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上市72小时:同行忙降价,供货不发愁,大空间产品仍有机会

小米YU7拉开了新一轮车市大战。

6月26日22点开启订购后,小米YU7在3分钟创造了20万张大定订单、锁单超12万的成绩,这不仅打破了小米自家SU7创造的纪录,在中国汽车历史上,小米YU7也留下了一张成绩单。

小米YU7所处的细分领域:20万元-30万元级纯电SUV市场,是汽车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26.35万元起售的特斯拉Model Y在2024年销量超过48万辆,已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车型,Model Y的市场份额吸引来各路国产厂商围攻。

小鹏曾对标Model Y推出G6车型,凭借性价比与智能化表现,小鹏G6上市后连续半年创造了8000的月均销量;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R7起售价25.98万元,上市初连续三个月销量破万。不过这几款国产纯电SUV的销量都不稳定,仅维持了短暂数月的热卖,很快便被新产品和价格战打压,销量回落。

相反,焕新版Model Y虽然伴随争议,但销量证明了特斯拉的品牌护城河:2025年3-5月,Model Y共交付9.2万辆新车。

如今,小米YU7上市,这几乎是唯一能在品牌力和号召力上与特斯拉抗衡的车型。新车上市已72小时,小米YU7获得了怎样的市场反馈呢?

门店直击:销售人均锁单100+,交付周期最长已至60周

雷军在发布会后的媒体采访中曾公开,小米YU7在上市不足3分钟时,订单19.6万,锁单已超过12万。发布会后三日,36氪走访了小米汽车在北京的多家门店。

小米YU7上市72小时:同行忙降价,供货不发愁,大空间产品仍有机会

小米门店YU7实拍

“上市第二天早上,系统里显示,我已经有100个用户锁单了”,多位销售人员向36氪表示,“这部分锁单用户里,SU7转单数量占多数,Pro版订单居多”。

然而,周末才是小米门店来客的高峰期。

有销售人员向36表示,店内有10辆试驾车,周末两天,从早10点至晚7点几乎没有停歇,“预约用户都要排队体验,临时到店的就只能展厅里看看车了”。

多位销售人员告诉36氪,周末接待的用户大多是新购增购用户,体验完后多数更倾向基础版车型,与首日锁单用户出现差异化。“但用户画像还是比较相似的,YU7也是年轻人和年轻家庭为主,和我们预想的携家带口的情况还是有些出入”。

关于交付时间,在小米汽车app上,基础版交付周期预计为57-60周(15个月),Pro版为50-53周(12个月),Max版则为37-40周(10个月)。

销售人员告诉36氪,周五锁单的用户仍有年内提车的可能,但其门店的多数用户仍希望先看车再锁单,“新一周锁单的用户,无论下单哪个版本,年内提车的希望都已经渺茫”。

开售1小时大定28.9万辆、排产周期长达60周,面对小米YU7的火爆成绩,竞争对手自然无法坐以待毙。

小米YU7上市72小时:同行忙降价,供货不发愁,大空间产品仍有机会

智界R7限时优惠政策

鸿蒙智行针对智界R7推出了限时优惠活动,自6月27日起,车价现金直降2万元,另外还有针对零重力座椅提供的1万元优惠、1万元的选装基金、以及辅助驾驶的一系列优惠。

不过,多位鸿蒙智行门店销售人员告诉36氪,降价优惠并未引发大效应,“周末本应是看车黄金时间,但这个周末自然进店数量一般,线上预约看车的用户也没有明显增多”。

小米YU7的最大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Y,反应则相对平稳。

全国多个城市门店的特斯拉销售向36氪表示,目前总公司没有传达任何降价或补贴优惠政策。“小米今年的产能已经卖完了,明年提车的客户就需要交一万多的购置税。特斯拉还是有优势的,我们产品稳定,交付能力也很强”。

小米供应链:保供动作前置,供应不发愁

36氪一年前曾报道,小米SU7发布会后次日,小米汽车供应链团队便奔赴全国各地,与关键供应商讨论零部件供应问题。首款车应对措施不足的小米,在第二款车上市时,明显更加从容。

多位供应链人士告诉36氪,在YU7发布会前,小米便与供应商公司召开多次会议,就保证供应和交付一事进行多次确认,“甚至发布会当天早上,小米汽车还又跟我们发了消息,让我们保证按时按质按量交付”。

小米一期工厂目前正在有序生产,SU7、SU7 Ultra与YU7同时生产。一期工厂的停车场内,也已停放一批YU7现车。

36氪曾报道,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于6月竣工,并在7-8月正式投产。有产业人士告诉36氪,小米汽车二期工厂的建设进度比预期提前了一个多月,目前已经进入投产筹备。

二期工厂的投产,必将缓解如今长达60周的交付压力,不过新工厂产能爬坡仍需时间。一期工厂产能经历3个月爬坡至月产1万辆,半年时间才爬坡至月产2万辆。

对于小米而言,如何快速实现产能爬坡,缓解YU7交付压力,实现订单的持续增长,是目前的头号难题。

产品解剖:小米面向年轻人群,家用市场仍有机会

在上市发布会前,小米汽车门店YU7车型仅公开外观,车内并未开放给公众体验。上市公开全貌后,小米YU7的产品竞争力变得更加清晰。

对于小米这样一个「高性能」汽车品牌而言,搭载空悬配置的YU7似乎有点丢失小米的“灵魂”。

多位到店体验YU7的SU7用户告诉36氪,在操控角度,YU7相比SU7差距不小。“YU7有点晃,我们试驾的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就连销售也这么说。如果我只是自己用车,YU7并没有那么好”。

