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戳破白酒泡沫,洋河图什么?

主动戳破白酒泡沫,洋河图什么?

题图|视觉中国

受双周期影响,白酒业从去年起已止不住颓势。就像每次都能交出满意答卷的优等生难以面对成绩下滑的现实,不少酒企仍会利用渠道商作为缓冲垫,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保持增长的表象。

但遮羞布越早掀开,行业才能越早触底解决真正的问题。洋河股份在发布2024年财报前,各相关平台热度飙升,这不仅在于洋河在白酒业中的头部地位,还因为人们希望通过洋河的财报了解白酒业真实的情况。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25年Q1产量加剧下滑,同比下降幅度达7.3%,显然白酒业尚未触底。洋河率先主动降速去库存,去年全年营收为288.76亿元,归母净利为66.73亿元;今年Q1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同比下降。受此影响,次日洋河股价跳空低开,收盘跌4个点,但总市值仍在千亿以上。

主动戳破白酒泡沫,洋河图什么?

市场上对此的担忧很多,核心点是:洋河降速是需求端的坍塌,还是供给端的主动调控?如果是有意甩开包袱,轻装上阵的洋河前景还值得期待吗?

升与降

白酒需求端坍塌了吗?显然没有。

2025年白酒调研显示,动销端确实受各种原因影响下滑10%左右,但远未出现断崖式萎缩。并且白酒也并未被年轻人抛弃,年轻人已占白酒消费的34%,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中国酒业协会,里斯咨询)。

那就要看供给端。近年来白酒业产量虽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产能过剩现象,这也是白酒行业当前核心困境之一。截至2024年年底,17家白酒上市公司合计存货高达1463.35亿元,同比增长12.50%。

所以白酒业已无法延续摊大饼的增长模式,转而要直面消费端,从真正的消费需求中找增量,虽然会难免经历调整和转型的痛。

洋河倒是提供了个很好的观察样本。

2024年洋河卖出13.91万吨白酒,同比下降16.30%,但由于是主动的控货,其吨酒价同比还略上升3.87%。在飞天茅台价格也不断失守的当下,洋河能稳住价格体系实属难得。

如果再将Q1表现纳入观察,更能看出洋河其实在主动调整供货策略。今年2月5日起,洋河停止了省内海之蓝的供货,并且还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政策。在各酒企趁着白酒旺季努力向市场投放更多量时,洋河反而主动收缩,若是只看到“控货挺价”,那只算看到洋河的半步棋。

之前市场上销售的海之蓝是洋河2022年推出的第六代产品,到2024年已是年销过亿瓶的百亿大单品。即便作为最重要的销售抓手之一,当洋河认为难以满足市场对更高品质白酒的更高需求时,也会被停供,“给即将推出的第七代海之蓝腾出市场空间”。所以洋河的后半步棋所图更高:控货是手段,品牌升级才是目的。

首先,通过减少供给,洋河留给市场充足的时间“消化库存”。如今投放量、酒价、渠道健康度几乎成为白酒业不可能三角,洋河此举可以防止价格战伤及品牌高端形象。其次,停掉海之蓝老款订单,既能用“稀缺性”拉高老款价格,又能用“更高端”给新品拉满期待。

这也是洋河在积极顺应白酒消费结构变化。当前白酒消费者更加注重“喝少点、喝好点”,高端白酒虽增长放缓但表现稳健,高性价比产品、大众酒韧性凸显。洋河产品矩阵在调整后更有竞争力:梦之蓝手工班作为高端年份酒持续提升品牌价值,梦之蓝M6+和水晶版稳居次高端市场,海之蓝完成第七代焕新,巩固中端主力地位。

主动戳破白酒泡沫,洋河图什么?

