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改善基本面,多家公司有望“摘星脱帽”!

年报季落幕,一些风险警示公司通过聚焦主业、内控整改、破产重整、融资重组等方式改善基本面,多元路径化解退市或其他风险。

记者了解到,预计32家上市公司将在5月底前撤销风险警示,实现风险化解与质量提升。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上市公司撤销风险警示是新征程的起点,后续更需将发展重心聚焦于夯实主业,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与投资者回报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健长远发展。

“摘星脱帽”进行时

5月6日,河南新宁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新宁”变更为“新宁物流”,股票代码和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不变。

这是近期以来,上市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已经有天创时尚、文投控股、理工导航等20余家上市公司“摘星脱帽”,另有*ST科新、ST九芝、*ST东园等14家公司在披露2024年年报的同时提交了撤销风险警示的申请,后续将依规推进“摘星脱帽”流程。

从风险化解策略来看,这些公司通过聚焦主业、内控整改、破产重整、融资重组等方式改善基本面,通过出清与救助并举,实现风险化解与质量提升。

聚焦主业练好内功,提升内控质量是上市公司“摘星脱帽”的关键。北京理工导航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2023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为化解潜在的退市危机,公司通过“技术攻坚+市场突破”发力,2024年度实现营收1.71亿元,同比增长685.63%,净利润同比减亏79.90%,已不再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5月6日股票简称已经由“*ST导航”变更为“理工导航”。

又如河南新宁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达标、审计意见合规是该公司成功“摘帽”的关键。根据公告,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新宁物流2024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对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尽管新宁物流2024年度净利润仍为负值,但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已经转正为2.01亿元,已摆脱净资产为负值的困境。新宁物流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公司物流主业具备持续经营基础,该公司“摘帽”成功。

多举措化解风险

从资不抵债到“摘星脱帽”,不少上市公司扭转乾坤的关键在于重整事项的顺利推进。

以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数据显示,2023年末,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为-8.15亿元,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63亿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28.74亿元。因偿债能力弱且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该公司在2023年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

2024年,*ST汉马积极自救,推进司法重整程序,通过引入重整投资人,取得17.65亿元重整投资款,并通过债转股及留债等方式有效化解债务危机,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期末净资产由2023年的-8.15亿元转正至32.98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5.86%,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持续经营能力得到一定改善。根据公司公告,*ST汉马股票自4月18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公司简称变更为“汉马科技”。

另一家正在申请“摘星脱帽”的企业——*ST合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9亿元。净利润由亏转盈的主要原因为公司通过重整程序进行了债务重组及资产剥离,实现重整收益。报告期内公司净资产达18.56亿元,随着净资产的转正和生产经营步入正轨,公司已提出“摘星脱帽”申请。

田利辉表示,“摘星脱帽”公司不断增加,意味着更多上市公司正从被动清理风险向主动强化治理、提升经营绩效转变,预计将有更多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夯实主业、改善经营业绩实现风险化解,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

合理看待“摘星脱帽”

“摘星脱帽”案例的不断落地,是上市公司从被动出清转向主动提质增效的重要体现。在《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抓住政策机遇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通过多重手段,实现公司质量整体向好。

但“摘星脱帽”并不意味着风险完全出清,撤销风险警示主要表明企业面临的特定风险情形得到阶段性化解,并非“一劳永逸”解决公司的全部问题。田利辉建议,相关企业需要积极主动采取符合市场趋势和企业实际的应对措施,一方面要持续提升经营能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强化财务管理,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负债水平,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根据规则,*ST和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其中,ST为“其他风险警示”,不会直接退市。对于存在严重问题和风险的公司,前期大多已通过立案公告、责令改正措施、财务信息披露等方式多次反复提示。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需综合判断公司基本面和风险化解进展等情况,不宜盲目追逐“摘星脱帽”概念。

来源:证券时报官微

责编:谢伊岚

校对:廖胜超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0024.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7日 下午5:11
下一篇 2025年5月7日 下午5:12

相关推荐

  • 蚂蚁财富向耀才证券发起要约收购!

    又一起券商收购案。 4月25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耀才证券公告称,上海云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子公司,以每股3.28港元的价格向耀才证券发起要约收购,上海云进同时是互联网理财平台蚂蚁财富的股东。 公告显示,蚂蚁财富坚定看好中国内地经济和香港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看好科技与财富管理结合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有观点认为,这一交易有望助力香港资本市场长期发展,与行…

    2025年4月26日
    6200
  • 硬科技投向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 曝Manus母公司完成超5亿美元融资

    本周硬科技领域投融资重要消息包括:七部门: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上海:给予商业火箭、卫星等产品研制最高达3亿元资金补贴;马斯克旗下XAI公司计划融资约200亿美元。 中共中央政治局: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 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培育壮…

    2025年4月27日
    4200
  • 上海车展见证中外企业“双向奔赴”:跨国车企深耕中国市场 国产供应链企业加速走向全球

    4月26日讯(记者 唐植潇) 在智能电动化加速演进的大潮中,上海车展除了成为各大车企首发新车型的舞台,更成为跨国车企布局全球创新链条的重要节点。 一方面,奔驰、大众、宝马、福特等跨国车企纷纷展示与中国本土供应链企业的深度协作成果:从智能座舱到高阶辅助驾驶,从电驱动系统到大语言模型集成,技术融合全面提速。 另一方面,国产供应链企业加速走向全球市场。宁德时代、黑…

    2025年4月26日
    6600
  • 刚刚,特朗普签了!关税,新变化!

    美国的关税政策,又有新变化! 当地时间周二,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进口汽车将免于再被征收铝和钢的单独关税,以避免征收重叠关税产生的累积效应。 另外,特朗普还签署公告,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在美国组装汽车的汽车生产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同一天,特朗普在密歇根州的一场集会上再次抨击美联储,声称“我们拥有一个表现并不好的美联储人士”。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美国…

    2025年4月30日
    2600
  • 吴清: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人民财讯5月7日电,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全力巩固市场维稳向好的势头,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风险攻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来源:人民财讯 责编:谢伊岚 校对:廖胜超

    2025年5月7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