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
4月28日,康恩贝(600572)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下降7.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滑12.34%,呈现“营利双降”态势。
康恩贝在财报中解释,营收下滑主要受呼吸系统及抗感染类产品销量下降影响。分业务板块看,中药全品类收入8.84亿元,同比下降4.96%;特色化学药收入6.29亿元,降幅达14.01%;唯一增长板块为健康消费品,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4.37%。
根据康恩贝日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去年该公司营收65.15亿元,同比减少3.23%;归母净利润6.22亿元,虽同比增长5.21%,但扣非净利润5.16亿元,同比下降6.77%。公司曾指出,消化道和呼吸系统用药收入减少是主因。
近五年财务数据显示,康恩贝营收总体稳定在60亿元规模:2020年至2024年分别为59.09亿元、61.51亿元、60亿元、67.33亿元和65.15亿元;扣非净利润从不足1亿元提升至5亿元。2023年曾是业绩高点,但此后增长动力不足。
历史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因核心产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被调出医保目录,康恩贝对贵州拜特降进行了超7亿元的计提商誉、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造成公司业绩在当年出现亏损。
作为国内知名药企,康恩贝拥有170个医保目录产品和17个年销售额过亿的品牌,如肠炎宁系列(2023年销售破12亿元)、汉防己甲素片(2024年超3亿元)等。但其产品结构存在隐忧:一方面,该公司的诸多中成药产品并不缺同类竞品,高市场占有率也依赖持续的市场推广。自2020年起,企业的年销售费用基本都在20亿元规模,在药企之中不算少。另一方面,随着集采常态化,康恩贝的累计集采中选产品也不少。这些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此外,该公司的创新药较薄弱,长期可能影响企业竞争力。
另外,康恩贝的高管人员近一年也变动频频。
2024年8月,创始人胡季强卸任董事长;同年12月,原总裁罗国良退休,由董事长姜毅兼任总裁;2025年4月,姜毅辞去总裁职务,由跨国药企背景的周璠接任。周璠曾任职默沙东、拜耳等跨国药企,其能否带领康恩贝突破瓶颈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一季度末,浙江省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持有康恩贝22.99%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行业政策变革与内部管理层调整的双重挑战下,康恩贝亟需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创新力以重振增长。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读创,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