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爱上菜市场?烟火经济背后的消费新逻辑

印象里的菜市场,往往会被贴上“脏乱差”的标签,随处可见的菜叶子和喧闹吵嚷的叫卖声,一度让它远离年轻人的视野。而2024年以来,不管是小红书上6.9亿浏览量的“菜市场漫游指南”,还是菜市场的tag成为热搜常客,亦或是年轻人组团打卡菜市场,让其摇身一变成为文旅新宠儿,都彰显了曾经老年人扎堆的菜市场,已经凭借新烟火气、新设计及新体验,重新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密码。

菜市场作为最古老的商业形态,其“文艺复兴”般的火爆现象背后,是否能为现代商业空间的打造提供某些启示?它成功出圈的驱动因素,是否也蕴含着可以解密商业新策略的关键指引?

一、菜市场为何能成为消费新图腾?

有人说“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城市,最快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看看那里的博物馆和菜市场”——博物馆代表了城市的历史和过往,菜市场代表了城市的现在和日常,并且在升级之后,成为一种新烟火主义。

承接年轻人的性价比消费,在挖宝中体验生活

小红书曾掀起一股关于“i人不敢逛商场”的讨论风潮:高端大气的商场里充斥着随处可见的连锁品牌,过于热情紧逼的导购员和动辄数千的价格水平,总是会让大批没有强烈消费意愿但又不懂拒绝的年轻人们望而却步。

而菜市场恰恰成了承载他们反向高性价比消费的游逛天堂:琳琅满目的摊贩,个体经营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合奏出独特的协奏曲。既不用担心导购员过度推销造成的心理压力,也不用担心吊牌背后的品牌效应给钱包所带来的财富压力,还能在步步游走中挖掘到不同的消费和体验。从新鲜的食材到热闹的场景,从咖啡店的安宁到花店的芬芳,甚至还有些小资买手店和日用杂货铺毗邻而居,怎么不算是生活中另外一种“一步一景,一步一体验”呢?

新世代的解压道场,追寻群体的心灵慰藉

脱离生活的消费会让人感觉到虚无,贴近真实需求的消费才能感受到回归尘世的安心。闪着水光的瓜果时蔬、飘着香气的卤食、水缸里活蹦乱跳的鱼虾,都能够让人感受到烟尘人世里的安定。

菜市场是城市中最具烟火气的场所,不管是漂泊在外独自奋斗的年轻人,还是承受生活压力的中年人,总能够从菜市场的人间烟火中嗅到对美好的眷恋,从其中各色认真生活的人里汲取前行的力量。这种安全感和熟悉感,像是记忆里的故乡,更像是家人买菜时的温暖,在萝卜白菜间打捞族群记忆,于市井喧闹中重塑生命气息。

沉浸式公共体验,有温度的社交新空间

不同于过去简单的食材售卖,菜市场正在被植入更多超越本身功能以外的场景,承载社交、体验、文化甚至是艺术等更多现代生活方式,成为既能满足基础需求又能雅俗共赏的复合场所。

不管是菜市场的采购功能,还是熟食加热、小吃加工、甚至是文创文玩、咖啡书屋等等,丰富多姿的轻业态小铺组合在一起,成为年轻人下班无处可去时的首选之地。这种无意识的选择让他们多了一些心理层面的自足和安心,也让菜市场变得更鲜活,成为各类“搭子社交”的秘密基地。

二、捕捉菜市场“重生”背后的消费趋势,商业该如何重构新生态?

无论菜市场所售卖的食材,还是商场里所陈列的商品,目标均在于为民众提供契合其所需的服务,两者在本质上高度一致。菜市场从昔日的没落,到如今再度跃入年轻人的视线,这背后原因无非是让自身焕发出了“鲜活”的新生机。

摊主们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的叫卖声,那深深融入其中的生活底蕴与浓浓的烟火风情,以及被赋予新时代内涵的社交空间与新兴业态,所有这些元素彼此交织、相互融合,共同勾勒出了一幅既生动鲜活又触手可及的生活画卷。这幅画卷让那些本就渴望人间温暖的人们,对其产生了难以抗拒的眷恋之情。

