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11时,上海浦东新区内河水位已通过多座水闸的调度,成功预降至2.4米以下,标志着该区域在应对台风竹节草期间的防洪排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确保城市安全,浦东新区已全面启动防汛应急机制,各部门协同作战,全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自7月28日10时起,浦东新区水利中心便要求各引水口门停止引水,排水口门持续排水,以降低内河水位。截至7月29日11时,已有15座水闸参与排水工作,累计排水时间达62.78小时,排水量高达1976.05万立方米。这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内河水位上涨的压力,为后续可能的强降雨做好了准备。
与此同时,浦东新区还采取了多项配套措施,确保防汛工作的全面性与高效性。市政雨水泵站已启动管道预抽空措施,为暴雨期间的积水排放腾出空间。堤防部门也加强了对堤防的巡护检查,并提前关闭了各类防潮闸门,防止海水倒灌。此外,浦东新区还储备了充足的防汛物资,包括编织袋、木桩、水泵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在人员转移安置方面,浦东新区拟启用116个集中安置点,计划集中安置近1.5万人。根据市防汛指挥部的要求,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将于7月30日上午9时前完成。奉贤区等地也已着手开展撤离人员的安置工作,各街镇及相关成员正积极组织居民撤离,确保人员安全转移。
为应对台风带来的影响,浦东新区已组建了6支共计200余人的防汛抢险队伍,随时待命。这些队伍负责沿海主海塘、沿江防汛墙的检查与维护,确保防潮防风措施到位。同时,绿化林业部门也对树木进行了绑扎加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汛期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浦东新区的内河水位调控能力较强,常水位一般控制在2.5~2.8米之间,而预降水位则设定为2.00米。这一科学的水位管理策略,不仅有助于缓解台风期间的内涝问题,也为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保障。
随着台风竹节草的逼近,上海各地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截至7月29日19时,临港新片区范围内内河最高水位已降至2.38米,显示出浦东新区在防台防汛工作中的高效应对。未来几天,相关部门将继续密切监测水位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确保城市安全无虞。
使用手机扫码完成支付
评论区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