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商银行披露2024年度报告:营收净利双增 分红率升至33.91% 不良率连续五年低于1%

4月24日晚间,上海农商银行(股票简称:沪农商行,股票代码:601825)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报。

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围绕新三年发展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在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中交出了一份稳健发展答卷。

持续回报股东,筑牢资本市场长期信心。该行计划对普通股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93元(含税),共计18.61亿元(含税),拟制定并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加上2024年中期已派发现金红利23.05亿元(含税),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1.66亿元(含税),现金分红率33.91%,在目前A股已披露分红率的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二,较2023年度分红率提升3.81个百分点。

业务规模持续扩容,存贷款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14878.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7%,其中贷款与垫款总额7552.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5%;集团负债总额为13598.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8%,其中吸收存款10721.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8%。

经营效益稳中增效,负债成本管控成效显著。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6.41亿元,同比增长0.86%,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4.53%,较上年上升2.90个百分点,营收结构逐步优化;归母净利润122.88亿元,同比增长1.2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5%,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保持盈利韧性。值得关注的是,该行通过打造交易银行为引擎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主动优化负债结构等举措,实现存款平均付息率同比下降17BPs,近三年累计下降28BPs,负债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风险抵补稳中提质。2024年末,集团不良贷款率0.97%,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内。拨备覆盖率352.3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73%,继续在A股上市银行中保持高位。

2025年一季度,上海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6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保持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35.6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增长12.58%。截至2025年3月末,集团资产总额突破1.5万亿,达到15399.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0%。

分红率33.91%再创新高 拟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

上海农商银行同步披露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将对普通股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93元(含税),共计18.61亿元(含税),加上2024年中期已派发现金红利23.05亿元(含税),2024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高达41.66亿元(含税),股息率约5%,2024年度分红率提升至33.91%,较2023年度分红率提升3.81个百分点,在目前A股已披露分红率的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二。在最新公告的《估值提升计划》中,该行还提出"将明确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合意水平,以此作为分红政策制定的风向标,并将分红比例的稳中有升作为分红规划的重要目标"。

此外,该行还披露拟制定并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2024年该行就是首家落地实施中期分红的A股上市银行,此次延续全年两次的分红频率,彰显了与投资者共享价值创造成果的决心。

自2021年上市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将维护股价稳定、提升市值表现与分红可预期性作为重要管理目标,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始终保持在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0%以上,2022年、2023年现金分红率分别为30.06%、30.10%,保持稳步增长,累计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165.20亿元(含2024年度分红),为IPO募集资金总额的1.92倍。

除了长期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理念,较高的资本充足水平也是上海农商银行持续维持较高分红水平的底气。截至2024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73%,较2023年度大幅提升141BPs,位居A股上市银行前列,既为经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风险抵补能力,也为促进股东回报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海农商银行日益凸显的红利投资价值驱动资金买入、市值持续提升。从股价表现看,该行2024年全年涨幅63%,排名银行板块第二位。

资产质量扎实 长期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打造稳健发展的品质银行是上海农商银行的战略目标之一,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此前表示: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文化基因这三个方面的稳健,是上海农商银行稳健发展的内核,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和最大底气。

"稳健"的特色也反映在经营数据上。截至2024年末,上海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7%,2025年一季度末与上年末持平。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不良率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内,总体处于A股上市银行前1/3水平。

截至2024年末,上海农商银行拨备覆盖率352.35%,继续处于高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继续保持充足的风险抵补能力,为长期稳健经营筑牢安全垫。

在行业资产质量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上海农商银行资产质量扎实的原因:一是区位红利,传承自诞生于1949年的上海农信事业,上海农商银行已在上海扎根七十余年,通过360余家网点为主干、千余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为支撑的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体系,实现上海市街道和乡镇全覆盖。2024年,该行95.1%的贷款投放在上海地区,上海雄厚的经济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蓬勃的市场活力为该行保持优良的资产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稳健经营,始终坚守风险底线思维,强化风险全流程管理,积极落实各项举措并加大清收处置力度,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有效防控信贷领域风险,确保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可控。

三是借数字化转型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健全集团数智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探索AI技术在智能合规风控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夯实稳健发展根基。

构筑特色经营优势 以"五大体系"响应"五篇大文章"

2023年,上海农商银行就在新三年战略中提出构建"以财富管理为引擎的零售金融服务体系、以交易银行为引擎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以三农金融为本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以科创金融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绿色金融为底色的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体系"。"五大体系"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高度呼应,体现出该行对"人民金融"探索和实践的主动性与前瞻性。

从战略层面全面推进"五大体系"建设,使上海农商银行在行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逐步培育出新的业务增长极,通过在细分赛道、垂直领域日渐凸显的客户价值创造能力,构筑起回避"内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护城河"。

