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Pre-A轮合成生物公司,卖麦角硫因逆袭、月均GMV超3000万

近日,75岁药企董事长赤膊上阵、大秀肌肉照、带货自家麦角硫因胶囊的新闻走红,一度拉动旗下子公司川宁生物大涨20%。尽管二级市场上,麦角硫因概念股迅速归于平静,但60粒、售价1499元的不菲价格,传说中“抗氧神秘力量”,也让更多人注意到麦角硫因这一成分。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合成生物热潮中,麦角硫因是十分典型的单品。关注选品的VC投资人、技术咖们,听到“麦角硫因”,往往是不屑一顾。并非因为这个成分功效不好,而是因为技术扩散、厂商内卷,让所谓的“菌菇软黄金”降价飞快:

最初只能从灵芝、松茸等菌菇中提取时,麦角硫因原料售价高达30万/公斤;近四五年,生物合成的麦角硫因成本直线下降,如今,原料行情价已触底到每公斤万元以下。

谷贱伤农。

C端市场的蛋糕还没做大,B端原料价格已经跌至地板价。因此,多数投资人不好看麦角硫因;许多有量产能力的合成生物公司也选择了等待,等哪天麦角硫因被“炒”热起来后,再躬身入局。

然而,在主流观点普遍认为麦角硫因暂时不适合大力投入时,仅三生物却反其道而行之。2023年,仅三生物决定全力以赴、主推麦角硫因,既卖原料,也卖C端消费品,其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威认为:“如果你想做行业领导者,就必须开辟新道路,帮助行业形成热度,而不是等待。”

退休创业的丁威,曾任家电巨头A.O.史密斯中国区总裁,退休年龄创业的他,还带队参赛武汉马拉松。5月,丁威运营两个月的个人视频号粉丝破10万,江南春等老朋友探访又“连”出了一波关注。

品牌营销、流量运营,是仅三团队的强项,转向开发C端消费品后,这家合成生物公司的创业故事顺当了很多,业绩更给出了有力证明。2024年,仅三生物的麦角硫因系列产品GMV达1.2亿元,下半年扭亏为盈;2025年月均GMV超过3000万元。“今年GMV打底3个亿,目标要冲击5亿元。”

近日仅三生物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由集富亚洲、华医资本、宽氪资本旗下基金共同投资。从C端消费品跨界到合成生物,丁威书写的商业故事,与技术流创业者不太一样,但其整合营销生意经,颇具参考价值。

以下是36氪和丁威的访谈对话(经编辑):

All in麦角硫因,做人体临床IIT验证功效

36氪:2021年您创立仅三生物时,合成生物学创业的主流还是做技术平台、2B卖原料。一开始您想过走这条路吗?什么时候决定开发麦角硫因C端产品?

丁威:刚创业的时候,我们也想涉足多个领域,比如HMO、NMN、小分子玻尿酸等。在第一版BP里,我们本计划每季度启动一个项目,一年4个项目、三年12个项目。因为我的联合创始人汪洋博士是合成生物学专家,科研方面非常专业,在实验室进行菌株的构建和改造,三个月基本就可以完成。

但回过头看,当时我们低估了工业化量产的挑战,许多认知过于乐观。直到真正开始量产麦角硫因,才意识到:要稳定地做好一个项目,使其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品质稳定且产能充足,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同时进行12个项目,挑战极大。

随后,我们将麦角硫因项目放在优先位置,但2022-2023年,麦角硫因的原料价格已经快速下降。通过与专家交流,我们意识到,原料销售这条路非常艰难。因为合成生物菌株迭代速度很快,当市场规模增长不够迅速时,产品价格快速下降,会导致营收下降。于是在2023年下半年,我们制定了2B、2C并行的战略,特别是开发2C产品。

因为我和我的核心团队,多数是从事C端家电行业的从业者,在品牌营销、渠道建设上有丰富经验,所以转型C端后很顺利。一年多的时间,仅三生物麦角硫因产品就初具影响力。

36氪:为什么坚定做麦角硫因这一成分呢?抗氧化、抗衰的分子有很多。

丁威:为了学习合成生物,我曾在很多技术群、行业群潜水,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前两年很多人对麦角硫因是不屑一顾。

尽管主流观点认为这个品不值得投入,但仅三仍全力去推麦角硫因的C端应用,因为我们关注它的未来。在抗氧化方面,麦角硫因的机制明确,效果也很好,且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能突破血脑屏障、血眼屏障,在多方面都有功效。

新加坡被称为“自由基之父”的教授Barry Halliwell,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发表了三篇关于麦角硫因的科学论文。近几年,合成生物技术使麦角硫因成本大幅降低,让市场和学术界再次关注到它。

为了验证麦角硫因的人体功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始进行研究者发起的人体临床试验(IIT),验证麦角硫因在改善肝功能、改善干眼症/视疲劳等方面的明确功效。

36氪:IIT一般是药企才会做的试验,如何产生给保健品成分做IIT的想法?为什么功能保健领域,只有仅三在这么做?

