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Hyper | 国脉科技再发力居家养老布局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6月末,国脉科技推出的国内首款居家养老专用AI智能体,算得上是科技企业对养老服务变革的一次积极探索。但技术的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向来存在,这款产品在落地过程中,正面临着从技术架构到市场适配的多重考验。

国脉科技AI智能体采用多智能体模式,借鉴了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经典理论——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多个子任务,由不同智能体独立执行。

这种架构在实验室环境下已被证明能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与处理效率,但在居家养老场景中,现实场景困境很难有效改变。

从数据采集层面看,居家环境的复杂性远超预期。

以健康监测模块为例,老年人在厨房做饭时的动作幅度、夜间起夜的频率等数据,需要通过多个传感器(如摄像头、压力感应垫、可穿戴设备)协同采集。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格式、采样频率存在差异,如何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标注与融合分析,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尚未完全攻克的难题。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指出,在复杂场景下,多源数据融合的准确率每提升1%,算法复杂度将呈指数级增长。

这印证了数学家克劳德・香农的观点: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但在追求信息精准性的过程中,技术复杂性也在不断攀升。

在协同认知模式的实现方面,边缘计算与大模型的结合看似先进,实则面临算力与能耗的矛盾。

居家养老设备通常采用低功耗芯片以延长续航,但这限制了复杂算法的实时运行。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国脉科技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业界通常采用数据的“本地预处理+云端深度分析”策略,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即使是5G网络也存在毫秒级延迟),会导致紧急情况响应滞后。

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在他的代表作《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曾警示,“技术的发展必须与人类的需求和安全相协调”,这一矛盾正是技术适配现实需求时需跨越的障碍。

更值得关注的是技术与用户习惯的割裂。

尽管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实现流畅对话,但老年人的语言习惯往往夹杂方言、模糊表达,甚至存在听力障碍导致的沟通不畅。这就需要技术能更精确的识别这些问题,并给出精确的解决方案,这在目前的业界仍未有合适的解决方案。

居家养老的核心诉求是生活照料与情感慰藉的双重满足。国脉科技AI智能体虽覆盖健康监测、生活服务等场景,但在实际应用中,产业链的技术功能与人性需求间仍存在明显鸿沟。国脉科技没有解释他们将怎样改善这种技术与需求之间的落差。

从商业需求来看,健康安全领域的监测功能确实能填补部分照护缺口。

通过床垫传感器记录睡眠质量、智能手环追踪心率变化等数据,可为子女提供远程照护参考。但技术局限性显著:只能监测生理指标,无法感知心理状态,很多老人处于“沉默”状态,未被及时发现。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隐藏在日常行为细节中,如社交频率降低、对兴趣爱好失去热情等,而现有的智能设备对此类非生理数据的捕捉能力极为有限,故而技术在满足人类高层次需求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虚拟社交难以替代真实互动。线上兴趣小组、智能聊天机器人等功能,虽能提供陪伴,但缺少现实社交中的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非语言信息。

数据隐私保护风险不容忽视。智能体通过分析用户对话优化服务,必然涉及收集老年人生活习惯、家庭关系等敏感信息。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处理个人健康数据需明确授权,但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普遍较低,易陷入“被同意”困境。

行业标准缺失导致市场混乱。目前智能养老设备性能指标、安全规范尚未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在跌倒检测设备市场,有的产品过于灵敏,老人正常起身也会触发警报;有的则反应迟钝,真正跌倒时却无响应。

这种混乱的市场现状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智能养老设备的信心,也凸显了统一行业标准的紧迫性,而这仅凭单一企业难以实现。缺乏统一标准,企业产品研发无明确参照,消费者难以判断产品优劣,不利于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智能养老的发展,需要企业、政府与社会协同发力,在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实现“科技向善”的产业愿景。

国脉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3.15%;归属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61.41%,创历史新高;净利润达1.69亿元,同比增长61.41%,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

2024年,国脉科技首个模拟居家养老的大型身联网实验社区“国脉大学养老”正式对外推广。

该实验社区通过身联网技术与大学养老的融合,旨在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与质量,为用户提供更有活力、精神富足的养老体验。自首次对外推广以来,市场反响热烈,平台曝光量已突破百万级,但目前仍缺乏相关的实际运营效果和盈利能力信息披露。

国脉科技发布居家养老专用AI智能体,无疑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为养老数字化提供了思路,但距离成熟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华尔街见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0923.html

(0)
华尔街见闻的头像华尔街见闻
上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下午3:01
下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下午3:01

相关推荐

  • A股核能核电板块掀涨停潮,港股中核国际涨幅一度超180%

    5月26日午后,港股中核国际持续拉升,涨幅一度扩大至180%,截至发稿涨幅回落至123.6%。公司自2003年1月6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为中核集团旗下唯一海外铀资源运作平台。 截至发稿,港股中广核矿业涨14%,上海电气涨6%,中广核电力涨4%。 A股方面,核电核能概念持续走强,截至收盘,近20只个股涨停,金利华电、哈焊华通20%涨停,中核科技、…

    2025年5月26日
    3400
  • 赛道Hyper | Meta收购PlayAI谈判:意图与挑战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Meta Platforms与人工智能语音初创公司PlayAI正就收购事宜展开深入谈判。 PlayAI专注于将人类语言转换为机器可理解的代码技术,其研发成果已被应用于虚拟助手开发。 不过,消息人士同时强调,交易条款尚未最终确定,收购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科技行业广泛关注,背后所折射出的,是Meta…

    2025年7月4日
    1000
  • 日本通胀压力加剧,关键指标创两年新高

    日本通胀又飙升了,关键通胀指标创下两年高位,日本央行面临难题。 5月23日,日本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不包括新鲜食品在内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5%,创下2023年1月以来最高,较3月份的3.2%进一步攀升,也超过了经济学家预期的3.4%。 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大背景下,最新的通胀数据给日本央行决策者带来了更多挑战。Capital Eco…

    2025年5月23日
    4300
  • 华为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11家汽车品牌高管联合署名

    联合网4月27日消息,今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方微博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 倡议中共有11家汽车品牌的高管署名,他们在4月22日举办的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也亮相助阵。 这11家汽车品牌分别为广汽集团(601238.SH)、上汽集团(600104.SH)、江汽集团、奥迪中国、东风猛士、岚图汽车、深蓝汽车、北汽新能源、阿维塔、赛力斯(60112…

    2025年4月27日
    4800
  • 涨价开始了! 亚马逊近千商品平均涨价29%, Shein部分品类涨幅高达377%

    特朗普关税引爆连锁反应,价格飙升正在席卷美国市场。周一,美股期货开盘走低,市场担忧涨价潮将导致消费需求萎缩和通胀压力上升的双重打击。 亚马逊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29%,而Shein美容和健康类商品中排名前100的产品平均涨价51%,部分品类商品价格暴涨高达377%。这波价格调整不仅影响在线零售商,还波及宝洁、联合利华等消费品巨头。 电商平台掀起涨价潮 在特朗普…

    2025年4月28日
    5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