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AI人才的硅谷晋升之路,被一张绿卡阻断了?

亚裔AI人才的硅谷晋升之路,被一张绿卡阻断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小金牙,编辑:肖阳,题图来自:AI生成

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有时候只是幻影,尤其是你的去留其实掌握在别人手中时。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即便是爬到硅谷塔尖也不能幸免。

Kai Chen的“日常”在4月底崩塌,她从加拿大来到美国求学、工作已经十二年,是OpenAI的重要研究员,为GPT-4.5做出过贡献。她生活在旧金山,工作在旧金山。

但一纸“绿卡申请被拒绝”的通知,令她不得不立刻离开美国。同事的认可、公司的嘉许帮助不了她。

自从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世界掀起AI浪潮,这其中,美国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人可以否认,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之中,美国的科技巨头与明星创企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一向有“技术夯实”名号的华裔群体,也在这股浪潮当中向上走,完美适配技术为主导的AI行业,越来越多的华裔崭露头角,在前沿研究中署名,在明星项目中露脸。过去,总有“华裔天花板”的传说——技术夯实,但不善办公室政治,导致在职场中晋升拼不过印度裔。

AI似乎打破了这个天花板。

但如今,特朗普政府紧缩移民政策,似乎又新盖了一层天花板。这天花板由达摩克利斯之剑组成,你不知道哪天,剑终将落下,在硅谷塔尖的自己就会跌落。

一、Kai Chen在美12年,一朝被踢回国

4月的一天,Kai Chen在X上转发了一个OpenAI研究者围桌讨论的视频,回忆起自己在这家公司的一个美好的记忆碎片:

“我在OpenAI最喜欢的一段早期回忆之一,是dselsam路过我们正在挤在一间小会议室里,正在讨论他写的一篇文稿。他顺路进来,发表了一段我称之为布道式的讲解(因为那真是一种宗教般的体验)。”

亚裔AI人才的硅谷晋升之路,被一张绿卡阻断了?

从这条短短的帖子中,可以看出Kai Chen对OpenAI的感情。dselsam指的是Daniel Selsam,OpenAI的研究科学家,在业内颇受尊敬。

Kai Chen并非美国人,她是一名加拿大籍亚裔,从学生时代就来到美国,并一路参加工作,在美国的科技心脏——硅谷奋斗。加入最前沿的创业公司,和行业大牛一起交流,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Kai Chen很享受在旧金山的生活。

她本人已经深深扎根美国,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沃顿商学院理学、经济学学士学位,成为OpenAI重要的研究员之一,曾对GPT-4.5的研发做出重大贡献。

然而,Kai Chen不会想到,就在那条“忆往昔”的帖子发出后不到两周,她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噩耗传来:她的绿卡申请被拒,她不得不离开美国,而且几乎没有什么缓冲的时间。

她在这里奋斗了十二年,在这家美国初创企业也兢兢业业,但移民流程突然横插一脚,打碎这个梦,仿佛在告诉她——你不是我们中的一员。

Kai Chen很可能是H1B持有者,该签证以抽签制发放,三年之后可续签一次,总计六年。绿卡申请时可以延长在美期限。但一旦申请失败,H1B也过期,她就不可以再逗留。

这个消息经由Kai Chen的同事、OpenAI的研究员Noam Brown的爆料而迅速引起科技界愤怒。Noam称Kai Chen为“最优秀的人工智能研究员之一”,称“一个在美国生活12年的加拿大人现在不得不离开”“令人深感担忧”。另一位同事则直呼“这简直是疯了”。

亚裔AI人才的硅谷晋升之路,被一张绿卡阻断了?

值得注意的是,Kai Chen的遭遇,和东家OpenAI无关。事实上,她特别感谢了事情发生之后OpenAI的大力支持。

这更让整件事蒙上恐怖的氛围,能力突出、同事和公司认可、在美生活十多年的员工,居然要突然之间离开美国。离开得还要够快,够麻利,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二、被强行打断的亚裔晋升

Kai Chen的遭遇之所以让周围的人愤懑不已,是因为这是标准的小人物在大环境下命运沉浮的例子。她不至于被“断送未来”,但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显然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放在近两年的AI背景下,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信号。

在美国主要的人工智能公司中,亚裔的比重非常高。谷歌2024年在美国的员工中,亚裔45.7%,已经和白人的比例相当(45.3%)甚至略有超过。Meta 2022年在美国的员工中,亚裔也已经超过白人。

