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给美国上了一课

日本给美国上了一课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AI生图

近期,美债收益率再次飙升,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6%。这波飙升背后,可谓“内外夹击”。

首先,是信用评级的“警钟”。5月15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Moody's)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理由是联邦债务规模和利息支付比例持续攀升,财政状况令人忧心;

接着是5月22日,由共和党主导的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了被称为“美丽大法案”的财政议案。名字虽然动听,但代价不菲——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测算,这项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十年新增约4万亿美元联邦债务,无疑让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再度升级。

更意想不到的“助攻”来自海外——高盛最新报告指出,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崩盘式”上涨,成为推高美债收益率的“幕后黑手”之一。

问题来了,日债为何会“崩盘”?又是如何“拖累”美债的?

日债为何会爆发危机?

除了美债收益率一路走高,日债收益率也在飙升,如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至3.7%,创下历史新高。

大家都知道,国债价格和收益率是呈反向关系的,现在日债收益率大涨,意味着日债价格下跌,背后反映的是供给过剩,没多少资金愿意继续购买日债,甚至可能出现抛售行为。

5月20日,日本新发2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结果惨淡,投标倍数仅为2.5倍,是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投标倍数越高,说明市场对该期国债需求旺盛,投资者愿意积极认购,反之就是需求萎靡;更糟糕的是,尾差(即平均价格与最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距)飙升至1.14,为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尾差大说明市场对国债价格的认同存在很大分歧,需求明显低迷。

起因何在?

5月1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日本财政状况“比希腊还糟糕”。数据显示,日本债务/GDP比率已超250%,远高于希腊债务危机时的180%。

外围进一步催化了市场情绪——市场担忧在这场关税谈判中日元可能面临被动升值,也就是日元有可能会继续加息。

显然,日债危机是在最近一周“表面爆发”的,但其风险积累早在2024年就已逐步显现

自2024年8月以来,作为日债最大买家(日本央行目前持有日本国债市场52%的份额,是日本国债最大的买家)的日本央行一直在逐步减少日本国债购买额,并计划到2026年1月至3月将购买额降至每月3万亿日元左右。

日本央行之所以开始缩减日债,根本原因在于其多年超宽松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逐步显现——核心通胀率已超过3%,明显高于日本央行设定的2%目标,这一通胀压力促使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发生转变。2024年3月,日本央行正式宣布结束长达八年的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至0.1%区间;2024年7月和2025年1月,日本央行再次加息,最终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5%。

在日债市场上,除了日本央行之外,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本土大型机构一直是最重要的买方力量,尤其在超长期国债(如30年、40年期)领域。但随着利率持续上升,这些机构的购债意愿明显减弱,市场甚至出现了被称为“买方罢工”的现象

2025年,虽然有金融监管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增持超长期国债,以满足久期匹配和资本监管要求,但实际效果有限。多数险资和养老金在完成基本配置后,因担忧进一步亏损,选择观望或调整久期策略,买债热情明显退潮。这种局面就导致日本长期和超长期国债的需求下降,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日债收益率大幅上行。

日债崩盘如何影响美债?

一方面,日本是全球第二大债市,又是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截至2025年3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为1.1308万亿美元。日本国债市场若出现危机,日本政府和金融机构(如银行、寿险、养老基金)可能会被迫大规模买入本国国债。为了筹集资金,这些机构很可能会抛售手中的美债等海外资产,直接对美债市场造成抛压,推高美债收益率;

另一方面,日债收益率的飙升,推动了全球长期国债的“期限溢价”,即投资者要求更高回报以补偿风险。假如你是一个全球投资者,看到日本国债市场大幅下跌,你可能会担心其他国家的长期国债也有类似风险,于是你买长期债券的时候就会要求更高的回报,这样一来,美国等其他国家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也会被“带高”。

除此之外,日本一直因超低利率成为全球套息交易的“资金来源地”——投资者借入低息日元,投向美国等高收益市场以赚取利差。一旦日本利率迅速上升,这种套利空间将大幅收窄甚至消失,部分投资者可能选择撤回资金,回流日本本土,这就导致美欧市场的流动性趋紧,资金面压力加大。

可以说,日债危机不仅仅是日本的风险,也是全球债市,尤其是美债市场的“外部扰动因子”。

那么,日债危机能否得到解除呢?

