开市客和1号店们所提供的是其实是替代山姆的一种情绪选择。木木就表示,开市客和山姆所服务的本质上不是一类群体。如果说山姆偏向年轻精致中产,开市客的家庭群体更多。同时,她认为,山姆本土化思维更强,而开市客真正的"美式超市味儿"仍然很重。

不少山姆用户在转战开市客后也表示了失望——比如过远的距离、线上配送不便和大包装等。

归根到底,长期来看,从规模、商品和渠道布局来看,它们还不足以真正满足山姆的忠实客群。

朱晓静曾将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密码总结为三大核心优势:一是"优质商品+寻宝体验"的双重价值,山姆通过精选SKU和爆品能力,给到用户"预期外的惊喜"。二是全渠道的便利性,这里是指山姆较早在中国实现了"店仓云一体化",前置仓的大举投入,提升了山姆的即时零售能力,三是"和会员间的深厚信任关系"。

谁在“瓜分”山姆?

相较于朱晓静所言的第三点,前两者无疑是更关键的能力。

除此之外,山姆所具备的还有规模优势。截至2025年6月,山姆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出了56家门店,且呈现出明显的下沉和加密趋势。

总结来看,规模、商品和渠道构成了当下山姆在中国的核心能力,因选品而导致的信任危机是"山姆风波"的根源。截至目前,山姆中国已下架相关商品,并回应将优化选品策略,但这些远远还不够。山姆此次风波更像是服务和品控能力下降的一次集中爆发,如何进一步回应会员关切,这将是山姆下一阶段更重要的课题。

3、扩张的AB面

规模是山姆中国的优势,但激进的扩张也成为了这场风波的导火索。

翻开沃尔玛的财报,尽管抵抗住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营收和盈利表现都不错,但从管理层对外的表述来看,增加会员数、丰富商品品类、提升配送速度等动作,一直都是其撬动增长的关键。

在沃尔玛首席执行官董明伦(Doug McMillon)的带领下,无论是狠补电商短板,还是做好本地化零售的文章,通过灵活的资源配置和对增长的渴望,沃尔玛完成了漂亮的中年转型。

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也正是撬动沃尔玛增长的火车头。沃尔玛2026财年一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单季内,沃尔玛国际市场会员费收入增长22%,由山姆中国引领增长,若想持续提升会员费收入,就需要继续扩张门店规模。

谁在“瓜分”山姆?

此前据「小食代」报道,山姆计划在中国加速开店,比近年的每年约6家的拓店速度"更快"—2025年后,山姆每年将平均新开8-10家门店。

提速扩张下,必然藏着隐忧——一面是要平衡"成本、效率和体验"这一零售的不可能三角,另一面还要应对中国市场同行们的像素级对标。

而"会员店神话"也拉高了中国消费者对这位"优等生"的高预期,据「每日人物」的报道,山姆的商品上新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也继续放大了对其供应链的挑战和组织体系的管理难度。

盒马前CEO侯毅曾形容山姆和Costco等外资会员店企业组织体系的优势,一是采购很资深,对行业极为熟悉,二是和供应商合作的深度,合作供应商排在行业TOP1、2;三是还有专业的采购服务公司去全球比价。

一位供应链人士认为,扩张之后,山姆面临着要做"买手"还是"做大卖场"的冲突,过去依靠会员制,山姆在中产人群中树立了买手心智,替消费者做决策,实现"闭眼买"。但现在,规模扩张压力下,"大卖场"逻辑又被提升至新优先级。

继续夯实供应链的护城河需要时间,但扩张最忌讳时间,选择后者的沃尔玛在中国市场选择一路狂奔,势必要牺牲一定的会员体验,这是扩张带来的代价,即便是"优等生"山姆也难逃这一定论。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蓝鲸新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4759.html

(0)
蓝鲸新闻的头像蓝鲸新闻
上一篇 2025年7月25日 下午3:26
下一篇 2025年7月25日 下午3:26

相关推荐

  • 巴基斯坦400架无人机立奇功,印巴冲突上演科技战术巅峰对决

    在近期的印巴边境冲突中,巴基斯坦军队凭借无人机集群作战的高效表现,成功改变了战场态势。此次行动不仅展现了巴基斯坦在无人机技术上的显著进步,也凸显了其灵活运用战术的能力,为现代战争提供了新的范例。 据报道,在冲突期间,巴基斯坦军方动用了约400架无人机,其中包括中国生产的翼龙-2和彩虹-4等先进型号。这些无人机具备强大的侦察与打击能力,能够迅速锁定并摧毁敌方目…

    2025年5月11日
    11600
  • 5名儿童死亡38人受伤!巴基斯坦一校车在前往学校的路上发生爆炸

    据央视新闻消息,5月21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胡兹达尔地区一辆载有学生的校车在前往学校的路上发生爆炸,造成5名儿童死亡,38人受伤。 目前尚无组织宣布对此负责。 来源:央视新闻

    2025年5月21日
    3800
  • 特朗普为何低头?美媒曝料背后真相:多重压力下的不得已之举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在中美贸易关系中的罕见让步,成为国际舆论场上的焦点事件。据《华盛顿邮报》5月14日报道,尽管特朗普最初对降低对华关税态度强硬,但其核心支持群体——蓝领工人和大型企业——的不满情绪不断升级,加之政治盟友的压力,迫使他重新评估立场并采取妥协策略。这一转变不仅揭示了特朗普政府内部复杂的决策机制,也凸显出中美贸易博弈中多方力量的交织影响。 从数据来…

    2025年5月18日
    6000
  • 荣昌食堂主厨眼袋掉到口罩边 厨师马不停蹄,累到手抖!

    【荣昌食堂主厨眼袋掉到口罩边】近日,重庆市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因一场“舌尖上的狂欢”登上热搜。原本仅供机关人员就餐的食堂,在五一假期向公众开放后,单日接待游客量突破7000人次,1200斤大米、1500斤猪肉被一扫而空,连免费加饭的餐盘都供不应求。这场“干饭人狂欢”的背后,是食堂大厨们用发麻的双手撑起的烟火盛宴。上午10点,荣昌区政府食堂门口已停满川渝、广东、…

    2025年5月3日
    89600
  • 在10平米出租屋里,年轻人装下了生活的全部

    作者|高见科技论 高恒 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住在"别人的家"里。 地段不完美、房东难缠、家具老旧,租房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在这狭小空间里,他们却顽强地试图种出自己的生活:有人把出租屋刷成了奶油白,挂上了投影幕布和手绘画;有人习惯在半夜回到仅10平米的房间泡一碗泡面,然后打开电脑继续写代码;也有人每半年搬一次家,只为"换个人生的背景布"。 租房…

    2025年5月6日
    5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