以此看来,洋河深蹲是为了等待时机起跳,留在牌桌上,打好高端局。

最大的底牌

想进入高端局,自然需要更雄厚的实力。

2009年,洋河登陆资本市场,营收增速连续5年名列行业前茅,但市场的期待更高,希望其能产出更优质的年份酒。不过当时洋河的基酒储备尚不足,自制半成品总值仅有3.31亿元,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那之后,洋河通过技改、新增及收购开始大规模储备基酒产能。截至2024年底,洋河半成品酒库存量约70万吨,排名行业第一;同期茅台为29.2万吨,五粮液为18.0万吨,泸州老窖为45.02万吨(24年上半年)。可以说强大基酒库存是洋河最大的底牌。

基酒量只是第一步,质更为关键。洋河能有这样大规模的高品质基酒,关键在那些老窖池中。

现在酒企宣传必提老窖池,原因在于老窖池是白酒酿造的关键发酵容器,窖龄越老,酿出的酒越醇厚品质越高;而一个成熟的老窖池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形成,且不可复制,这使得拥有优质老窖池的企业具备独特的品质优势和品牌壁垒。

主动戳破白酒泡沫,洋河图什么?

洋河的老窖池正是这样的“软黄金”。洋河有7万多口窖池,其中明清古窖池2000余口,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大规模的白酒窖池群”,被业内称作“一口天然的大窖池”;其中最古老的明朝洪武年间的89口窖池已有600余年历史,且至今仍在使用,算得上“中国白酒窖池活化石”;洋河还用高端陶坛储酒,截至2025年,其高端陶坛原酒储备达到23万吨,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截至2024年底,洋河存货规模高达200亿。在产能、库存、老酒品质都是行业领先的前提下,洋河的老酒资源就是财富。这也成为洋河不断优化产品矩阵,实施高端年份酒战略的重要支撑。

目前洋河的高端系列的梦之蓝手工班、梦之蓝M9使用的都是10年以上的基酒,甚至大众价位的海之蓝使用的都是至少3年的基酒,并加入五年陈年酒调味,“滴滴三年陈”并不只是个口号。

为了保持这些优势,2024年洋河在成本和费用端投入其实是逆势增加了。2024年洋河的营业成本约为72.06亿元,同比仅下降5.48%;而管理费用为14.18亿元,同比增长9.09%。细看之下,洋河营业成本增加主要是材料上涨以及扩产,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员工数量上。以梦之蓝手工班来说,今天被经验丰富的老工匠送进老窖池的原料要等至少10年后才能成为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成品,所以即便短期要控货,但长期储备蓄势的工作一点也不能落下。

这种持续不断的投入在洋河的各产品线均有成效。高端线上,梦之蓝手工班成为首个获得“中国酒业协会”授权、“方圆集团”权威认证的“中国高端年份白酒”;次高端梦之蓝M6+2024年冲刺百亿,成为次高端白酒市场的重要大单品;海之蓝“年销一亿瓶,年饮三亿人”;主打性价比的“民酒”洋河高线光瓶酒今年5月也将全面上市。

今年洋河对外突出了“真年份”,也是基于这么多年积累的基酒库存。洋河的酒质越来越好,以此持续提升品牌力,才有更多的底气参与高端白酒的竞争。

共赢

洋河正在行业低谷期做沉淀和蓄势,但仅靠洋河一家努力是不够的,还需在白酒价值链上做好分配。

从2019年起,洋河就从厂家主导型的深度分销转向厂商协作型的“一商为主,多商配称”模式。如今,白酒更多库存在渠道囤积接近警戒线,而洋河从去年起就主动给经销商减负,设置合理的盈利目标,确保渠道的基本利润,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建立“厂商共同体”。

为此,洋河还制定了《洋河市场监管大法》和《洋河经销商保护大法》,前者主要聚焦于市场秩序的规范,防止价格混乱、渠道窜货和库存过高等问题;后者着重放在保障经销商的正当权益,明确厂商合作关系。洋河还将“召开定期厂商会议、组建大商议事委员会、搭建经销商意见反馈平台”三管齐下,强化经销商参与市场决策,降低内耗。

