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的“常青树”杀回来了

零跑的“常青树”杀回来了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王小娟

“30年后如果零跑还在,C11也一定还在。它要像丰田的卡罗拉一样一直迭代下去,把经典产品打造成品牌常青树。”

7月10日,一直不太靠“故事”卖车的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在2025款零跑C11上市发布会上感慨万千。

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上半年新势力销冠的零跑快马加鞭,带着有“半价理想”之称的新C11再度冲击市场。新C11亦是纯电、增程版本齐发。其中纯电版14.98万-16.58万元;增程版14.98万-15.98万元,起售价与老款相当,但顶配版直降了4万元。

价格公布后,新C11的爆款潜质已然显现。不过如今市场战局愈发激烈,一款已经被市场验证的经典车要如何更新,加大赢面?零跑的答案是,在造型上做减法,在体验上做加法。

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C11的这次年度改款涉及造型、座舱、续航、辅助驾驶、驾控以及安全六大维度,有近五成的核心零部件进行了“换血”更新。

首先在内饰和配置层面,新C11可以说是彻底革新。取消现款三联屏设计,升级为17.3英寸悬浮中控屏;并且这次“平价理想”也配上了大尺寸的AR-HUD;同时搭载了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8295P芯片,也融入了DeepSeek和阿里的通义千问,语音交互体验更为顺畅。

另一面,在车企们奋力抢占身位的智能辅助驾驶领域,新C11也拿出了All in的态度,配备了包括顶置激光雷达在内的27个驾驶辅助传感器,用上了200TOPS算力的高通8650芯片,并引入了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支持高速领航、城市通勤领航以及记忆泊车等高阶功能。

作为零跑的销量担当,即使到了车款生命末期的今年5月份,C11依然以8225辆的成绩位居中型新能源SUV销量版第四位,仅次于ModelY、宋L DM-i和自家C10。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新C11选择在其四年前的“出生地”杭州运河文化中心发布。朱江明坦言,四年前大家对零跑的前景还带着疑问;而四年后,越来越多的人会说零跑越来越好了。

如今的消费者可能并不知道,作为零跑品牌的第一款SUV产品,四年前第一次登台的C11并没有太多关注度,甚至在开发阶段C11还险些夭折。

回溯2019年,零跑的首款车S01销量不佳,叠加新能源行业投资低潮的到来,公司资金极度紧张,以至于C11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也被迫按下了暂停键。“零跑的钱那时候是真的不够了。”朱江明回忆称,2020年初的那段日子,是他这辈子遇到过的最艰难的时刻。

“寒冬”之下,朱江明审慎思考后决心回归技术与产品来破局。因为他想清楚了两件事:首先新能源是大势所趋,寒冬终将过去;另外,C11这款产品是有市场的,只要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用15-20万的价格能够达到30-40万的配置就能成功。

C11上市后次年,增程版的发布让这辆车一炮而红,全年销量超过了8万辆,是当年新能源中型SUV市场的第一名,并在过去四年,成了新能源中型SUV市场累计销量仅次于特斯拉ModelY的存在。

C11的成功,也改变了零跑以纯电微车T03为主的销量结构,后续整个C系列矩阵的完善,帮助零跑实现了量和质的提升,让其在15万元+市场初步站稳脚跟。

今年上半年,零跑交付量已经突破22万台,同比增长155.8%,成为新势力销冠。其中的4、5月交付量已经稳定在4.5万辆左右。随着金华工厂产能爬坡,零跑已为C11的产能供应做好了充分准备,其整体交付能力也在提升。

“我一直说零跑,现在才打了两张牌,还有好多牌可以打”。朱江明凡尔赛地表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底,我们的ABCD的车型都会陆续地补齐”。

显然,零跑似乎还想摸到更高的月销天花板。但在朱江明看来,零跑现在只是刚刚“抗战胜利”,还是什么都缺的时候。倘若不能维持现有的增速,可能又会栽回去。接下来,朱江明和他的零跑要如何延续其高增长势头,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稳固的领先地位?

以下是华尔街见闻与零跑董事长兼CEO朱江明、高级副总裁曹力、副总裁周颖的对话实录(经编辑):

问:C11的入门款跟旗舰款的价格差仅是1.5万,纯电版的价格差是1万,这背后定价逻辑是什么?

曹力:我觉得不是说以卖高配为导向,而是说以最大的品价比来推荐给用户,C11的高配价值差异超过3万元,我们以成本推算回来,应该拿多少的毛利,把最大的让利给到用户,让大家选择我们的每一款产品都是物超所值的。

问:C11的定位似乎往上走了一点点,是不是说零跑在阶段自己更有底气了?

