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出品丨联合网汽车组

作者丨李赓

头图丨小鹏官方

7月3日,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中型智能纯电SUV——小鹏G7。

作为小鹏“智能驾驶2.0”战略下的关键新车,G7被视为去年“触底反弹”后最重要的SUV产品,承载着提振品牌与销量的双重使命。目前,小鹏整体销量仍主要依靠入门产品MONAM03支撑,G6与G9在20~25万元主流新能源SUV市场表现平庸,导致市场影响力持续下滑。

要实现2025年四季度扭亏为盈的目标,G7必须取得市场成功,同时还要支撑小鹏整体技术与产品的品牌向上,成为小鹏翻转局势的关键一役。

本期车圈脉动(002)聚焦于小鹏G7,分析这款产品的竞争力。

【小鹏G7主打:主流市场、智能化】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 小鹏G7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9.58万元至22.58万元,最高续航702km,核心配置一致,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配备图灵AI芯片及智能驾驶能力的等级。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 Ultra版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构建2250+TOPS的本地算力平台,结合VLA+VLM大模型系统,实现类人理解与决策能力,具备L3级智驾能力基础。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 智能座舱采用8295P芯片+专用AI芯片组合,支持本地语义理解、跨语言交互和主动服务,打造更主动的智能交互体验。配备与华为联合开发的AR-HUD,并结合视觉联动导航与泊车引导,提升人机共驾安全与体验。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 轴距2890mm,后排空间与后备厢容量大幅提升,配备39处储物设计;后排提供影音娱乐屏、按摩、加热与无线充电等舒适配置。全系标配太极AI底盘,包含DCC智能减振器,AI融合道路预判与阻尼调节,实现更平稳的驾乘感受。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 三电采用800V高压平台+5C电池,支持超快充(10%至80%仅12分钟),CLTC续航最大702km。

总结:G7的产品亮点在于其出色的尺寸表现,拥有中型纯电SUV的宽敞空间,并且搭载了高效电池、800伏高压平台和快充技术。同时,各版本车型均配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豪华内饰以及丰富的舒适性和娱乐配置。

【产品策略:将错位竞争贯彻到底】

优势:

  • 定价优势:小鹏G7价格段在19.58~22.58万元,相比同级竞品起售价低1~3万元左右;

  • 在性价比方面:小鹏G7定位于19~25万元的中型纯电SUV市场,主要对手包括乐道L60、极氪7X和阿维塔07,后三者在今年5月的月销量分别为6281辆、4651辆与3440辆;

  • G7在价格相近的竞品上,主打更长的续航、更高的舒适性和功能性配置、更大的车内空间,更出色的品牌和内饰设计。在配置水平相近的竞品上(例如乐道L60、极氪7X等),G7则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 在市场策略方面:小鹏在702公里的超长续航max版本之外,还专门设置了电池更小,续航缩水为602公里的长续航max版本,直接将价格杀入20万元以内,为G7的销量多上了一重保险。

不足:

  • 智驾暂未搭载:G7交付初期暂不具备整车的自动驾驶能力、自动辅助驾驶能力。智驾VLA的OTA推送预计要到今年9月,智舱VLM能力预计要到今年11月。

  • 在智驾能力方面:Ultra版搭载了3颗自研图灵芯片,比Max版定价高两万基本宣告了这一车型并非用来走量,更多是一种秀肌肉;

  • 为了控制成本仍有妥协:为了平衡更多配置带来的成本,G7在核心的三电以及底盘平台方面共用了很多G6之前的成果,仅在底盘调教上进行了调整。

总结:从产品整体战略来看,小鹏秉持的依旧是“价格类似的,没我配置高;配置一样的,没我价格低”,突出一个简单粗暴可行。智驾方面,小鹏是否能进一步提升能力仍需等待,新的图灵芯片需要先期证明智驾能力确实有提升,消费者才有可能会认可其价值。

【小鹏当下面对的多维度市场竞争】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市场中强敌环伺,小鹏在产品定位、技术路线和市场竞争上都有压力。

根据自身特点,目前小鹏进一步明确了“在主流市场中,卖智能领先+性价比”的整体策略,目标是同时应对多维度的市场竞争。这是中国汽车市场高度竞争的必然结果,但也对小鹏的后续经营给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在整体政策下根据市场和友商的动作进行精细调整,把握好各个维度的平衡,将会是小鹏最大的挑战。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今年一季度凭借小鹏MONA M03的强势销量表现,小鹏整体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24.6%,纯卖车毛利率也提升到了10.5%。虽说MONA M03在总体销量中的占比居高不下,进一步拉低了小鹏的单车收入,但在总体收入、总体毛利率、卖车毛利率的“最终结果”考量维度下,仍能看到小鹏经营情况的全面改善。