2024年,洋河坚持“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策略,到年底省内经销商增加39家,省外经销商增加38家。从被认为是白酒企业蓄水池的合同负债来看,洋河2024年仍达到103.44亿,2025年Q1还有70.24亿,同比增长20.79%。这也预示洋河后面的增长有所保证。

最终白酒业想要实现共赢,还要从消费端入手,存量市场的竞争本质是对优质客户的心智争夺战。洋河在消费端从产品、营销、场景等方面立体式布局。

比如产品上,洋河以“品质可感知化”强化消费者认知。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洋河推出梦之蓝M6+“逐梦苍穹”航天纪念版、生肖文创酒等产品,结合航天IP和国潮元素,吸引Z世代关注。营销上,洋河2021年就率先尝试在抖音发起“#dou喝洋河过大年”话题,播放量近6亿次;从“深度分销”转向“精准营销”后,两个月内海之蓝开瓶率增长8.8%。场景布局上,洋河酒厂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闻着酒香,逛着老窖,喝着洋河,洋河酒厂已成为宿迁文旅融合的重要名片。

主动戳破白酒泡沫,洋河图什么?

而共赢思想更明显体现在洋河坚持高分红策略。在《2024年度-2026年度现金分红回报规划》中,洋河明确规定每年分红不低于净利润70%、且不低于70亿元;上市至今洋河累计现金分红已超过528亿元。

不可否认,洋河财报短期并不好看,但面对白酒行业周期性调整和市场压力,依然在积极布局产品、生产、渠道等,同时保持高分红不减,也是长期主义的表现。而现在的低基数,或许就是明年的高增长。

洋河此番以退为进的深度调整,既是对渠道库存的科学调节,更是对品牌价值的深度锻造,也为穿越产业周期储备关键动能,或将在白酒升维战中辟出新天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2116.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4日 下午6:04
下一篇 2025年5月14日 下午6:05

相关推荐

  • 深圳将累计建成上千公里休闲骑行道,200公里滨海骑行道年内贯通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晗 4月25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圳市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深圳将规划构建“1+3+N”休闲骑行道体系,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超一千公里的休闲骑行网络。 其中,“1”是1条滨海骑行道,西起茅洲河口,东至大鹏鹿嘴,全长200公里,串联起“三湾一洋一河”,即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伶汀洋和深圳…

    2025年4月25日
    2900
  • 圆通速递遭股东杭州灏月减持,前者今年首季营、利双双下滑,国际业务毛利依旧为负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 5月7日晚间,圆通速递(600233)发布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杭州灏月,在2025年5月7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了所持公司股份21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2%。 此次权益变动前,杭州灏月持有公司3.79亿股,占总股本的11.00%;权益变动后,持股数量减少至3.58亿股,占总股本的10.38%。杭州灏月及其一致行动…

    2025年5月8日
    2800
  • 贾跃亭的“生态化反”,Meta AI玩明白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小金牙,题图来自:AI生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目光如炬的“大师”,提出一个超前于时代的概念:生态化反。 即,旗下各子生态打破孤立状态,通过资源共享、技术融合和用户联动,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当然,后来他没有成功,九九归一,远赴美国,去造怎么也造不出来的车。 当我看到Meta AI的独立应用时,突然想起了这段互联网往…

    2025年5月1日
    3200
  • 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称,武契奇仍可能于5月9日访俄

    俄媒: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称,武契奇仍可能于5月9日访俄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3日,塞尔维亚心脏病专家德拉甘·丁契奇表示,总统武契奇目前健康状况稳定,此前,他曾在访美期间突感胸痛,提前回国。 据塔斯社4日报道,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西尼沙·马利表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已出院,他取消了未来几天所有活动,但并未放弃5月9日访俄行程。 “总统感觉好多了。…

    2025年5月4日
    3200
  • 最新解读!4月制造业PMI为49%,这一产业延续高景气

    4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4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4月份外贸环境的变化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一定的扰动,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短期有所放缓,原材料采购、市场价格等方面也有所波动,但国内需求稳定释放,缓解了出口订单下行的压力,新动能和消费品生…

    2025年4月30日
    3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