这其中,又以印度裔和华裔为主(印度裔最多,华裔次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并非是H1B签证持有者,或者是从H1B签证转到绿卡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亚裔的崛起在互联网浪潮中已经开始,但是华裔往往技术夯实但不善办公室政治,普遍面临职场天花板,而印度裔的晋升显得更为顺利。这也能从美国科技巨头中印度裔高管面孔之多得到印证,如微软和谷歌的CEO都是印度裔。

AI时代的到来悄悄挪开了华裔头顶的晋升天花板。

这是一个更加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相比于做一个社交平台,不管是大模型、智能驾驶还是芯片等和AI相关的产业,都需要大量技术夯实的高端人才。他们可以用技术获得工作,也可以用技术持续晋升。

我们前面说亚裔在美国人工智能企业中的比重高,需要强调的是,他们的贡献也很高。从华裔来讲,谷歌NLP里程碑模型BERT的作者中包括华裔科学家Ming-Wei Chang,出生于广州、曾就职于麻省理工的何恺明(Kaiming He),则在Facebook AI Research任职期间发明了深度残差网络ResNet。

一个更直观的数字是,OpenAI的GPT-4贡献者中,至少有33位都是华人。

越来越多的华裔跻身高管行列,创业者中也不乏他们的身影。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Ya Xu,职业生涯从谷歌实习生到微软,如今已经是谷歌DeepMind的副总裁。“AI教母”李飞飞的初创公司World Labs,去年9月融资2.3亿美元,众多AI界大牛参与投资,如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

就在前几天,《福布斯》报道,Scale AI的联合创始人郭露西(Lucy Guo)将超越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霉霉)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性亿万富豪。她在离开Scale AI后先后成立小型风投公司、聊天应用Passes。

在这样热烈的行业气氛和大好的发展前景之下,年轻的精英华人研究员也在被硅谷吸纳,如去年10月,姚顺宇加入Anthropic。他是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后在斯坦福攻读硕士。在加州伯克利做了几个月博士后,就正式加入Anthropic。同年12月,新晋华人博士(南洋理工)薛复昭,作为高级研究科学家加入谷歌DeepMind。而今年1月,哈佛华人研究员Jeffery Wang加入OpenAI。

但Kai Chen的遭遇,足以给在美国AI前线奋斗的华裔一盆冷水:在紧缩的移民政策面前,同样的“身份”,同样的挑战,没有谁能独善其身。由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横亘在每个人面前。

三、何去何从?

那么接下来,Kai Chen们该怎么办?

Kai Chen自己在X上称,接下来她的计划是在温哥华租个Airbnb,先远程工作。“希望直到(混乱的)局面得到解决”。

亚裔AI人才的硅谷晋升之路,被一张绿卡阻断了?

不清楚此处的“混乱局面得到解决”指的是Kai绿卡申请的个案,还是美国移民政策紧缩对科技行业的整体冲击。

如果是后者,Kai可能有得等了。

在移民政策紧缩下,就连仍在求学的学生都不能幸免。特朗普上任之后,对学生签证身份突然展开大规模审查和撤销。截至4月中旬,全美已有超过1000名国际学生(以及部分近期毕业生)被取消签证或终止合法身份,波及全美40个州、130多所大学。

这已引发了一百多起诉讼,并导致撤销学生和交流访问者计划记录的行动暂时搁置,直至制定出明确的政策。

有些勇敢对抗的华裔暂时“脱难”。如刘晓天(Xiao-tian Liu),他是达特茅斯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生、研究助理,拥有中国国籍。4月4日,美国突然撤销了其学生签证。他从未参加过什么活动,在美国也没有过任何交通违规和犯罪记录。9日,他的F-1学生签证被暂时恢复,可以继续求学和担任研究助理的工作。

国际学生被撤销签证的事件,是特朗普上任后移民政策收紧的一个缩影。

而针对H1B工作签证,已经有不少名人公开反对,其中就包括马斯克和OpenAI的CEO奥特曼。实际上,马斯克自己就是从加拿大前往美国求学,并最初以H1B签证在美工作的活生生的例子。

特朗普对此的态度暧昧不清。一方面,移民政策紧缩是在他的主导下发生的。且在特朗普政府内部,甚至有官员主张完全废除H1B。另一方面,以马斯克为代表的科技界名人强烈反对,并且称这会使得美国丧失在人工智能上的主导地位。而他们中不乏对特朗普当选发挥作用的以及当选之后极力配合的。