短期来看,日债市场可能会有反弹。例如,日本政府可能会“指导”国有机构(如日本邮政、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等)大规模买入本国国债,来平抑市场动荡。

理论上,国债具备避险属性,在降息预期增强时更具吸引力。但当前日本基准利率仅为0.5%,降息空间有限,即货币政策支持能力受限。

从长期视角看,若日本经济持续增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债务可持续性增强,市场对国债违约的担忧可能会减轻,投资者也更愿意持有国债。但现实中,日本正面临财政恶化和通胀压力的双重挑战,日债“彻底反转”前景依旧不明朗。

对于通过QDII基金或相关理财产品(境内账户+人民币)布局美债的投资者而言,这种日债引发的“外部拖累”值得高度谨慎

投资美债的几个“雷区”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投资美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境外券商或银行直接购买美债(境外账户+美元)。例如,北京银行的美元日日开账户,年化利率超过4%。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时,会产生大约0.5%的兑换成本。如果你还要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时,又会有另外0.5%的兑换费用。也就是说,换汇成本大约为1%,这部分成本几乎是固定的

实际上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汇率波动的风险。最佳做法是,在人民币升值(如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低于7.2)时兑现美元,在人民币贬值(如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高于7.35)时兑换人民币。如果我们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4时兑换美元,而现在汇率已降至7.17(截至5月26日),那么就会面临约3%的汇率损失。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换汇成本,最后美债的利差就会被完全“抹平”,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损。

如何看待接下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市场总有一种声音认为我们会通过贬值来缓解出口压力,但实际上汇率贬值并不总能刺激出口,升值也不一定会影响出口,因为中国是“双向依赖”的贸易模式——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也是重要的进口国。换句话说,人民币升值虽然可能让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看起来更贵,但也意味着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成本下降,反而能够压缩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

在此前妙投的专栏《人民币压不住了?》中也提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大概率将在7.1至7.3区间内震荡,除非出现突发性的外部冲击事件——例如大规模贸易摩擦(如征收高额关税)或地缘政治局势急剧恶化——人民币才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但即便如此,在政策工具与管理框架存在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突破7.5的可能性依然较小。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QDII基金或相关理财产品(境内账户+人民币)投资美债,这种方式不涉及外汇兑换,因此无需担心汇率波动的风险,也没有汇兑成本。但近期美债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我们的美债基金自然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短期来看,长期美债的风险依然较大。无论是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6月到期的6万亿美债,还是日债崩盘对市场的“拖累”,都使得美债的风险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的拍卖情况(通常每月各进行一次),以此判断市场对长期美债的实际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作者粉丝群招募—— 各位读者如果对本篇文章有疑问,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与作者一对一沟通。 此外,作者擅长周期股的研究,覆盖的领域包括猪肉股、造船、航运、有色和互联网电商等,侧重产业分析和估值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与作者进行深度交流。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更多上市公司、热门赛道的详细分析文章,帮你看懂公司、看懂行业,做投资投得明明白白。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5282.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8日 下午3:07
下一篇 2025年5月28日 下午5:19

相关推荐

  • 阿里于无声处

    出品|联合网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联合网获悉,4月开始,阿里内部开启更换工牌计划。在2023年阿里“1+6+N”改革后,部分子业务板块曾推出单独设计的工牌样式,此次则将整体更新的统一的设计,所有阿里员工在提报姓名、照片等信息后,将陆续领到最新设计的“阿里巴巴工牌”。 与此同时阿里更新了员工跨组织流动的机制。在保持各业务独立性的前提下,跨组…

    2025年5月17日
    5700
  • 大学教授,批量“外包”搞科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青学者说,作者:风清气正的,题图来自:Ai生成 当代大学老师,工作KPI的几大核心板块便是科研、教学、行政和社会服务。尤其在教学研究岗,“整体考核看科研,科研考核看项目”,几乎是如今高校教师们心照不宣的共识。 高校科研团队工作是什么样的?身着白色大褂的老师和研究生来回穿梭在布满设备的实验室和布满格子工位的办公室之间,一边是实验能力老练的…

    2025年5月17日
    4200
  • 俄乌冲突持续!普京最新回应特别军事行动需要达成什么结果

    俄乌最新消息来了。 俄需要达成怎样的特别军事行动结果?普京回应 据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当地时间18日发布的一段采访视频,当被问及“俄罗斯需要什么样的特别军事行动结果”时,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当前俄罗斯拥有了足够的力量和手段,能够将始于2022年的特别军事行动推进至符合俄罗斯需要的合理结局。 普京认为,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需要达成的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消除…

    2025年5月18日
    5600
  • 山姆上架好丽友,中产不干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山农下山,作者:山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 我媳妇现在不敢随便夸山姆的选品。 她的嘴好像开过光。只要是被她夸过的,隔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山姆总是会把它们下架,取而代之的是“MM”系列。 这样换来换去的次数多了,我媳妇的购物模式变得越发“激进”。今年夏天,她喜欢上一款日本进口的绿茶饮料,下单两次后,山姆又显示断货。她懊恼了好一阵儿,好在没…

    2025年7月13日
    1200
  • 资本与情绪共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头图来自:AI生成 参加线下活动,刚坐下,几个朋友聊起泡泡玛特。 一位看起来年纪稍长的朋友说:这玩意儿,义乌工厂九块九包邮,年轻人还抢着买,这不是被割韭菜是什么?语气里带着点“我比他们清醒”的理性。 另一边,一个零零后小伙伴说:我插一句,这可是电子茅台。运气好抽中个隐藏款,转手一卖,价格能翻好几倍。 两种声音,像极两…

    2025年6月18日
    3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