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讯(记者 郭辉)中芯国际发布一季度历史同期最佳业绩,收入增长接近三成,归母净利润实现超过160%的成长。但由于收入增长不及此前发布业绩指引,受到市场质疑。今日开盘后,中芯国际A股股价低迷,跌超4%,港股一度跌逾7.7%。
在中芯国际今日盘前举行的业绩会上,该公司联合CEO赵海军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国际形势变化引起的客户提拉出货,国内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等政策推动的大宗类产品需求上升,以及工业与汽车产业触底补货。不过,由于一季度出现引起生产性波动的突发事件,公司收入增长未及预期,并且影响还将延续至第二季度。
Q1突发良率波动 预计影响将延续至Q2
在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整体出货量折合8英寸229万片,环比增长15%。
根据中芯国际此前给出的业绩指引,2025年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预计在6%至8%。而实际环比增长仅为1.8%。
赵海军对一季度收入增长未及预期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工厂出现生产性波动,使得一季度后半期平均销售单价下降。
赵海军进一步解释,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业绩会之后,中芯国际厂务在年度维修时出现突发情况,影响了产品的工艺精度和成品率问题;同时,中芯国际在设备验证过程中,发现部分设备性能和工艺表现需要改进,导致产品良率波动。
从财报数据来看,上述事件也直接引发中芯国际一季度平均销售价格降低、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研发投入减少等系列连锁反应。
产能方面,据介绍,由于一季度客户急单较多,中芯国际为将更多产能规划进入生产当中用以支持客户快速出货,12英寸及8英寸产能利用率均有提升,Q1整体的产能利用率环比增加4.1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研发及晶圆测试速度受到一定制约”。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研究及开发支出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2.17亿美元,减少至1.49亿美元。不过赵海军也表示,随着公司产能的持续释放,未来研发投入会恢复。中芯国际此前坚持将营收的8%至10%用于研发投入。
另外,在一季度发现产线问题后,中芯国际在处理受影响晶圆、与客户协商出货时,为打消客户顾虑,选择在接收端下调产品价格,进而对ASP(平均销售均价)及营业额产生影响。
不过赵海军强调,上述事件系单一事件,对公司而言实际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影响预计延续到未来四到五个月(即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前半期),后续需要一定时间将产线晶圆质量及成品率交付至最高标准。
手机客户Q3或下调备货目标
在价格策略上,赵海军表示中芯国际将依然保持稳健,不会主动降价去争取订单,走向基本与同行相当。但与此同时,赵海军称当前也能够看到代工业内价格出现下降趋势。
对于当前不同市场应用的需求变化,赵海军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表示,此前市场预计智能手机、电脑都会有很大成长,下游客户备货较多。
但据中芯国际在今年5月份观察,年初行业对手机的总出货量目标设定过高,预计将得到修正,Q3可能出现客户备货目标的下调;PC产品销售平稳但缺乏大幅成长,下游备货情况已经差不多(完成),只有公司下调价格,客户才有进一步备货意愿,否则订单量会下降;电视、平板电脑在内的面板整体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以上因素对代工行业形成价格下行压力。
在平台方面,赵海军表示,在广泛温和复苏的市场环境下,BCD、MCU、特殊存储器需求旺盛,总体收入环比增长两成左右;在高压驱动、HV-CMOS领域,受限于产能,应用在40nm、28nm的AMOLED小屏显示驱动平台供不应求;在图像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方面,为更好满足新产品要求,中芯国际加大了技术平台部署与产能建设。
回应关税影响 客户提前拉货带来订单增量
赵海军表示,在今年新的市场因素出现后,二季度基本面相比一季度没有太大变化,客户都在沉着应对,公司产能利用率继续保持饱满状态。公司已经看到各行业,包括工业与汽车领域触底反弹的积极信号,产业链在地化转换也继续走强,更多晶圆代工需求回流本土,市场在经历关税政策变化等引发的焦虑。
“关税政策出台后,中芯国际进行内部测算,并与供应商、国内外客户做了深入交流,政府也与工业界密切交流,实际上对行业的直接影响非常小,影响小过一个百分点。”赵海军表示,由于部分关税能够得到免除并且形成了多元化供应,半导体行业代工厂在采购层面可以吸收掉关税影响。
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下游客户希望在加税之前储备未来的库存。赵海军表示,这部分需求确实在今年增加了一些订单,但总体来说对中芯国际的影响并不大,至少今年下半年和来年的销售不会受到影响。据其分析称,主要原因是中芯国际产能饱满,目前没有太大增量,同时也有海运、空运等工具的运输能力限制。“拉货本身带来了订单的增长和稳定性,但不会是中芯当前营业额的最主要部分。”
在接下来,“关税政策是否硬着陆、市场刺激和基建库存是否透支了未来需求,以及大宗商品需求是否在新关税引起的价格上涨后衰退,都值得关注。”赵海军表示。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科创板日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