另一方面,多位下单用户告诉36氪,他们对小米YU7的印象是车内空间很大、但后备箱空间小。相较轿车车型的小米SU7,YU7在头顶与腿部空间均有不错的改善,后排最大调节幅度达135度的座椅,让小米后排摆脱“小板凳”姿态。

修长车头与舒适车内空间的挤压下,小米YU7的后备箱空间略显不足。不仅进深有限,后备箱车门的溜背形态更是压缩了后备箱的可使用高度。

小米YU7上市72小时:同行忙降价,供货不发愁,大空间产品仍有机会

上为特斯拉Model Y,下为小米YU7

此外,小米YU7前挡风仪表屏设计也稍欠友好。

在小米门店,一名身高约在160cm的女性用户告诉36氪,YU7隆起的车头和前面的一条黑屏,挡住了驾驶视野,“座椅调到最高看得见了,但踩油门刹车就又不舒服了,SU7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难满足家庭用户的后备箱空间、对女性驾驶员不算完全友好的驾驶姿态,在酷炫的外观设计和家庭用户的细腻需求上,小米YU7难做平衡,这更多是一辆适合年轻人通勤使用的SUV车型。

针对家用场景的纯电SUV市场,仍然存在机会。

小米YU7上市72小时:同行忙降价,供货不发愁,大空间产品仍有机会

左为特斯拉Model X ,右为理想i8

理想汽车7月将推出一款全新的6座纯电SUV i8,其门店工作人员告诉36氪,与小米YU7定位一致的五座纯电SUV i6,也将于今年9月推向市场。

从已公布的路透路看,理想汽车对家庭用户显然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短窄车头能带来更大的车内空间和更好的驾驶视野,其车尾设计也对后备箱空间更加友好。

更重要的是,理想汽车目前也已具备一定的市场口碑与品牌号召力,其纯电系列在家庭用户中将具有天然的先发优势。而这部分用户,恰好是中国汽车消费者中的最大基数。

小米YU7的爆火下,纯电汽车市场将重新拉开战役序章。这场围绕用户、价格、体验和产能的全面战争,才刚刚升温。

特斯拉Model Y凭借品牌护城河与稳定交付,依然位列榜首;鸿蒙智行、小鹏等对手的价格战与策略调整已悄然开启;更不容忽视的是,深谙家庭用户需求的理想汽车,其纯电SUV i6已在九月上市的跑道上已蓄势待发,瞄准的正是YU7尚未完全满足的庞大家用市场。

谁能更精准地把握不同用户的核心需求,谁能更高效地解决交付难题,谁能在持续的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中占据优势,谁才能在这场高手云集、瞬息万变的纯电SUV市场笑到最后。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0237.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30日 下午7:04
下一篇 2025年6月30日 下午7:04

相关推荐

  • Arrow Lake Refresh实锤存在:采用现有LGA 1851接口和Intel 800系主板

    关于Arrow Lake Refresh的消息就一直没停过,此前有消息指出Arrow Lake Refresh会推出桌面版和移动的HX系列,而且它依然会是酷睿Ultra 200系列的一部分,它主要是提升了频率并强化了NPU的算力,以满足微软Copilot本地运行至少40 TOPS算力的要求,此外它只会推出高端的125W不锁频的K系列产品,至于封装尺寸不变,依…

    2025年6月2日
    2300
  • 大胆国资在哪里?

    文|郭允骁、黄祝熹、徐牧心、施嘉翔 编辑|陈之琰 属于一级市场的国资时代早已大张旗鼓地到来。 根据投中研究院的数据,从2019到2023年的五年里,每3家企业,就有一家企业被国资机构直投。就连被认为是美元基金“专属机会”的AI融资中,也被北京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包揽。 一名国资人士有些夸张地对「暗涌Waves」表示,“现在任何一只基金后面都有国资的身影。”…

    2025年5月6日
    4900
  • 针对资本的黑色幽默,这款游戏靠腾讯投资复活丨玩点好的

    文 | 刘崇江‍ 编辑 | 刘士武 果脯 近未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已经到了新的阶段,超级资本集团向全宇宙的各个行星发起殖民。作为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你也被派往了一个星系。然而,当你经过一个世纪的旅行,终于从休眠中苏醒后,睁眼看到的却是一则解雇通知。 游戏中颇有着幽默感的解雇通知 被扔在遥远的外星,你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活下去,然后展开复仇。“你必须探索每一个…

    2025年6月18日
    2300
  • 政府补贴助力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Q1同比增长8.5%

    近日分析机构TechInsights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报告,表示该季度的出货量达到了6870万台,同比增长8.5%,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另外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集中度还有所提高,前六大厂商合计占据了96%的出货量份额,高于一年前的95%,给小型厂商和新进入者留下的空间微乎其微。 TechInsights表示,这一复苏源于厂商库存…

    2025年5月8日
    3400
  • 威刚XPG翼龙MARS 980 BLADE上市:解锁PCIe 5.0 SSD时代,预售价969元起

    威刚(ADATA)旗下电竞品牌XPG宣布,推出翼龙MARS 980 BLADE PCIe 5.0 SSD。目前新产品已登陆电商平台,并开启了预售,提供了1TB和2TB两种容量可选。另外晒单领取50元京东E卡,厂商提供了五年质保。 翼龙MARS 980 BLADE PCIe 5.0 SSD 1TB,预售价格为969元,京东地址:点此前往>>>…

    2025年4月28日
    6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