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对现役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的维修和现代化升级工作,这一决定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这艘航母自1991年服役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事故和长期维修延误,如今已成为俄罗斯海军战略调整的缩影。若最终决定退役,俄罗斯将成为全球唯一没有航母的常任理事国,其远洋作战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维修工作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持续了8年半仍未完成。期间,该舰多次发生重大事故,包括2018年大型浮动船坞沉没、2019年和2022年两次火灾,导致维修进度严重滞后。俄罗斯海军和联合造船公司目前正面临是否继续修复该舰的抉择,而多数专家和军方高层认为,继续投入巨资维修已无意义,反而可能造成更大浪费。
俄罗斯海军前太平洋舰队司令阿瓦基扬茨上将明确表示,应立即停止对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因为这不仅耗费巨额资金,而且即使完成升级,俄罗斯海军也难以承担其高昂的运营成本。他指出,俄罗斯海军更需要的是中小型舰艇和核动力潜艇,而非传统航母。
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军近年来提出建造风暴级新型航母的计划,但自2005年提出以来,该计划始终未能推进。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缺乏建造和维护航母的技术能力,且资金短缺严重。此外,2018年唯一可用于航母维修的大型浮船坞倒塌沉没,进一步加剧了维修工作的难度。
俄罗斯专家普遍认为,库兹涅佐夫号的退役是必然趋势。该舰舰龄已近40年,动力系统老化严重,设计过时,即使修复也难以服役至2040年。若要建造新航母,预估需耗资100-150亿美元,远超俄罗斯财政承受能力。因此,俄罗斯可能选择放弃航母,转而发展两栖攻击舰和核动力潜艇,以适应新的战略需求。
美国媒体曾建议俄罗斯放弃库兹涅佐夫号,转而发展两栖攻击舰,认为这将更加经济高效。然而,俄罗斯海军目前仅有这一艘航母,若选择退役,将失去重要的海上作战能力。尽管如此,俄罗斯国防部官员表示,他们正在着手建造新的两栖攻击舰,但这一计划仍处于早期阶段,能否有效替代库兹涅佐夫号尚不明确。
库兹涅佐夫号的退役不仅标志着俄罗斯海军战略的重大调整,也反映了其国力衰退与战略转型的必然结果。作为苏联海军遗产的象征,这艘航母的命运折射出俄罗斯在现代海军建设中的困境。未来,俄罗斯能否在没有航母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仍是一个未知数。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