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豹变 陈法善
近期,京东和美团在外卖、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双方交锋的烈度不断升级。这种较量不仅涉及商业策略和市场布局,还延伸到品牌形象和公众舆论的博弈。
但如果把时针拨回到2017年,当时的氛围却截然不同。在2017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东兴饭局"直接取代了"丁磊饭局"的C位。这场饭局因王兴、刘强东组局而得名,由美团负责饭局餐费,京东负责酒水买单。
从饭局流出的合影看,居中C位坐着马化腾,他左右手分别坐着刘强东跟王兴。一起参加饭局的还有高瓴资本张磊、滴滴程维、快手宿华、知乎周源、58姚劲波、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联想杨元庆、红杉资本沈南鹏、今日头条张一鸣等互联网少壮派。
彼时,中国互联网行业主要被视为腾讯系和阿里系的角逐场地。东兴饭局的参加者多为腾讯系的重要成员,这次聚会也被视为腾讯系的一次集体亮相。饭局似乎向外界传递出这样的竞争信号:美团跟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在本地生活领域激战,京东则要跟淘天在电商赛道展开长期较量。
在此期间的一些场合,王兴、刘强东也有互动,虽没有直接合作,但在腾讯生态圈内,两家公司在支付、流量入口等层面,仍有交集。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环境也在变化。当年的合作伙伴,不少已经变成了对手,比如快手、抖音在短视频赛道双雄并立;抖音跟美团在本地生活展开激烈争夺。
如今,京东、美团过招,会演变出什么新大陆?
抱团的日子
今天的剑拔弩张,并不妨碍当年"东兴饭局"的推杯换盏。
2017年的"东兴饭局"是观察互联网江湖的一扇窗。这一年,对美团、京东承上启下同样至关重要。
饭局之后,转眼就到了2018年。美团在这一年成功于香港上市,并在发布会上正式提出"Food+Platform"战略,明确以"吃"为核心,围绕酒旅、出行、新零售等高频需求,构建超级生态平台。
同时,美团在外卖、酒旅等核心战场击败对手,奠定了行业龙头地位。而在生态上,美团深度融入腾讯系,进一步加宽自身的护城河。
《王兴传》披露了"东兴饭局"的一个细节:王兴高调与马化腾在乌镇饭局上推杯换盏,意在表明自己对"腾讯系"忠心耿耿,与阿里已"恩断义绝"。
在校内网、饭否网时期,王兴对公司的控制力不够。李志刚在《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一书中向王兴提问:"你现在最关心什么?"王兴回答:"如何更好地掌控公司。我觉得刘强东很强悍,对公司的控制力特别强。"
李志刚也成了王兴、刘强东惺惺相惜的见证者。在《九败一胜》出版后的第二年,李志刚撰写的京东公司传记《创京东》也出版了。
同样是在2017年,京东实现了几个重大跨越。当年4月,京东物流正式成立,从成本中心转向盈利部门,履约成了京东的金字招牌;7月,为了对标阿里"新零售",刘强东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理论;最终,京东在当年实现净利润50亿元,终结多年亏损,向外界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可以说,2017年前后的顺风局中,王兴、刘强东相处得并不差。美团、京东也通过腾讯生态,实现了用户增长和业务扩张,成为腾讯"连接一切"战略的标杆案例。时至今日,在微信"服务"频道,依然并排展示着两家企业的入口。
但"东兴饭局"上的联盟关系,又是脆弱的。当年,组织饭局的"东兴"二人,很巧妙地把在座企业家的公司名融合进菜里,整出了一份"昭明互联网菜单",如美团良辰鲜味羹、京东紫气雪花牛、头条春水小石蛙等,但"恰巧"就漏了滴滴的菜。
之后,滴滴开始做起了外卖,美团上线了打车服务。除此之外,张一鸣、宿华等大佬也从推杯换盏,变成了神仙打架。王兴、刘强东这一仗,只不过来得晚一些罢了。
从饭局到战局
当"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双方的互动不再如往昔那般和谐。曾经的亲密无间,如今的分歧同样明显。
4月21日,打工人刚打开电脑,就被一封京东写给外卖小哥的公开信刷屏了。信中讨论了外卖市场中的一些竞争现象,并承诺京东将保障骑手的收入,并为骑手及其家属提供更多支持,甚至为骑手对象安排工作,以实现"双职工"待遇。
一时间,公开信冲上热搜。而到了当天晚间,事件又有了新高潮:刘强东以骑手身份亲自给客户送外卖,并跟骑手小哥一起下馆子,吃火锅、喝酒。刘强东上一次亲自送快递,还是在2015年。
刘强东一直以酒量大著称,席间他回忆往事,说自己曾跟京东物流小哥喝嗨了,连干了六两白酒。这种酒文化一度被认为是京东狼性的一种体现,仿佛多年前亲自给客户送电商快递的"大强子"又回来了。
一位在大厂负责外卖业务的资深人士感慨,互联网很久没这么热闹了,这么多年刘强东在快递员中的口碑一直很好,外卖骑手待遇好起来,何尝不是共同富裕。
在他看来,这算是京东对美团的"偷袭珍珠港",之前由于京东外卖体量太小,美团可能是觉得做不起来,没有放在眼里。
"据说刘强东给京东外卖下了目标,今年美团和京东外卖,在宿迁的市场份额要五五开。我觉得很可能会成功,(京东)舆论战目前还没输过。"该人士表示。
