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Hyper | 英特尔代工战略提速:18A量产倒计时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在 2025 年英特尔代工大会(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上,英特尔公布了其“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计划的最新进展,这标志着英特尔代工战略进入关键实施阶段。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在开幕演讲中分享了英特尔代工的进展和未来发展重点,强调英特尔正在推动其代工战略进入下一阶段。

英特尔代工服务也包括成熟节点,目前已在晶圆厂中完成其首个16nm生产流片,并且英特尔还在与联华电子合作开发的12nm节点吸引客户。

但英特尔代工服务最主要的还是实施先进制程攻坚:目前,Intel 18A制程节点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缺陷密度持续优化;英特尔计划于2025年底实现大规模量产。

这个节点采用Power Via背面供电技术,晶体管密度较上一代提升20%,性能提升10%-15%,主要面向AI芯片、高性能计算(HPC)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高端市场。

作为英特尔代工战略的核心产品,Intel 18A的量产将直接对标台积电的2nm(N2)和三星的SF2节点。

台积电N2制程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而三星SF2节点计划于2025年推出。

英特尔凭借18A节点的技术优势,已吸引英伟达、博通、智原科技等头部客户开展流片测试,其中英伟达计划基于18A制程开发下一代AI加速卡。

在下一代制程布局上,英特尔宣布Intel 14A(1.4nm)已启动客户合作,发送了早期PDK(制程工艺设计工具包),这个工具套件包含一套数据、文档和设计规则,可用于设计和验证处理器设计。

据英特尔披露,预计14A制程将于2027年量产,比台积电A14制程(预计2028年量产)早一年推向市场。

Intel 14A是继18A之后的下一代产品,若一切顺利,14A将成为业界首个采用高数值孔径EUV光刻技术的节点。

14A制程工艺将采用Power Direct直接触点供电技术,结合第二代Ribbon FET晶体管架构,可实现每瓦性能提升15%-20%。

此外,Intel 14A还将引入新的Turbo Cell技术,允许设计人员在芯片模块内动态优化性能与功耗平衡,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芯片速度,“包括CPU最大频率和GPU关键路径”,以强化英特尔在AI和HPC领域的竞争力。

英特尔在一份声明中称,“Turbo Cells针对目标应用实现功耗、性能和面积之间的平衡。”英特尔强调,其已有第二台High NA EUV设备在Intel 14A投入运行。这台设备比第一台设备启动速度快得多。

面对台积电SoIC和三星X-Cube的竞争,英特尔通过Foveros Direct 3D堆叠和EMIB 2.5D桥接技术构建系统级集成能力。

在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上,英特尔展示了基于EMIB-T技术的超大规模Chiplet方案,可集成4个计算Die和12个HBM5内存,支持120mm×120mm封装尺寸,满足AI芯片对高带宽内存的需求。

此外,Foveros-R和Foveros-B技术将于2027年量产,进一步提升封装灵活性和能效比。

在供应链协同方面,英特尔与Amkor Technology达成合作,将Amkor的封装产能纳入代工生态,为客户提供更多封装技术选择。

这种“制程+封装”的协同模式,形成了英特尔为客户提供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比如为英伟达定制的AI芯片可通过Foveros Direct实现3D堆叠,提升计算密度30%+。

通过全球多元化制造网络,是英特尔应对供应链风险的策略;英特尔俄勒冈州晶圆厂已启动Intel 18A量产,亚利桑那州Fab 52工厂完成流片,计划于2025年底进入量产爬坡阶段。

英特尔与联电(UMC)合作开发的12nm节点预计2026年完成验证,2027年量产,主要服务于物联网和汽车电子市场。

在资本投入方面,英特尔过去四年累计投入900亿美元,其中370亿美元用于晶圆厂设备,亚利桑那州和以色列晶圆厂的EUV产能分别增长100%和50%。

这种激进的产能扩张策略,使其车规级存储封装产能在2025年提升50%,月产能突破1500万颗。

英特尔代工加速联盟(Intel Foundry Accelerator Alliance)新增了芯粒联盟和价值链联盟两大项目。

其中,芯粒联盟聚焦于定义可互用、安全的芯粒标准,支持客户基于Chiplet技术开发异构集成产品,比如将基于Intel 18A的计算Die与HBM高带宽内存,通过UCIe接口互联。

价值链联盟则整合IP、EDA和设计服务资源,为客户提供从工艺设计到量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Synopsys、Cadence等合作伙伴已为Intel 18A提供EDA工具和参考流程。

在客户拓展方面,英特尔与联发科合作的16nm产品已进入晶圆厂生产,与微软、高通等企业在AI芯片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这种生态协同模式,使英特尔在2024年车规级存储收入占比提升至12%,并计划2025年进一步突破至15%。