因此,要等特朗普政府在整个移民政策问题上转向,突然“手松”,难度可想而知。就算是局部放松,对于还在美国求学、工作但是还未拿到“身份”的华人来说,头顶上始终会有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像Kai Chen一样暂时远程办公,也只是权宜之计。

马斯克等人发出“美国人工智能地位不保”的哀嚎,并非言而无据。AI浪潮席卷全球,不仅美国需要人才。事实上,美国此前的很大优势就在于其对人才的极大吸引力。当这种吸引力被风险对冲,来自“外国”的高端人才难免将眼光放在更广的范围里。

在Kai Chen的X帖子下,已经有欧洲的AI创企盛情邀请她加入,称:“在欧洲,我们非常荣幸地欢迎您这样才华横溢的研究人员。”

亚裔AI人才的硅谷晋升之路,被一张绿卡阻断了?

在中国,AI企业也都有“高端人才饥渴症”,财大气粗的大厂已经纷纷推出人才计划。

包括但不限于:

华为已经启动2025年“天才少年”计划,为顶尖人才设计“一人一策”成长路径。该计划候选人将享受项目自主立项权、500万/年的研发经费支持,以及破格晋升通道。去年该计划入选者中,已有95后研究员主导6G太赫兹通信项目攻关的案例。 阿里云招聘设置了A Star项目和AI Clouder项目,面向具备高水平论文、开源项目影响力等特质的顶尖人才。 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团队面向高校研究人才推出了Top Seed人才计划专项,该专项计划下设针对应届生的全职项目与针对在校生的研究实习项目。

有意思的是,大厂本身就有鲜明的案例,来吸引在美国求学、工作的尖端人才“回流”。如去年2月,Google DeepMind研究副总裁、Google Fellow吴永辉离开谷歌,加盟字节Seed。其后,其管理范围扩大,Seed在组织架构上吸收了字节AI Lab。

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萎缩,正在给为美国人工智能行业添砖加瓦的华裔头上悬挂一把剑。但也许,人才总是会开花的,只是不再局限于某一块土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小金牙,编辑:肖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7343.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9日 下午5:40
下一篇 2025年4月29日 下午5:41

相关推荐

  • 孟羽童的野心,董明珠的困局,为何如此扎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考拉Clara,作者:考拉Clara,题图来自:视觉中国(董明珠与孟羽童,2022) 一 前几天,群里一位我很欣赏的前辈提醒我:“你可以写写董明珠和孟羽童的事儿。” 说实话,起初我有些犹豫。这个话题不好写,且在网络上已经被反复炒作。几乎所有舆论视角都围绕着“网红反噬传统”“老董用人不当”“小孟不懂感恩”等展开。 但我仔细读了些资料,梳理了…

    2025年6月8日
    3200
  • *ST锦港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警报拉响:股价大幅波动,公司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5月28日午间,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锦港”或“公司”)发布关于股票交易暨退市风险提示公告。公告称,公司已连续多日提示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退市风险,近日公司股价大幅波动,存在交易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并注意投资风险。 公告透露,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

    2025年5月28日
    3600
  • 石头科技豪赌洗衣机,卷疯同行还是自己?去年公司销售费用近30亿元

    石头洗衣机的广告近期刷屏。 做扫地机器人的石头科技,近年来一直探索打造“第二曲线”以找到更多利润点,支撑公司的长期发展,降低产品单一的风险,公司锁定了同处于清洁电器的洗衣机赛道。2024年5月,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公司已成立洗衣机事业部,将集中资源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打开市场,2025年完善品类”。 石头科技官网显示,石头已…

    2025年5月10日
    4300
  • 下载量暴跌八成,AI社交涨不动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李炤锋,头图来自:AI生成 “猫箱在字节的位置可能并不稳,至少接下来一年里是这样。” 今年4月猫箱更换负责人后,这款国内主流AI社交应用的变化还没完。 一大直观改变在于用户增长的停滞。今年年初开始,国内几大主力AI社交应用投放量和新增下载量均持续明显下滑。以头部产品星野和猫箱为例,选取2025年1月和5月国内苹果端数据进行对…

    2025年7月4日
    2200
  • 寰烁股份因未按期披露年报被责令改正,去年上半年亏近6000万元

    山西证监局5月28日发布公告,对寰烁股份(832773)及公司多位高管实施监管措施。 公告显示,经查,截至2025年4月30日,寰烁股份未按规定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山西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同时,袁红生作为寰烁股份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吴振宇作为总经理、王庆辉作为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对公司…

    2025年5月29日
    4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