在公开信之前,京东已经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包括全额给骑手交五险一金、外卖百亿补贴、主打品质外卖等。
面对京东的步步紧逼,美团也在有条不紊地应战,但双方呈现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态势。美团在宣布给骑手交社保后,并没有就外卖跟京东做过多纠缠,反而在即时零售赛道,频频出手。
4月15日,美团面向C端用户,正式推出"闪购"品牌,并在美团App里置顶展示。同时,在3C、大家电等京东传统优势领域,逐渐落地"国补",在价格上跟京东拉齐,并通过充足的运力快速送达,试图分享一波"国补"红利。毕竟,国补是拉动京东去年四季度业绩增长的发动机。
在舆论战层面,美团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击。除了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CEO王莆中在社交平台发声,也对一些传闻进行了辟谣。
总体看,京东、美团的交锋,不同于以往的"烧钱"补贴价格战,也是对外卖品质、配送效率、骑手社保等的重新梳理。沉寂已久的赛道,来了条像样的"鲶鱼"。但京东想要撼动美团,也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
一家京东外卖服务商坦言,自己只坚持做了一个多月,但感觉事情并不容易干。
看中彼此的蛋糕
诚如王莆中所言,"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在京东之前,外卖赛道一度有不少挑战者,但都没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京东CEO许冉近期在接受"晚点LatePost"采访时表示,外卖是一个宽广赛道,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
据外卖行业人士观察,外卖市场需要新的玩家重新激活。美团跟不少品牌商定的技术服务费等费率,都是一年一签或者两年一签,但这两年没有太大变化。加上饿了么等其他平台对美团外卖的挑战并不是特别大,所以京东的出现,可以促使品牌方跟美团去洽谈更优惠的费率。
"现在已经有不少品牌,开始选择站队了。"该人士表示。
免佣金,是京东切入外卖市场的一大杀招,此前京东曾宣布,在5月1日前入驻京东外卖的商家,将享受全年免佣金的优惠政策。
同时,京东具备入局外卖的一项重要基建:运力。京东是目前为数不多,拥有自己配送团队的企业,达达是京东外卖配送的主力,目前约有130万活跃骑手。而当外卖的骨架组建完毕,剩下的就是招商了。
从已入驻品牌看,京东的外卖供给要比美团少不少。茶饮是外卖的热门单品,奈雪的茶2024半年报显示,外卖订单产生的收入占公司直营门店收入的40.6%。在浙江温州万象城附近,京东搜奈雪的茶外卖,仅有一个商家,同期美团有五个。而喜茶入驻了美团,却还没开通京东外卖。
二、三季度或许成为京东外卖重要的压力节点。据外卖业内人士预估,届时,平台跟商家之间,或许会商定新的费率和框架协议。
"现在京东外卖入驻商家是不足的,还有很多大的品牌没有入驻。如果京东能扛过这一轮压力的话,有可能吸引更多大牌入驻。"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看京东决心挺大,是战略级的。"
4月15日,京东披露了外卖业务战报,当天品质外卖订单超过500万单。紧跟着战绩的,是京东为"自营秒送"电商业务的广告。跟电商相比,外卖属于客单价低、消费频率更高的场景,用高频带动低频但客单价高的电商业务,是常见的一种导流方式。
在京东2024财报电话会上,CEO许冉就建议,不要单独去思考即时零售或者外卖业务,而是要放在京东整体零售业务能力和服务体验上通盘考虑。在即时零售、外卖上的投入,对于京东丰富消费场景,打造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升用户体验都有积极的效果。
美团的反击,与此异曲同工,属于反其道而行之,从"餐"切入,拓展出即时零售、近场电商场景。美团给出的数据显示,以美团闪购为主的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订单突破了1800万单,用户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粘性、消费认知和依赖度。后续将增加大品牌供给,并通过闪电仓,加码即时零售。
不论是京东外卖,还是美团闪购,本质上都属于即时零售。原本两家分属不同赛道,业务没有太多交集,但随着业务拓展的边界逐渐模糊,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对方的基本盘。对即时零售而言,配送速度、价格优惠、用户心智三要素缺一不可。如今,京东凑齐了三要素,或将成为美团面前更有力的挑战者。
目前,京东外卖的市场份额与美团尚有差距,预示着双方的较量将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随着大厂边界的不断拓展,这种竞争将为市场带来更多变化和机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蓝鲸新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