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商场靠孩子续命

文|贝塔商业

这个夏天,很多商场的命,是被小孩和高温一起救回来的。

进入七月份,连续高温,局部地区逼近40℃,可能最高兴的是商场。再加上腾讯和网易同步上线"暑期限玩日历",未成年人整个假期游戏时间总共不超过27小时,室外太热、游戏受限,去哪消磨漫长假期?

答案成了:商场。

今年全国商场的日子并不好过。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创下近四年新高,超过三成项目空置率超过10%,一些中小商圈人气持续下滑,老旧项目只能靠临时展、短租摊位续命,连一线城市都难独善其身。

但就在这片萧条里,有些商场的冷气刚开没几天,就已经人满为患。不是因为打折促销,不是哪个明星品牌入驻,而是:暑假带娃的人来了。

如果你最近去过商场,大概率也见过这样的画面:孩子在淘气堡里疯跑,大人拿着一杯奶茶靠墙"发呆",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不远处的亲子餐厅、童装店、母婴用品展区人气爆棚;一些高端商场甚至在空中花园搞起动物主题市集。

曾经主打"潮流生活方式"的购物中心,为啥如今成了城市里的"带娃基地"?

从"年轻人不买单"到"娃是商场的发动机"

中国的商场,这几年人越来越少了。

过去几年,线上消费冲击、直播电商崛起,让大批线下商圈陷入"人来了但没消费"的怪圈。年轻人是来吹空调的,不是来买东西的;拍照打卡完就走,一杯9.9奶茶撑不起四层楼的租金。

疫情之后,情况并未好转。2024年多地空置商铺率刷新纪录,一线城市也未幸免。上海爱琴海室外区沦为临时仓库,七浦路曾经日进斗金的档口,如今空铺率高达90%。

一位在北京CBD做商场招商的人说得很直白:"早年讲人气,现在讲场景。现在连场景都快讲不下去了。"

可正在大家说商场"要完了"的时候,有人发现了个意外的"流量发动机":孩子。

以石家庄东胜广场为例,周末儿童乐园爆满早已常态化,而与之配套的奶茶店、餐厅、母婴用品店、生鲜超市、亲子服装品牌,也随之迎来久违的客流。商场没改装修、没上新品牌,但靠着儿童游乐区就实现了"间接复苏"。

这背后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型正在成型:孩子负责引流,家长完成转化。

而且他们"来得早、走得晚、买得多":一个家庭在商场的平均停留时间超过4小时,是情侣、白领人群的4倍;而80%的家庭中,儿童相关支出占比高达30%-50%。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亲子活动相关搜索同比激增129%,儿童乐园增长率更是高达389%。

这不是偶然,是一场正在全国发生的客群更替:年轻人走了,家长们扛起了商场的水电费和租金。

真正买单的,不再是潮人和白领,而是那个拖着娃、提着袋子的普通年轻父母们。

高温和"带娃刚需"成了商场的续命稻草

热,只是表象。

真正让亲子家庭扎堆商场的,是这几年家长们越发清醒的生活选择。

不是不想带孩子去远方,而是现实压根不允许。

周末两天,一天还得留给补觉和收拾屋子,真正能全家出动的时间,少之又少。长途亲子游成本高、时间紧、还容易让大人比孩子更累,年轻父母早就意识到:频繁出远门,不仅不现实,也未必划算。

在"想陪伴但又不想太累"的双重拉扯下,商场成为一个低门槛、低成本、还不失陪伴感的折中方案。

吃饭、玩耍、学习、休息,一站式搞定。孩子疯玩,大人松弛。最重要的是:不用大动干戈,不用开车跑远,不用担心天气,一家人说走就走,性价比拉满。

越来越多新商场也看穿了这一需求,主动从"购物中心"变成"遛娃中心"。不是搞几个滑梯就算亲子友好,而是把空间动线、场景体验、服务体系都围绕家庭客群重新打磨。

比如北京颐堤港,顶层巨型玻璃穹顶洒下自然光,孩子追光奔跑,大人刷手机放空,一坐就是一下午;新奥购物中心在地下楼层搞起了"钓虾赶海",一边是孩子摸螃蟹,一边是家长试吃对面进口食品区的新茶饮。

这些并不是刻意制造仪式感,而是顺应家庭的真实生活节奏。

家长越来越知道,自己不是在为孩子"找乐子",而是在寻找一种"轻松的共处"。既能让孩子放电,又能让自己喘口气;既有陪伴感,又有个体空间。

于是,过去"孩子玩、大人等"的模式逐渐被淘汰,现在流行的是"孩子玩得疯、大人也不无聊,顺便还能买点该买的、吃顿想吃的"。

比如上海新世界城则在非遗纸鸢的亲子课堂中,插入文化体验环节,更细节的是,不少商场游乐场和餐厅、文创、超市的联动越来越紧密,套餐、积分、打卡任务花样不断,家长也能参与动手,小朋友尖叫的同时,家长拍照发圈,心里也满意。

这套组合拳的核心逻辑只有一个:让家长觉得,"这趟来得值"。

不是旅游不香,而是商场更稳。

高温是一时的刺激,真正推动家庭走进商场的,是一种更理性、更舒适的生活共识:既不辜负陪伴,也不勉强自己。

亲子经济不是解药可能是商场最后的牌

眼下,越来越多商场开始"亲子化转型",但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搞亲子"看上去门槛不高,真要落地,却很容易走形。

不少地方一上来就是"套模板":淘气堡+卡通贴纸+门口一个"亲子乐园"指示牌,就想吸引带娃家庭进场。结果孩子十分钟玩腻了,大人刷完手机无聊到发呆,一张一大一小的门票花了几十块,感觉还不如小区广场遛弯。