当前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呈“台积电主导、三星追赶、英特尔突围”格局。

据TrendForce调研数据,台积电以67%的份额稳居第一,三星以10%位居第二,而英特尔仅占1%。在AI芯片代工领域,台积电占据68%的份额,英特尔仅占5%。

为打破这一格局,英特尔采取“技术差异化+生态捆绑”策略。

在制程层面,Intel 18A通过PowerVia技术降低电阻损耗,较台积电N2节点功耗优化10%;封装环节,Foveros Direct的3D堆叠技术可实现更高的集成密度,比如将CPU、GPU和HBM内存集成于单一封装体内,较传统2D设计面积缩小40%。

目前,英特尔代工战略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首先是技术验证风险,Intel 18A的良率提升和客户认证进度可能不及预期;台积电N2节点良率已达80%,而英特尔18A目前仍处于风险试产阶段。

其次,生态壁垒,台积电通过“CoWoS+封装+ 3nm制程”组合,锁定英伟达、AMD等大客户,英特尔需在AI芯片领域突破客户信任壁垒。

最后还是财务压力,英特尔代工业务2024年亏损134亿美元,若18A量产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现金流进一步恶化。

英特尔在2025年代工大会上展现的技术突破与生态布局,标志着其正以“制程+封装+制造+生态”四维战略重构行业格局。

尽管面临台积电的垄断压力和内部财务挑战,但英特尔通过18A量产、14A技术储备和全球产能扩张,在AI芯片和车规级存储领域,逐步建立差异化优势。

若能在客户认证和良率提升上持续突破,英特尔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全球第二大代工厂”的目标,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变量。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华尔街见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8947.html

(0)
华尔街见闻的头像华尔街见闻
上一篇 2025年5月4日 下午3:01
下一篇 2025年5月4日 下午3:01

相关推荐

  • 苹果电话会:美国设备“大多数”将来自印度、越南,关税或致Q3成本增加9亿美元

    苹果在第二财季的业绩虽勉强超出预期,但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冲击下,其未来增长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 在隔夜召开的财报电话会上,苹果CEO蒂姆·库克宣布大部分销往美国的设备将从印度和越南生产,以应对潜在关税压力。库克预估,关税将导致公司第三财季(4-6月)将额外增加9亿美元(约合65.4亿元人民币)成本,他暗示未来几个季度这一数字可能会更高。苹果拒绝透露是否会涨价…

    2025年5月2日
    2700
  • 特斯拉大涨10%,市场臆测将在印度推出新车,特朗普政府将放宽自动驾驶监管

    周五,特斯拉盘中大涨10%。两大消息提振特斯拉周五大涨。一是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将放宽自动驾驶监管;二是特斯拉向印度早期预订用户退款,激发了市场臆测马斯克将在印度推出新车。 特斯拉当日收涨9.8%,收于284.95美元,本周累计上涨18%。 此前,特斯拉股价一度较去年12月创下的历史高点下跌了50%。即使算上本周的涨幅,该股在2025年仍将下跌约30%。 特朗普…

    2025年4月26日
    3300
  • 活力集团重新递交上市申请书:创始人投资过美团,去年卖出1.3亿张票

    4月30日,活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活力集团”)向港交所重新递交了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民银资本。 活力集团旗下拥有航班管家和高铁管家两大出行平台,注册用户接近2亿人,但某些细分业务正面临衰退。数据显示,其在我国的综合互联网出行服务提供商中所占的市场份额约为1.4%。 另外,联合网注意到,活力集团的联合创始人曾投资过美团,而王兴的名字也出…

    2025年5月2日
    1500
  • 被曝卫生巾有异物一周后,“绵绵的羊”发公开信回应,产品已重新上架

    联合网4月22日消息,被曝光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一周后,网红卫生巾品牌“绵绵的羊”作出回应。 “绵绵的羊”称,产品生产流程、原料采购及成品检测等均符合国家标准,未发现有害物质或系统性质量问题,目前相关部门调查组已出具结论,其产品生产与销售流程合法合规。 “绵绵的羊”回应: 未发现有害物质或系统性质量问题 此前,据蓝鲸新闻报道,多名消费者反映,“绵绵的羊”卫生巾和…

    2025年4月23日
    9600
  • 直击全国首例董监高增持爽约案:承诺增持3亿未兑现,两任董事长被判赔超70万

    联合网4月25日消息,全国首例因上市公司董监高未履行增持承诺引发的证券侵权纠纷案件,刚刚在上海金融法院宣判。 25日下午,联合网在现场从多位人士处了解到,上海金融法院判决被告袁翔、罗甸共同向原告刘某某赔偿投资差额损失、佣金损失、印花税损失等合计50.61万元,共同向原告郑某某赔偿共计27.74万元。 庭审结束后,原、被告辩护律师均向联合网表示,是否上诉还要与…

    2025年4月25日
    2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