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3省挪用养老金超400亿元】7月9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披露的《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撕开了部分地方养老金管理的“黑洞”。报告显示,13个省份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挪用于“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偿还政府债务等非养老用途,更有山西蒲县疾控中心职工通过篡改档案“1岁工作、22岁退休”,累计骗领养老金69万元。这场审计风暴直指民生资金监管的深层病灶,暴露出地方财政困局与养老金安全之间的尖锐矛盾。审计报告揭示,2024年13省将本应用于发放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大规模挪用于地方财政紧急支出。其中,某省将57亿元养老金直接用于偿还地方政府贷款本息,另一省则划拨32亿元填补“三保”资金缺口。云南某县财政局通过“专户调拨”方式,将2.3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转入财政国库,用于支付公务员绩效奖金。该县社保局局长在询问笔录中坦言:“2024年地方财政收入下降27%,不挪用养老金,连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来。”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
2024年13省挪用养老金超400亿元
【2024年13省挪用养老金超400亿元】7月9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披露的《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撕开了部分地方养老金管理的“黑洞”。报告显示,13个省份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挪用于“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偿还政府债务等非养老用途,更有山西蒲县疾控中心职工通过篡改档案“1岁工作、22岁退休”,累计骗领养老金69万元。这场审计风暴直指民生资金监管的深层病灶,暴露出地方财政困局与养老金安全之间的尖锐矛盾。审计报告揭示,2024年13省将本应用于发放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大规模挪用于地方财政紧急支出。其中,某省将57亿元养老金直接用于偿还地方政府贷款本息,另一省则划拨32亿元填补“三保”资金缺口。云南某县财政局通过“专户调拨”方式,将2.3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转入财政国库,用于支付公务员绩效奖金。该县社保局局长在询问笔录中坦言:“2024年地方财政收入下降27%,不挪用养老金,连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来。”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并非孤立事件。审计署对92个地区的专项债项目审计发现,651.8亿元资金被挤占挪用,主要用于“三保”和偿还国企债务;对13省2066亿元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资金的审计显示,57亿元被挪用于偿还贷款本息、“三保”或非国债范围项目;中央财政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4省将70.6亿元挪用于“三保”或其他项目支出。地方债务高企是直接诱因。截至2024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51万亿元,城投债规模65万亿元,叠加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6%,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的困境愈发严峻。审计署财政审计司负责人指出:“当‘三保’支出与债务偿还成为刚性需求,养老金因其资金沉淀在县级账户、缺乏省级统筹监管的特点,成为最易被挪用的‘软目标’。”
审计报告披露的典型案例中,山西蒲县疾控中心职工李某的“退休神话”堪称荒诞。其人事档案被涂改14处,工作年限从实际8年篡改为43年,最终以“22岁退休”身份累计领取养老金69万元。更离谱的是,李某在“退休”后仍在新单位任职,形成“吃空饷+领养老金”的双重套利。
这种系统性造假背后,是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审计发现,16省90家中介机构通过伪造劳动合同、仲裁文书等手段,帮助2.7万人违规参保。哈尔滨市阿城区一中介自2019年起,长期向4名社保局公职人员行贿,累计为271人违规办理参保,预计造成基金支出损失1.15亿元,该中介则通过收取“手续费”非法获利400万元。
技术漏洞与监管失守加剧了骗保乱象。部分地区仍依赖纸质档案和人工核查,电子化率不足60%;人社、卫健、公安等系统信息孤岛林立,难以实时比对;根据现行规定,骗保者仅需退还资金并处2-5倍罚款,违法成本远低于收益。审计署社保审计司负责人表示:“每挪用1亿元养老金,可能导致10万名老年人晚年生活失去保障。”
审计报告同时揭示了养老金管理的另一极端——该保未保。21省249.73万名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应补未补”,23省47.7万名困难群体、灵活就业人员未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在河南某县,审计组随机抽查的50名失地农民中,仅有3人收到过补贴发放通知。
制度性漏洞进一步加剧了分配不公。9省在国家统一的养老保险待遇项目清单外,自行保留“取暖费”等16个待遇项目,导致基金2022-2024年多支出167.23亿元;20省违反规定,将统筹前条件不符人员的59.41亿元待遇支出全部由基金承担,比规定比例多支出20.3亿元。更触目惊心的是,某省规定“养老金发放与土地流转收益挂钩”,导致3.2万名已缴清养老保险的农民因未流转土地被暂停发放待遇。
面对审计揭示的乱象,中央层面已启动雷霆整改。截至2025年3月,针对2023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已整改6540多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710多项,追责问责4120多人。其中,养老金领域追回被挪用资金87亿元,终止2.3万人的违规参保资格。
审计署建议从三方面根治养老金乱象:法律层面:修订《社会保险法》,将挪用养老金入刑,参照贪污罪量刑标准;管理层面:建立“养老金财政专户”制度,要求地方将养老金结余上缴省级财政,按需申请使用;技术层面:2025年前实现全国养老保险数据“一网通办”,通过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认证等技术杜绝虚假领取。
参考德国经验,其通过立法明确联邦政府对地方养老金的兜底责任,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数据库,近20年未发生大规模挪用事件。审计署政策研究室主任指出:“养老金不是‘唐僧肉’,而是10亿参保人的‘养命钱’。唯有以法律之剑斩断黑手,以技术之盾筑牢防线,才能让‘老有所养’真正落地。”这场审计风暴不仅关乎养老金安全,更关乎社会公平与政府公信力。当“1岁工作”的荒诞照进现实,当“假山凉亭”挤占养老钱,改革已刻不容缓——毕竟,一个连老人“养命钱”都守不住的社会,何以谈未来?
以上就是【2024年13省挪用养老金超400亿元】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佐伊经验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佐伊经验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