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
在瓶装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今麦郎与娃哈哈因代工合作再度成为行业焦点。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两家企业的深度绑定,更凸显了包装水市场中成本、价格与渠道的复杂博弈。
5月16日,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公开回应为娃哈哈代工一事,称去年上半年由于市场需求激增,娃哈哈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代工厂,最终选择了今麦郎。然而,对于“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的争议,范现国并未正面回应。
范现国同时坦言,今麦郎水饮业务利润微薄。以终端售价1元的蓝标水为例,整包出厂价为10元(24瓶),单瓶出厂价仅为0.4元,净利润仅2分钱。尽管如此,蓝标水每年产量超过100亿瓶,年净利仍达到2个多亿,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显著优势。
包装水是今麦郎近年来的战略重点。其官网显示,旗下品牌涵盖蓝标、凉白开与今矿三大系列,分别覆盖1元、2元和3元价格带。此外,公司还布局果茶、冷萃茶、苏打水等多元化饮品品类。然而,作为非上市公司,今麦郎的具体市场份额只能通过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数据窥探一二。
根据范现国披露的数据,蓝标水年销售额约为40亿元,凉白开则高达100亿元。若暂不考虑2023年推出的高端品牌今矿,今麦郎包装水总销售额约在140亿元左右。然而,在灼识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排名中,前五名分别为农夫山泉(507亿元)、怡宝(396亿元)、百岁山(132亿元)、娃哈哈(120亿元)与康师傅(105亿元)。从零售总额来看,今麦郎并未进入前列。
市场份额方面,中国瓶装水行业集中度极高。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康师傅、娃哈哈、百岁山与冰露六家头部企业合计占据超80%的市场份额,而今麦郎仅以2.3%的占比位列第七。这表明,尽管今麦郎在低线市场表现突出,但整体竞争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盈利能力来看,今麦郎或许已将成本压缩至行业极限。对比农夫山泉的数据,国金证券曾测算其红瓶天然水每瓶利润约0.44元,绿瓶水每瓶利润约0.16-0.3元。即使不考虑成本变化,农夫山泉的单瓶利润仍远高于今麦郎的2分钱。这种差距背后,反映了两者在品牌溢价与渠道掌控上的差异。
低价策略一直是今麦郎的核心竞争力。蓝标水以1元的价格切入市场,直接冲击了传统2元水的价格带,尤其是在三线以下城市,与娃哈哈形成直接竞争。然而,随着主要品牌在2022年掀起价格战,今麦郎的低价优势逐渐被削弱。例如,农夫山泉绿瓶水在部分渠道降至9.9元/12瓶,康师傅的“喝开水”单价甚至低于凉白开,进一步压缩了今麦郎的生存空间。
此外,今麦郎在品牌心智与渠道建设上也面临挑战。自“熟水”概念推出后,公司尚未打造出新的爆款单品,营销活动也缺乏亮点。而在乡镇农村市场,今麦郎需要直面娃哈哈这一强劲对手,双方均拥有超过300万的终端网点。一位江苏经销商表示,今麦郎的水类产品相对好卖,但饮料表现平平。
值得注意的是,今麦郎引以为傲的“四合一”深度分销模式近年来传出调整信号。该模式通过赋予经销商更大权力,结合跑店业务员的精细化管理,确保公司在下沉市场的高覆盖率。然而,随着人海战术的成本攀升,叠加公司利润承压,“四合一”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尽管官方尚未对此作出回应,但内部高层已鲜少提及这一战略。
面对营收下滑的压力,今麦郎亟需一场创新变革。根据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榜单,2023年公司营收为165.7亿元,较2020-2021年的240亿元以上水平明显回落。如何突破价格战泥潭,重塑品牌形象,并优化渠道效率,将成为今麦郎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