朱江明:整个C11已经有超25万的用户,每年我们的销量都在往上走,现在C11二手车至少还可以卖到十几万。在新能源汽车里,我们可能是除特斯拉之外,保值率最高的车了。

原因就是零跑的越级满配,增加的就是用户的刚需配置。我们发现纳帕真皮座椅原来选配率超过50%,我们现在直接标配,现在虽然价格看起来是贵一万,但是原来选装更贵。所以我们的整体的价格希望往上走,但给到用户更多配置,让他获得感更强。

我们觉得中国整个消费力水平在15万到20万价格带,消费没有降级,还在升级,我们强调零跑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产品升级。虽然花15万要更升级,就相当于他是买到了25万的产品。

零跑战略也做了一些改变,原来就是三电、智能座舱、智驾全部自研。我们现在高附加值的零部件也要自研。这一次,C11的AR-HUD研发了很久;我们的座椅上个月开始供货了,我们会扩大更多核心零部件的自研和制造。

问:新C11是基于怎样的战略的考虑,零跑技术叙事是否会影响跟消费者之间的共鸣?

朱江明:虽然说今天我们在讲故事,实际上说都是技术讲产品。零跑是一个技术型企业。希望始终以这种技术领先保持持续产品竞争力。

从C10、C16、C11,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将整个平台化都搬到目前最适合的技术。比如800V高压,碳化硅电驱动。智驾上,我们也是通过去年研发的LEAP3.5,把激光雷达智驾作为豪华平权,今年50%以上的零跑产品都是带有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

零跑始终以自己体系化能力,让旗下产品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而C11正是这一战略的缩影。今年,我们可以完成去年提出的50万+销量目标。

问:零跑看中销冠头衔吗,有一天不再是销冠了该怎么办?

朱江明:我觉得都是暂时的,很多做过销冠的现在都消失了,威马、哪吒、蔚小理都做过销冠,所以哪怕你是新势力销冠又算什么呢?我们还是在前进的路上,如果要留在新能源汽车牌桌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新能源趋势已经不可逆了,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让销量增长更快一点、市占率更大一点,零跑还谈不上走到前面,只是说要保证不被淘汰。好在现在我们周销量接近1万台,以集团为单位排在大概第七、八名,比去年前进了两名,还是保持了比较好的态势。

我一直说零跑,现在才打了两张牌,还有好多牌可以打。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底,我们的ABCD的车型都会陆续地补齐。

问:零跑怎么总结过去的十年?

朱江明:我的总结就是,零跑IPO的时候是走完了25000里长征,我们已经到了陕北,到了延安。今天零跑已经又走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始不亏损已经接近平衡的一个状态。我们已经完成了抗日战争,接下来就是要进入解放战争。如果解放战争也能获胜的话,那零跑就走出来了。

问:零跑十年一路高歌猛进,现在内部还有什么担心点?

朱江明:我们抗日战争才胜利,还是什么都缺的时候,去年第四季度才第一次止血略有盈利,现在还在盈亏平衡点的边界线上。零跑如果不能够快速增加销量,让盈利能力更强,市场占有率更高,那可能就很危险,可能又下去了。

现阶段我们还是希望零跑能够持续在销量上有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站稳脚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

问:零跑市值什么时候能突破1000亿?

朱江明:每一个股东都这么想,我觉得就是时间问题。

零跑在资本市场进步已经非常大了,从最低的二十多块到现在最高65块,交易额从几百万到上千万,现在多的时候十几个亿,很多基金都开始对零跑开始关注。所以,如果将来业绩的不断的增长零跑在资本市场的机会还是会非常大。

问:零跑的成本造车逻辑上,如何避免去省,而且让老百姓觉得相对便宜,绝对好?

朱江明:如果不是零跑自己制造的零部件,我们一定选最好的供应商,因为这样才可能保证竞争优势。如何控制成本,我觉得更多是解决方案,如何选好的解决方案,如何有创新的思路,你就可以比别人的成本更低。

你如何做集成?比原来要三个零件,你变成了一个,你就可以省,所以要不断创新,才可能让成本每一天、每一年都有变化,而不是说去跟供应商议价,因为议价永远是有限的,行业没有雷锋为你服务,所以最终还是靠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创新来获得这种成本的优势。

问:上半年零跑出海销量是多少?

朱江明:海外上半年是两万多,我觉得下半年机会更大,因为上半年一直处在切换阶段,这一次C11发布以后,C系列都完成了年款和中期改款的切换,所以认为下半年非常值得期待。

问:在四年前参加过C11的发布会,当时零跑自研芯片,现在选择了供应商,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朱江明:现在研发智驾芯片我数了一下有12个厂家,英伟达那肯定是鼻祖,高通是巨头,剩下还有地平线、黑芝麻,蔚小理,至少不会少于12家。

现在中国需求最旺盛,一千多万辆新能源汽车将来就是1000万片。现在至少是7纳米,否则肯定拿不出手,投入至少需十亿元。竞争很激烈,所以我们觉得不适合。

而且这两年以后就换代了,从5纳米就要变3纳米了。我觉得零跑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个时候确实我们那个时候是真没有AI芯片,就是Mobileye它是要算法和芯片一起卖的,纯芯片不卖的,所以刚好大华自己也有需求,用AI芯片用来做人脸识别。那我们把大华和零跑凑在一起,研发了一颗叫凌芯01芯片,这是这么一个过程。从现在来看,随着大规模地应用的话,还是要更专业的公司来做这件事情。

问:零跑在下一个阶段的战略和战术上会有哪些调整?

