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币等ETF获批概率超 95%,美股加密概念股与 XBIT 最新买股票同步升温

消费 作者: 发布于 2025-08-04 6 0

8 月 1 日讯,美国 SEC 近期的一系列操作正在为加密市场注入强劲动力,这不仅搅动着加密货币市场,也给相关股票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

  BOSS Wallet 8 月 1 日讯,美国 SEC 近期的一系列操作正在为加密市场注入强劲动力,这不仅搅动着加密货币市场,也给相关股票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对于想借这波行情买股票的人来说,找准方向至关重要。SEC 正式放行加密 ETP 的实物申购与赎回机制,同时通用加密 ETP 上市标准有望在 60 天内落地,这一消息预示着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市场的融合加速。数据显示,仅消息公布后 3 天,美股加密概念股平均涨幅就达 8.7%,而 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平台的用户新增量也同步上涨 12%,足见市场对这一政策红利的积极反应。

  要理解这波机遇,首先得弄清楚 SEC 这波操作的核心影响。此前,比特币与以太坊现货 ETF 采用现金申赎机制,流程繁琐、成本高企且结算存在延迟,据测算交易成本比实物模式高出 30%-50%。而实物申赎机制的放开,大幅提升了交易效率,这无疑会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场。更重要的是,通用上市标准的呼之欲出,终结了此前 “一币一审” 的繁琐流程,莱特币、Solana、XRP 等热门币种的 ETF 获批概率已高达 95%。这意味着加密资产正被更深度地纳入传统金融体系,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了广阔的业务空间。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平台迅速调整了热门币种的交易对深度,其中 Solana/USDT 交易对的 24 小时成交量较此前增长 23%,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交易热潮,为用户抓住行情提供了有力支持。对打算买股票的投资者而言,这些变化背后的机会值得深挖。

  BOSS Wallet 报道,在这波红利中,加密交易所概念股表现尤为突出,其中 Coinbase(COIN)更是首当其冲。新规明确,若某加密货币在 CFTC 监管的交易所(如 Coinbase 衍生品平台)有 6 个月以上期货交易记录,便能满足 ETF 上市条件。目前,Coinbase 衍生品交易所已上线 17 种加密资产的期货,相当于手握 “山寨币 ETF 通行证”。近期,COIN 的股价已悄然上涨 15%,而 XBIT.Exchange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凭借其独特的去中心化优势,在市场格局变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无需 KYC,用户无需提交任何个人身份信息,省去了繁琐的验证流程,能快速开启交易;且无封控、无审核,用户的交易行为不会受到无端限制,资产流动更加自由;更关键的是私钥自管,用户完全掌控自己的资产。对于买股票的人来说,这类与加密市场紧密相关的平台动态能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除了加密交易所,传统金融机构也不容忽视。像 Grayscale 的母公司 Digital Currency Group(相关概念股值得关注)、VanEck、Fidelity 等机构,早已布局多个山寨币 ETF 的申请,一旦产品获批,管理费、托管费等收入将大幅增加。特别是富达(FIS)这类综合型资管公司,有望获得 “双 buff” 加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XBIT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其平台数据显示,关注传统金融机构加密业务动态的用户占比已达 67%,为此平台专门增设了 “机构加密布局” 资讯板块,日均更新 5 - 8 条相关动态,帮助用户及时掌握市场风向,成为不少投资者进行加密资产交易和获取跨市场信息的重要选择。

  据 BOSS 钱包 APP 数据,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商同样潜力巨大。ETF 上市后,链上监控、资产托管等环节需求激增。以 MicroStrategy(MSTR)为例,随着 ETF 规模扩大,其加密资产追踪业务量必然增长。而 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针对链上数据监控开发了专属工具,能实时追踪莱特币、Solana 等热门币种的链上资金流向,数据更新频率达每秒 1 次,为用户判断币种走势和关联股票投资机会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平台数据显示,使用该工具的用户,其交易决策准确率较普通用户高出 18%。XBIT始终认为,技术是平台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投资者需重点关注9-10月莱特币等ETF获批期及60天内通用上市标准落地期,同时注意加密市场波动较大,关联股票亦随之起伏,XBIT风险提示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加密概念股波动率达23.5%,为大盘的3倍,提醒投资者应理性操作、小仓位试错。美国加密ETF的松绑是行业关键转折点,对币圈投资者而言,关注美股财报中“加密业务占比”十分重要。XBIT将持续跟踪 ETF 获批进度和关联股票动态,并依托其深度数据挖掘能力与实时信息推送机制,为投资者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市场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供稿,版权归其所有。刊发此文旨在信息传递,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若涉及内容、版权等事宜,请联系供稿方。本网对内容准确性、真实性等不作保证,请读者自行核实。对于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评论区

0 条评论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