丁威:创新药开发有一套严格的试验规范,从IND到临床一二三期,投入高、风险大。在各国的保健品行业,都没有要求开展人体临床试验。正因为是跨界创业,我们才能不被惯性思维框住,找到了一条快节奏、低成本证明保健品成分人体功效的方案,做IIT。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需要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备案,遵循严格的试验设计和效果评估规则。对于膳食补充剂来说,进行简单的人体功效验证、提供科学证据,IIT已具备很强的公信力。

为什么只有我们给膳食补充剂等做IIT?我想是因为麦角硫因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使我们能做出确切的积极结果,如果用别的成分做临床功效验证,NMN、PQQ等,不一定能做出效果。

不拘泥于教科书的生意经

36氪:既做2B供应原料,又下场做C端消费品,这中间会有冲突吗?购买仅三原料的B端客户会有顾虑么?

丁威:不少投资机构在与我交流时,一开始也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to B 、to C同时进行。如果按照教科书来做生意,像我们这样既卖原料又做终端产品的模式,肯定不符合逻辑,客户肯定会有顾虑。但真实世界的生意,不是这样的。

大概25-30年前,家电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传统商超,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渠道刚刚起步。通常,家电都是通过代理商和经销网络到商超,当时苏宁想要招商,让品牌方直接入驻、直销。因为担心得罪代理商、产生渠道冲突,很多品牌不敢与苏宁合作直营。

但当时我反其道而行之,把其它所有渠道都交给代理商,只有苏宁是直营。正因为这样做了,借着苏宁每年开300家门店的东风,A.O.史密斯的早期销量快速提升,代理商也很开心。因为如果只靠他们,品牌势能也不会提升得那么快。

我觉得现在做麦角硫因,跟当时进苏宁的逻辑很像。麦角硫因还是一个小品种,下游大客户也在观望,看这个成分的热度如何。如果我亲自下场、全力推广麦角硫因,让整个市场热起来,下游客户也喜闻乐见。

在麦角硫因这个细分品类上,仅三生物的自我定位是行业领导者,所以要积极主动地去种草。否则,都是割草型的想法,这个市场很难起来。

36氪:可能很多公司并不是只想割草,大家会认为凭创业公司一己之力,炒热一个成分很难,投入太大。

丁威:这个投入大小,是相对的。一开始赛道很窄、规模较小时,投入也不会太多。之前我们一直依靠自有资金运营,直到近两个月才完成首次社会化融资,没有大规模烧钱推广。

36氪:仅三如今开发了麦角硫因护肤精华、口服胶囊、洗眼液等产品,在产品定义和推广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吗?

丁威:很多产品开发有时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很多是来自公司内部员工、私域用户群里的反馈。比如有员工吃了麦角硫因,发现能够改善肝功能指标,我们就去做IIT试验,这个解决消费者痛点的功效,就变成了产品的核心卖点。未来我们还是会继续关注麦角硫因改善健康指标的刚性需求,类似于护肝。

36氪:现在产品主要在哪些渠道上销售?各渠道贡献GMV的比例是怎样的?

丁威:我们以线上销售为主,主要有3个板块:一是京东、天猫、抖音的店铺,搜索式销售;二是公域流量的达人直播,抖音、小红书、淘宝达人等;三是私域直播,如快团团、神接龙、有赞等私域平台。三个板块的销售额占比,依次大概20%、40%、40%。未来在销售额、利润方面,私域平台的想象空间更大。

36氪:现在仅三团队在研发、营销上的团队规模和费用支出分别是怎样的?

丁威:我们现在大概100人,研发、营销人员大约各占一半,费用也是相似比重。研发方面,除了把麦角硫因做透,陆续去做IIT验证,也要同步储备第二增长曲线。

36氪:在商场浸润多年,您觉得有哪些创业经验可以分享?

