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找房真的变了

文|外参财观

左晖时代的贝壳找房再也回不去了。

贝壳找房真的变了

自从左晖离开之后,孤儿寡母终究没能守住贝壳。左晖去世后,2021年7月,其直系亲属将持有的股票投票权委托给彭永东和单一刚,这一转变使得两人从职业经理人成为贝壳的"话事人",薪酬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高管7亿天价薪酬,几十万房产中介却过得水深火热

2021年贝壳创始人左晖去世那一年,彭永东的薪酬仅为847.8万元,单一刚薪酬为685.3万元。

仅仅到了2022年,彭永东薪酬增长到4.75亿,单一刚涨至3.55亿元,这一年贝壳亏损了13.86亿;2023年更是持续攀升,彭永东高达7.13亿,单一刚为5.2亿;2024年彭永东薪酬总额为4.00708亿元,单一刚薪酬总额为2.99485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乎所有房地产高管的年薪都远远低于贝壳找房的两位高管,前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甚至自愿放弃2023年度奖金,只领取税前1万元月薪。

更让人心寒的是,几十万贝壳经纪人员却在为无底薪、无社保发愁。当京东外卖、美团外卖在为外卖配送小哥开始缴纳社保的时候,又有谁为这些房产经纪人员发声呐喊?

在社交平台上,经纪人对贝壳的吐槽屡见不鲜。有些地方不仅没有底薪,新人甚至还需签"借薪合同",不开单会倒欠公司钱。

很多经纪人怀念左晖时代:经纪人提成最高70%,五险一金齐全,甚至给新人发无责底薪。他打造的链家曾是行业清流:真房源、透明交易、经纪人高提成。

如今的贝壳,却似乎完全变味了:经纪人收入少得可怜,高管收入却高得令人发指。

收购安居客,贝壳找房成了真正的市场垄断者

贝壳集团于2021年3月宣布以约18亿元收购安居客,交易历时18个月,至2025年7月,贝壳集团已完成对安居客的收购。此次收购被视为房产服务行业的标志性事件,旨在填补贝壳在下沉市场的空白,并整合双方的数据与技术资源。

市场方面。此前,贝壳找房一直深耕一二线城市,在下沉市场的覆盖面并不广。收购安居客,贝壳弥补了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覆盖到更多下沉市场。安居客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高达37%,尤其在三四线及县域市场拥有超过50万家合作门店,通过整合安居客的线下网络,贝壳得以快速覆盖全国2800个县级行政区。

贝壳找房真的变了

房源方面。与此同时,贝壳合并安居客后,二手房房源量突破400万套,占全国市场份额35%,并推出"真房源"三级审核机制。VR看房覆盖城市从30个扩展至98个,客户决策周期从28天缩短至9天。

数据方面。收购安居客后,8.2亿条用户行为数据与4.5亿条交易数据形成互补,推动智能定价与风控系统升级,通过安居客的合规经验,贝壳强化了AI审核系统,将交易风险识别效率提升至毫秒级。

金融方面。安居客的"房e贷"与贝壳金融业务融合,2022年数据显示,贝壳旗下房产金融业务规模突破1200亿元。安居客通过"房e贷"等信贷产品积累的用户信用数据,为贝壳金融division提供了精准风控模型。目前,双方联合开发的"房产+金融"综合服务包,已帮助45万家庭实现"以房养房"。

此番收购安居客之后,贝壳-安居客联盟已占据全国房产信息流60%的份额,成为妥妥的市场霸主。

一个充分市场竞争的行业才更健康

2023年4月,国家网信办约谈贝壳集团,要求整改"用户画像过度采集"问题。安居客此前也因收集用户浏览历史等敏感信息被处罚,为行业敲响警钟。

如今,贝壳集团收购了安居客,其实对于整个房产交易并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贝壳通过要求开发商独家合作、限制其他中介参与等方式,减少了市场竞争,可能导致服务创新动力不足,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贝壳的高额平台费和业绩保底费等,增加了中小中介和开发商的运营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可能转嫁给消费者。