外界无法直接看到的产品降本,也在成为小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去年三季度前,小鹏在单车售价25万元时,毛利率仅为5~6%。从四季度起,供应链降本成效显著,尽管单车售价降至15万元,仍实现低双位数毛利率。年初改款后的G6与G9起售价大幅下调,同时在续航与底盘方面继续升级,从根源削减成本的能力,为小鹏后续继续在市场中主打“性价比”标签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在2025年下半年如何将G7、新P7,多款增程在内的新品顺利推上市,并且每一款都需要能够实现“拿得出手”的成绩。为了给后续更贵产品铺路,卡在20万元这个“档口”的小鹏G7也必须首先拿出足够出色的成绩。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

【G7后续关注点】

  1. 小鹏G7在中型SUV市场的销量位次;

  2. G7能否为小鹏带来在SUV市场中的口碑;

  3. 小鹏全新的智驾VLA-OL模型和智舱VLM模型的实际体验效果,能否获得消费者认可;

  4. 图灵AI芯片能否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显著价值,特别是提升辅助驾驶及智舱服务的表现;

  5. 在后续友商竞品针对性调整的情况下,小鹏如何自我调整来维持G7的竞争力。

✍️ 联合网汽车点评:

小鹏 G7的上市标志着小鹏汽车在智能技术和产品战略上的进一步尝试。

尽管其在智能驾驶、芯片自研等方面展现出领先意图,但实际成效仍有赖于市场反馈和用户接受度的检验。

在此前通过20万元以下车型带动销量回升后,小鹏想借 G7进军中高端纯电 SUV 市场,其表现对于公司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具有关键影响。

(本专栏内容乃联合网编辑与AI共创而成)

责任编辑:张新颖_NAB7458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0973.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下午6:32
下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下午6:36

相关推荐

  • IPO雷达|大医集团递表港交所,估值51亿去年亏近亿,市场份额低收入增长乏力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马强 据港交所官网,4月28日,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医集团)递表港交所,中信建投国际、浦银国际、民银资本为其联席保荐人。 ▍此前曾申请上交所上市,投后估值逾51亿元 大医集团在招股书中介绍,公司是创新放射外科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和引领者,致力构建新一代智能放射外科生态系统。自2011年成立以来,公司已开发一套全面的…

    2025年5月3日
    5600
  • 慧博云通欲并购宝德计算机虚晃一枪?标的公司大股东无意转让股权

    慧博云通5月6日公告,目前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标的公司为宝德计算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称,本次交易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初步确定的交易对方为包括天津宝诚煜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宝诚渊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宝诚祥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宝杰合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宝云共创企…

    2025年5月7日
    7800
  • 今年五一,旅游有哪些新趋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商业观察,作者:张晨阳、胡汉三,编辑:郑晓慧,设计:戚桐珲,原文标题:《今年五一,比“反向旅游”更火的趋势出现了》,题图来自:AI生成 五一假期在即,又到了旅游旺季。 一边,是#五一旅游景点搜索量暴涨#、#00后年轻人猛搜五一旅游#等话题热议不断,大家纷纷研究如何“请四休十”,寻找“冷门旅游目的地”;另一边,是“到处都是人人人人人人人…

    2025年4月30日
    6200
  • 增收不增利,拓日新能净利三连降,光伏玻璃毛利率下降

    4月22日,拓日新能(002218)公告,2024年营业收入13.22亿元,同比增长1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8.78万元,同比减少53.32%。基本每股收益0.008元/股,同比减少50.00%。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25年4月23日
    7300
  • 手机与微单,终于不必纠结选哪个了

    从胶片时代到数字时代,从单反到无反(微单),摄影技术不断演进,但影像创作的魅力始终不变。无论是摄影小白还是资深老法师,在探索光影的道路上,都绕不开那些经典的选择与争论: 光学取景还是电子取景?定焦还是变焦?全画幅还是APS—C?高像素还是高感光?大三元还是小三元?种种选择背后,是对光影、距离压缩感、色彩质感的不同追求。 如今,手机摄影已成为主流。据统计,全球…

    2025年4月23日
    8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