朱江明:我们第一个阶段具备了一些能力。无论是销量以及我们的技术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零跑今年全年的盈利信心十足。我们接下来还是要聚焦我们的能力,聚焦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争取在未来的三年之内有一个大的爆发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车企。

因为年销百万辆的车企才能实现稳定盈利,原来传统的燃油车时代也是一样。像长城、吉利,他们都是经历了过百万辆,真正成为一个知名的车企的过程,零跑也一定需要经历过程。

今年我们设了50万+的销量的目标。首先是第一个要完成今年的目标。后续ABCD系列,我们才出了两张牌,还有另外两张牌在陆续地在今年年底和明年要开始发力,在未来的增量方面,我们还是有信心。

前提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我们要像C11一样每年销量只能增长,同时也希望C10、C16每一款车都能每年取得增长,而不是说此消彼长,那你总量就不行了。所以我们要打一个成功一个,让它成为那一个价格的那一个市场的明星,只有这样才可能不断成功。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华尔街见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2269.html

(0)
华尔街见闻的头像华尔街见闻
上一篇 2025年7月11日 下午3:03
下一篇 2025年7月11日 下午3:03

相关推荐

  • 马斯克不装了,对特朗普“大漂亮”法案很“失望”

    近期,马斯克在电视节目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众议院上周通过的预算法案感到“失望”。 最近辞去了政府效率部(DOGE)的职务的马斯克在电视采访中表示: 当我看到这个大规模支出法案,坦率说,很失望,它不是减少预算赤字,而是增加赤字,这削弱了DOGE团队正在进行的工作。 马斯克的表态显然与大力支持这一支出方案的特朗普总统形成对立。面对记者关于特朗普为该法案冠名的"…

    2025年5月28日
    4000
  • 特斯拉Q1业绩“灾难”,盈利锐减40%远逊预期,低价车仍计划上半年生产 | 财报见闻

    在特朗普政府引爆关税战的第一季度,因主营业务汽车拉跨,特斯拉的盈利和收入双双远逊华尔街预期。 特斯拉将业绩下滑“甩锅”给政府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财报中,未像四季报那样预计今年汽车交付将在去年下滑后重回增长,而是表示二季报将更新今年的指引。不过特斯拉也有亮点:储能业务增长仍强劲,且预计储能需求会增加,重申包括低价车在内的上半年生产新车计划。 知名特斯拉多头…

    2025年4月23日
    9200
  • 朱红裕:当投资长期主义“邂逅”浮动费率基金

    在业内,朱红裕是个长期业绩突出,但又极为务实的基金经理。 除了2年前的那轮采访外,他的观点、思考很少见诸媒体。 但他又确实能拿出令人“惊讶”的业绩。 以他在招商基金管理时间最长的招商核心竞争力基金为例,截至今年3月31日,该基金业绩在过去6个月、一年和自合同生效以来的多个维度里全面超越基金基准,超越幅度从10.72%到45.65%(下图,来源:基金一季报。基…

    2025年6月9日
    3200
  • 使用京东软件被封号?外卖柜排他?美团紧急回应:系P图造谣

    联合网4月27日消息,今日早间,美团“小团有话说”公众号发布声明,再度对近期传闻进行回应。声明主要对三类传闻进行辟谣,包括“双开App被封号”“外卖柜排他”“买到缩水餐”。 美团方面称,“因使用双开或京东软件,被永久停止接单”系恶意P图造谣。 经核实,该图片源自平台封禁违规抢单外挂的正常提示页,但ip地址在广东的个别网民,对图片进行恶意P图(图拉大后,明显可…

    2025年4月27日
    10700
  • “共和党的政治自杀”,马斯克再度猛批“大漂亮”法案

    马斯克猛烈抨击特朗普政府数万亿美元级别的最新税改法案,因为它会削减电动车和清洁能源的补贴。 北京时间6月29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X上称,削减电动车和其他清洁能源补贴,对美国将是极具破坏性的: 参议院最新的法案草案将摧毁美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并对我们国家造成巨大的战略损害!这简直是疯狂且具有破坏性。它一边给过去的产业施舍,一边却严重损害了未来的产业。民意调查…

    2025年6月29日
    1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