在商业的打造上,也应遵循类似的理念。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商品销售所构建起来的商业逻辑,显然已经不再适用。商业创新绝不应仅仅局限于功能和商品的升级换代,而是必须通过商业空间这一载体,深入触及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那份柔软,甚至是要触动深藏在人们心底里那些恒久不变的情结。

小而精的新质烟火气,创造漫步途中的即兴消费体验

以往的商场,往往依赖主力店铺与特色品牌来实现目标性的引流,进而带动整个商场的消费热潮,这种策略更多的是基于传统的卖货逻辑。然而,在当前品牌供应差异日益难以凸显,并且人们愈发关注自身精神需求的背景下,虽然卖货逻辑依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其效力却正在逐渐减弱。

那如何能够让主力业态既显得低门槛,又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答案就隐藏在菜市场的打造逻辑中:由无数小规模租户组装起来的闲逛动线,或许更能让人感受到商场的温暖和诚意。

其效用从泰国新顶流商业EMSPHERE的反馈中就可见一斑:作为泰国最核心地段的“高配”商业,EMSPHERE舍弃掉首层的形象展示和高租金价值,将消费门槛最低的餐饮业态集中放置在首层,形成一条容纳世界料理的缤纷食街,作为餐饮空间兼公共展览休憩区,既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有踏入的欲望,又能让人在琳琅满目的选择中享受消费和社交的快乐。

未来能够吸引大人流的主力空间,不仅只有单个品牌大店,更可能是一个集市、一个菜市场,一个由无数小摊小贩组成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所。

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构建连接,让消费者心生依恋

消费已不再是人们选择商场的唯一理由,购物也不再是对商业的唯一要求。在消费之外,新商业文明发展的核心在于深入理解人性、包容情感,从而重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这也不难理解,在冰冷城市中被高楼大厦环绕的人们,不再愿意做被支配的工作机器,他们需要通过各种连接来找到脚踏实地的踏实感,来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只有通过明确且鲜活的生活场景,才能实现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社区之间的紧密连接。

与城市的连接:根植于城市文化,读懂城市基因,与城市共生共长的商业,才拥有强大生命力。要让商业空间成为城市肌理的自然延伸,比如塞纳河畔的海滩对于巴黎浪漫且自由的诠释,比如香港兰桂坊对世俗繁华的展现。

与自然的连接:融入自然元素是对商业空间最好的扩展。在土地极其宝贵的香港,太古坊的室外绿化面积占据了总面积的30%,近800平方米的休憩园林,成为了香港人放松自我、感受自由的避风港。

与社区的连接:商业场所的“生动感”来源于其提供的“亲切感”。无论是开放无界的消费空间、精心挑选的本土老字号商家,还是通过社区共创机制实现的深度运营,建立归属感才是构建连接的关键。

空间场景、艺术文化等多元素的有效融合,激发自然而然的延伸消费

商业要“活起来”,需要有人气做支撑,而新一代商业的人气,不止来自于“买完就走”的刚性需求,更强调无意识的到访和到达后的延伸消费。

就像现在商场所打造的各类人设,不管是各类“友好型商业”,还是“陪伴型商业”,其实都是在暗戳戳地告诉消费者:“我明白你的需求,欢迎你的到来,不管你来歇脚、遛毛孩子,还是来社交,最重要的是你来了”。商场的新价值,在于利用其线下空间的特殊优势,通过空间、场景、艺术、文化等的交织,将商业打造为人们生活、休闲的一种固有选择,并促进其“非计划性购买”。

在空间上:让顾客空间留白,让销售空间高效。过去的商业空间是商场陈列、展示和出售商品的场所,而现在的商场,既是销售空间,还是顾客空间。比如很多咖啡馆、小酒馆,更多的把心思放在“空间社交浓度”的打造上,从灯光视觉的控制、空气气味的管理,甚至是空间桌椅的摆放,都要能够让空间更具生活情趣,让人愿意驻足、愿意放空。

其次,在销售商品的摆放上,类似众多生活创意家居馆如OCE、NITORI等,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一种合理的逻辑尽可能的填充起生活所需的所有小物件,用选品的精准搭配打造出看似简约大方,却让销售非常高效的空间。