同时,项目越多,体验和安全问题就更难把控: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很多商场连基础运营都没解决,只想着"蹭热点""搞流量"。但亲子家庭对体验感和安全性极其敏感。游乐设备陈旧一点、工作人员态度敷衍一点,哪怕只是一次摔跤事故,家长的信任就可能彻底崩塌。

很多商场还忽视了一个现实:家庭消费本身也在分层。有人看重性价比,49元的考古乐园就能满足周末刚需;也有人愿意为444元的乐高中心买单,希望孩子"玩中有学"。

但问题是,大多数商场既没有品牌整合能力,也没有运营体系,硬凑一堆亲子业态,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留不住人,更谈不上复购和转化。

更何况,孩子毕竟也在变少。

未来能带孩子来遛弯的家长,只会越来越少。就算做出了"最牛亲子场",也很难扛起整个商场的基本盘。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当孩子不再足够多,该拿什么留住客人?

这个答案,必须回到商场的本质:不是靠哪个项目吸引流量,而是靠场所本身满足人最底层的线下生活需求。

未来的商场,不该只想着怎么搞定带娃家庭,而是该去想,怎么让大众重新愿意走进来。

不是来拍照、打卡、躲热,而是来真实消费、放松自己。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年轻人根本懒得进商场。

一部手机就能下单、一杯咖啡就能续命,一顿外卖、一场短剧、一轮直播就能打发周末。你要他们进来,就必须有足够的理由:比外卖好吃,比线上便宜,比短视频更有趣,比社交平台更真实。

能不能做到,关键不在IP,不在装修,而在"有没有从顾客的真实需求出发"。

商场需要重新梳理"人、货、场":不是多一个亲子项目、多一个美陈设计,而是要有意识地构建真实的"生活节奏":父母看剧的地方、情侣约会的首选、社恐也愿意待着的咖啡馆、还能顺手剪头发、甚至做心理咨询的第三空间。

简单说,商场要把"陪伴"这两个字学明白:不是只有孩子需要陪伴,所有人都需要。

那些搞得出亲子闭环的商场,只是先走一步;能构建出真实生活氛围的,才能笑到最后。

亲子经济是是现实的权宜之计。但不是终点。能否走出这一轮红利,取决于一个核心问题:

在短视频、直播充斥的时代,商场到底凭什么把人从线上拽回来。

亲子经济的崛起,本质是一种"无奈的优解"。

一方面,家庭陪伴的刚需把人拉回了线下,另一方面,商场作为"第三空间"的角色,也在被重新定义。这里不只是消费场所,更逐渐承担起公共空间、教育场域、心理放松和社交链接的多重职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场的出路靠孩子来决定。

孩子是入口,生活才是留量。真正活得够好的商场,不是靠某个爆款项目走红,而是能持续让人愿意待着——舒服、松弛、有生活味。

下一场战役,就在于如何服务好每一个愿意出门的人。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蓝鲸新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1851.html

(0)
蓝鲸新闻的头像蓝鲸新闻
上一篇 2025年7月9日 下午4:55
下一篇 2025年7月9日 下午6:54

相关推荐

  • 夸克与猿辅导们争夺AI教育的“叙事权”

    作者丨新熵 樱木 正处于风口浪尖的猿辅导,需要应对的挑战似乎还在增加。 在AI教育领域,近日可以明显感知到,竞争开始加速。4月15日,猿辅导正式推出首个教育AI范式——"小猿AI",并发布覆盖家校两端的"软件应用+智能终端+通识课程"三位一体解决方案,涵盖小猿AI App、小猿AI学习机及飞象星球人工智能通识课。将竞争的矛头直指近来不断升级的原拍题类,现在主…

    2025年4月30日
    5900
  • 快手应该重赏笑古

    作者丨牛刀商业评论 姜月 本地生活赛道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快手本地生活在笑古的带领下,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数据显示,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日均支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0%。 整体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了62%,成为快手本地生活实现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近日,快手本地生活举办2025聚力大会,笑古在会上将"新线大市场,AI新…

    2025年4月24日
    5000
  • 中俄元首相约胜利日阅兵有何用意:对二战历史的集体缅怀与捍卫 共护历史与和平 !

    【中俄元首相约胜利日阅兵有何用意】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受邀出席。中俄元首相约此次阅兵,有着多重深刻用意。从历史维度看,这是对二战历史的集体缅怀与捍卫。俄罗斯胜利日阅兵传统始于1945年,彼时苏联以举国之力击败纳粹德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也付出了巨大牺牲,…

    2025年5月6日
    6100
  • 普京:解放军是阅兵规模最大外国军队,红场阅兵彰显中国军队规模与实力

      2025年5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红场迎来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此次阅兵式吸引了全球关注,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的亮相尤为引人注目。普京总统在相关活动中特别提到,解放军仪仗队是此次红场阅兵中规模最大的外国军队方阵,充分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解放军仪仗队此次参阅人数达到112人,是境外参阅人数最多的一次。他们身着全套…

    2025年5月9日
    3400
  • 医生称印度坠机幸存者身体无大碍,其所处的11A座位是飞机撞击地面的坚固位置

      2025年6月12日,印度航空一架载有242人的波音787-8型客机在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241人不幸遇难。唯一幸存者是英国籍男子维什瓦什库马尔拉梅什(Vishwash Kumar Ramesh),他坐在11A座,紧邻紧急出口。事故发生后,拉梅什在飞机残骸中挣扎,最终成功跳机逃生。   拉梅什回忆称,飞机起飞仅30秒后,便传来一声巨响,随后飞机剧烈颠簸并…

    2025年6月13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