丁威:创业,一定是先人后事。先把团队组织起来,再者融资能力要强,有了人和钱,这事成功的概率就大很多。

对于我个人而言,一来过去20年间,我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寻觅合适人才方面,有一定优势;再者,有很多商界朋友,凭着大家之间的信任,刷脸也不至于让现金流断掉。如今我们跑通了从0到1,在1到10的阶段,社会化投资也已经进入,为业务拓展添砖加瓦。

36氪:关于仅三生物,您觉得还有什么要补充的问题么?

丁威:关于仅三生物和麦角硫因,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问DeepSeek。我现在每天都跟DeepSeek问答,觉得它回答很多问题都特靠谱。

投资人观点

本轮最新投资方宽氪资本表示,仅三生物团队对麦角硫因的研发,产业化及其普及所做的努力与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合成生物领域的商业化最大的桎梏就是从有效成分的研发到消费者面前的整条完整通路,而这往往是传统学术型创始人所欠缺的能力。丁威团队将过去几十年来经营消费品的成功经验应用到仅三。不但研发生产高质量的麦角硫因,让消费者不仅能够认识到麦角硫因的抗衰功效,而且让以麦角硫因为核心成分的多种消费品走向市场。期待仅三在不远的未来成为令国人都自豪的合成生物消费品品牌。

宽氪资本持续关注抗衰和护肤领域的消费品,早在10年前便投资了国货护肤品牌“谷雨”。希望不断通过资本助力,帮助创业企业发扬壮大,并实现从技术,产品,到品牌创新的蜕变。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3633.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1日 下午5:27
下一篇 2025年5月21日 下午5:27

相关推荐

  • 联力L217机箱开售:主打高性能散热,加入实木装饰,黑白双色同价699元

    最近联力推出了新款L217机箱,我们也对其进行了评测(可点击此处看评测文章)。目前新产品已登陆电商平台,并开始销售了,提供了黑色和白色外观可选,价格是一样的,均为699元。 L217机箱(黑色),京东地址:点此前往>>>L217机箱(白色),京东地址:点此前往>>> L217是主打散热性能的一款机箱,除了在机箱做大面积的散…

    2025年4月30日
    2800
  • 英特尔停止支持Deep Link,已不再主动维护及更新

    2022年初,英特尔发布了基于Xe-HPG架构的Alchemist显卡,也就是初代的锐炫产品。在内容创作方面,英特尔宣传一种称为“Deep Link”的技术,可以让酷睿处理器内置的Iris Xe核显与Arc独显协同工作,不但实现了动态功耗分配,还能一起进行编码(超级编码)和XMX算力集合(超级算力),将核显的性能也一起利用,以帮助提升用户体验。 据Wccft…

    2025年5月12日
    1800
  • ROG RYUO龙王4代AIO上架:6.7英寸AMOLED曲屏,ROG菊花链风扇,2599元

    在今年2月的ROG 2025新品发布会上,华硕就已带来了新款ROG RYUO龙王4代360 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超大曲面屏幕让人眼前一亮。目前新产品已登陆电商平台,并开启了预约抢购,价格为2599元。另外厂商提供六年漏液包赔和质保服务,还有两年显示模组质保。 ROG RYUO龙王4代360 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京东地址:点此前往>>&…

    2025年5月1日
    1600
  • 任天堂带来《马里奥赛车 : 世界》实机演示:可以无缝穿越相连的道路和赛道

    本月初,任天堂举办了直面会正式发布了Nintendo Switch 2。同时任天堂还确认,《马里奥赛车:世界》将是新一代掌机的首发护航大作,增加了生存模式、自由驾驶模式等玩法,而且还会有专场直面会进行详细介绍。 手机通道:哔哩哔哩 在昨天晚上的《马里奥赛车:世界》专场直面会上,任天堂带来了实机演示,同时还介绍了游戏的诸多特性:玩家可以无缝穿越相连的道路和赛道…

    2025年4月18日
    5500
  • 英特尔考虑出售网络与边缘业务,CEO打算将资源转向数据中心及PC芯片

    上个月英特尔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延续了上个季度的亏损趋势,净亏损达到了8.87亿美元。随后英特尔首席执行官Lip-Bu Tan(陈立武)宣布启动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裁员、组织架构重组、以及裁撤非核心产品线,并重申了“重返办公室”办公的强制要求。 据相关媒体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英特尔已经在探索出售网络与边缘业务(NEX)…

    2025年5月21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