在体验上:通过集体的活动或仪式,让故事在此开始并延续。商场跨界,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不管是艺术、文化、策展还是二次元,其本质都是为了让商场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不再仅停留在交易上,进而产生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故事体验。

比如日本的秋叶原,作为世界闻名的二次元圣地,每年举办两次的Comiket动漫展,和众多见面会、签售会、交友会,让此地成为二次元爱好者们交流思想、分享创意的集中去处。

再比如策展型商业的先驱德国Bikini Berlin,它为众多品牌提供了举办市场活动的理想场所,无论是连锁品牌、新锐设计师品牌,还是艺术家的个人作品展示等,都将商业空间转变为一个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新平台。在这里,消费者可以深入体验品牌文化,而品牌也能直接获取消费者的反馈,整个空间充满了故事性、自由、文化的气息,既富有内涵又妙趣横生。

结语

菜市场的真正价值,并不在食材本身,而在于它编织的日常仪式。家庭主妇在讨价还价中确认生活的掌控感,摊贩的吆喝声成为街坊间的暗号,零钱的推让背后是长久交往积累的象征资本。这种面对面的互动,在数字时代愈发珍贵,因为它承载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未被算法拆解的情感真实。

空间并非静止的容器,它是感官体验塑造的“知觉场”。无论市井菜场抑或繁华商场,其真正价值在于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叙事脉络。童年随母买菜的情景、青春与挚友商场漫步的悠悠午后,这些时光将物理空间点化,赋予其情感色彩。市场的喧嚣、商场的璀璨灯火,皆化作生命旅程的批注,远远超脱了消费场所的界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5609.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9日 下午5:40
下一篇 2025年5月29日 下午5:41

相关推荐

  • IPO雷达|制冷生意年入32亿!惠康科技境外收入占七成,美国为出口核心市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佳彤 6月12日,据深交所官网,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惠康科技”)获受理。该公司的高营收背后暗藏隐忧,其七成收入来自于海外且美国为核心出口市场、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过半研发人员的学历低于本科水平。 招股书显示,惠康科技是一家以制冷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核心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制冰机、冰箱、…

    2025年6月13日
    2400
  • 入境游热度飙升!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扫货”!

    携程报告显示,“五一”入境游订单飙升130%,“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 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文旅市场强势复苏,呈现“多点开花”态势。与此同时,在相关政策持续优化背景下,入境游客数量显着增长,“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 5月5日,携程发布“五一”假期旅行数据报告显示,长线游目的地表现亮眼,青海、新疆、宁夏等地景区门票销售额同比激增1—2倍;亲子…

    2025年5月5日
    5400
  • 华为是怎么让大模型提速的?

    没有人不在期待大模型能够成为下一个电动车,作为代表中国的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狂澜。 然而主流的MoE架构大模型,却苦于其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巨大的硬件成本与多重拖累效率的环节,使得中国企业在这场芯片堆砌与效率挖掘的苦径上难以提速。 作为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华为在这场战役中另辟蹊径,利用其在数学算法和工程领域的深厚积累,为DeepSeek显著提升了效率…

    2025年5月22日
    3400
  • 贾跃亭的“生态化反”,Meta AI玩明白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小金牙,题图来自:AI生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目光如炬的“大师”,提出一个超前于时代的概念:生态化反。 即,旗下各子生态打破孤立状态,通过资源共享、技术融合和用户联动,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当然,后来他没有成功,九九归一,远赴美国,去造怎么也造不出来的车。 当我看到Meta AI的独立应用时,突然想起了这段互联网往…

    2025年5月1日
    7400
  • IPO雷达|资产负债率超200%!泽景电子高度依赖大客户,3年累亏5.69亿元

    据港交所官网,5月9日,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景电子”)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中信证券。 招股书显示,泽景电子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提供挡风玻璃HUD解决方案CyberLens及增强现实HUD解决方案CyberVision。泽景电子透露,公司的HUD解决方案销售额通常会出现季节性波动,其中第一季度销售额往往较低。 业绩方面…

    2025年5月10日
    3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