其次,贝壳的独家代理模式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可能导致消费者无法获得最优价格和服务,其市场垄断地位还可能导致价格操纵,消费者难以获得真实的市场价格信息,增加了交易成本。

其三,贝壳拿走店方绝大多数的核心资源,导致赚钱的生意都被贝壳自身抢走,经纪人难以获得足够的客户资源,也就导致经纪人的收入不稳定。也就是今天贝壳出现的高管收入数亿元,而众多经纪人员连最基本的底薪和社保都没有保障。

最后,从整个角度的角度来看,垄断地位下的服务质量和费用问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房产中介行业的信任度下降,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贝壳的市场垄断还可能导致行业的不公平竞争,破坏行业的生态平衡。

由此看来,任何一个行业,一旦被某一家公司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实对于整个行业,对于所有的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有充分市场竞争的市场才更健康。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蓝鲸新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1836.html

(0)
蓝鲸新闻的头像蓝鲸新闻
上一篇 2025年7月9日 下午4:54
下一篇 2025年7月9日 下午4:54

相关推荐

  • 炸开了花!梁静戛纳红毯造型翻车 白色羽毛裙被调侃像“鸡毛掸子”,手臂粗壮给造型扣分!

    【梁静戛纳红毯造型翻车】近日,梁静身穿高定戛纳电影节红毯,造型翻车,对比模特图,白色羽毛像静电炸开了花。她身着斯蒂芬·罗兰2025春夏高级定制系列白色羽毛裙装亮相,这条裙子以白色羽毛为主要元素,裙摆宛如天边悠悠飘荡的云朵般肆意蓬松开来,每一层都似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层层叠叠的羽毛细腻而繁复地堆叠出夸张到极致的廓形。那蓬松的质感,仿佛带着一种要将整个红毯空间都…

    2025年5月14日
    4100
  • 女子为遮阳戴荷叶化身“巨型绿蚊”,反映出公众对“创意”与“安全”的双重期待

      近日,一位女子在骑行时突发奇想,用荷叶自制防晒面罩,结果因造型独特被网友戏称为巨型绿蚊,引发广泛讨论。这一看似荒诞的举动,却折射出人们对传统防晒方式的创新尝试与科学防护的矛盾心理。   据媒体报道,该女子在四川某地骑行时,因烈日炙烤,临时用荷叶包裹面部,试图借助其天然成分抵御紫外线。然而,荷叶的形状与颜色与蚊虫极为相似,导致她被误认为巨型绿蚊,甚至有网友…

    2025年5月29日
    3500
  • 发布重磅视频!外交部:不跪 用“台风眼”暗喻美国关税政策下的霸权主义!!

    【外交部:不跪】4月29日,针对美国滥施关税一事,我国外交部发布重磅视频:《不跪!》。{你是否听说过“台风眼”现象?看似风平浪静的表象下,实则是暗藏杀机的致命陷阱,酝酿着更为猛烈的风暴。美国掀起全球关税狂潮,却独独对中国“网开一面”,对其他国家玩起“90天缓刑”的戏码,胁迫各国限制对华经贸合作,这无异于将各国拖入“台风眼”的险境。向霸权低头,无异于饮鸩止渴,…

    2025年4月29日
    11500
  • 超40℃,韩国高温刷新多项纪录,因此就医人数同比激增83.2%

    韩国气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西部的坡州市和光明市8日气温突破40摄氏度,刷新该国有气象记录以来7月最高气温。 6月14日,人们在韩国首尔的清溪川戏水。新华社发(全休相摄) 坡州市15时24分左右气温达到40.1摄氏度,光明市15时42分左右达到40.2摄氏度。这也是2024年8月4日以来韩国气温首次突破40摄氏度。2024年是韩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据…

    2025年7月9日
    200
  • 一季度继续巨亏,用友网络拟赴港上市纾困,61岁王文京三度出山能否力挽狂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4月25日讯(记者 邵雨婷)4月25日晚,企业服务领域龙头企业用友网络(600588.SH)发布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8亿元,同比下降2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36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4.5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2元。 2023年,用友网络出现上市以来首次由盈转亏,20…

    2025年4月26日
    5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