零售转型持续深化,加快布局养老金融。截至2024年末,该行个人客户数2473.2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39%;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7953.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3%;理财产品总规模1783.96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农村金融机构首位。加快布局养老金融,代发养老金客群规模127.51万户,在上海全市排名第二。2024年,已建成55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千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实现上海全市街道和乡镇全覆盖,支持由中共上海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的"美好社区先锋行动",以党建为纽带提高赋能社会治理质效。

科技金融持续优化,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149.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29%,信用类贷款占比20.42%,中长期贷款占比44.11%,体现出科技金融长期主义理念。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4278户,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0.63%,服务上海市近半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约三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3.74%、17.22%。2024年,该行构建起投资银行部+科技金融事业部+12个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多个科技金融专营团队的"1+1+12+N"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体系;强化"五专服务+六维赋能"为核心的鑫动能3.0综合服务体系,联合政府、交易所、投资机构、产业园区、孵化器、券商等深入构建科技金融服务联盟"鑫生态",从产业资源整合、政策资源对接、投资机构引荐、专业辅导咨询、人才管理服务、成果转化赋能六个维度为"鑫动能"客户提供赋能增值服务;创设行业研究院,扎实践行"科创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的科技金融服务理念。

绿色金融稳步推进,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底色的银行。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843.35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7.28%;表内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52.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71%。落地国内首笔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上海市首批气候投融资项目,成为上海市首批"产业绿贷"入驻银行。

综合金融扎实推进,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末,该行公司客户总数34.54万户,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6304.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0%;对公贷款余额4896.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3%,其中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7.64%。发布交易银行"十鑫十易"系列产品,焕新升级多银行财资业务,成为全国农信系统首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接参与者。

普惠金融提质扩面,持续深耕三农小微。截至2024年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66.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4%,服务客户数5.2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53%,客群触达覆盖面持续拓宽。涉农贷款余额677.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其中普惠涉农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34%,累计完成268个信用村及9个信用镇(乡)认定,服务重心进一步向乡村下沉,惠及更多农业经营主体。2024年,微贷体系建设迸发新动能,新增微贷首贷授信超7亿元,新增微贷首贷客户近600户。

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2024年,该行数据治理取得成效,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 4级认证,成为全国首家获评的农商银行。

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坚定战略定力,走长期主义发展道路,保持资产质量稳健,在复杂环境中筑牢发展根基。2025年,该行表示将坚持三大核心战略与五大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业务创新,写好"五篇大文章",全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持续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蓝鲸新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5826.html

(0)
蓝鲸新闻的头像蓝鲸新闻
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3:03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3:03

相关推荐

  • 哈马斯发布伏击以色列军车视频,加沙地带冲突再升级

      在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哈马斯于近日发布了一段伏击以色列军车的视频,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地区局势的关注。这段视频显示了哈马斯武装分子利用地道战术和精确打击手段,成功伏击并摧毁了多辆以色列装甲车辆,造成以军士兵伤亡。   根据多方报道,此次伏击行动发生在加沙地带北部贾巴利亚地区。哈马斯使用了RPG火箭推进榴弹和地道战术,对以色列国防军的401旅车队发动了…

    2025年4月23日
    2400
  • 国内外巨头加码云大战,“小清新”网易也要云上升级

    一直以低调著称的网易也坐不住,要进行云上升级了。

    2017年4月18日
    8301
  • 最新消息!天津南站,将启动扩站!

    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与海河传媒中心合作推出《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向群众汇报——2025区长访谈”。今天(4月15日),西青区区长王志平和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走进节目现场,介绍天津南站周边最新规划。 依托天津南站,西青区规划建设了南站科技商务区,是西青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阵地。今年,西青区将围绕“站产城”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实施好“五…

    2025年4月15日
    2400
  • 电动车太卷,车企重新押注燃油车

    文|新媒科技评论 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内卷式狂奔,在经历了一系列营销战、价格战、智驾战之后,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从2020年的5.8%狂飙至2024年的47.2%。 "电进油退"一度成为了车圈最吸睛的话题,蔚来李斌公开喊话燃油车"只剩汽油味",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更直言"燃油车只剩情怀"…… 两位大佬如此喊话,是因为"位置决定想法",毕竟…

    2025年4月18日
    2100
  • 生死时速!安罗高速上演暖心救援,患病司机获及时救助

    大象新闻记者 王向峰 通讯员 李树鹏 韩慧杰 4月15日14时许,河南交投航空港分公司(以下简称航空港分公司)西华路产外勤中队值班电话骤响,接到紧急求助:在安罗高速K89+300下行方向处,一名司机突发疾病,车辆停靠在应急车道,情况非常危急。 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路产队员火速奔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只见一辆轿车停在应急车道上,车上只有司机一人,痛苦地趴…

    2025年4月16日
    3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