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计划避险转移11万人】近日,上海浦东新区进入全面战备状态。随着第8号台风“竹节草”逼近,这座中国最繁忙的国际化城区正以超常规力度应对极端天气挑战。截至当日上午9时,全区已完成11万人的避险转移工作,3.3万抢险人员、116个集中安置点、1976万立方米预降水量……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一场关乎百万市民生命安全的城市保卫战。“竹节草”的路径预测牵动着整座城市的神经。根据气象部门最新研判,台风存在两种可能路径:一是30日傍晚登陆奉贤-浦东南部沿海,二是擦过舟山群岛后转向江苏启东。无论哪种走向,浦东都将直面风暴潮三重叠加的严峻考验。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浦东新区展现出惊人的组织动员能力。全区共启用集中安置点116个,分散安置点600余处,形成“中心辐射+网格覆盖”的安置网络。在临港新城的司机之家安置点,2000张床位整齐排列,医疗、饮食、安保等12类服务全部到位;在张江科学城的社区中心,志愿者正为转移群众发放应急物资包,内含手电筒、矿泉水、压缩饼干等18项必需品。“工地是转移工作的重中之重。”浦东新区建交委负责人介绍,全区94133名建筑工人由企业主体
上海浦东计划避险转移11万人
【上海浦东计划避险转移11万人】近日,上海浦东新区进入全面战备状态。随着第8号台风“竹节草”逼近,这座中国最繁忙的国际化城区正以超常规力度应对极端天气挑战。截至当日上午9时,全区已完成11万人的避险转移工作,3.3万抢险人员、116个集中安置点、1976万立方米预降水量……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一场关乎百万市民生命安全的城市保卫战。“竹节草”的路径预测牵动着整座城市的神经。根据气象部门最新研判,台风存在两种可能路径:一是30日傍晚登陆奉贤-浦东南部沿海,二是擦过舟山群岛后转向江苏启东。无论哪种走向,浦东都将直面风暴潮三重叠加的严峻考验。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浦东新区展现出惊人的组织动员能力。全区共启用集中安置点116个,分散安置点600余处,形成“中心辐射+网格覆盖”的安置网络。在临港新城的司机之家安置点,2000张床位整齐排列,医疗、饮食、安保等12类服务全部到位;在张江科学城的社区中心,志愿者正为转移群众发放应急物资包,内含手电筒、矿泉水、压缩饼干等18项必需品。“工地是转移工作的重中之重。”浦东新区建交委负责人介绍,全区94133名建筑工人由企业主体负责转移,各工地提前36小时启动停工程序。在中建八局某项目现场,2000余名工人携带简单行李,在安保人员引导下有序登上大巴。“虽然工期紧张,但人命关天,我们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项目经理王伟说。面对台风可能带来的特大暴雨,浦东构建起“空天地海”四位一体的防御体系。在水务部门指挥大厅,15座沿江水闸的实时画面显示在大屏上——自28日10时起,这些水闸已趁潮预降内河水位,累计排水1976万立方米,相当于填满8600个标准游泳池。“我们创新采用‘管道预抽空’技术。”市政雨水泵站负责人展示着三维管网模型,通过提前排空地下排水管道,为暴雨积水腾出30%的额外库容。在陆家嘴金融城,智能井盖监测系统实时反馈水位数据,一旦超过警戒值将自动触发强排程序。
科技赋能之下,传统防御手段也在升级。绿林部门出动无人机对3000余株行道树进行“CT扫描”,精准定位枯枝隐患;市容部门运用AI图像识别技术,24小时内完成全区1.2万块广告牌的安全评估;环卫部门则在低洼路段预置3000个防汛沙袋,形成移动式挡水屏障。
在这场城市保卫战中,3.3万抢险队员构成最坚实的防线。区应急局储备的200人专业救援队伍中,既有能处置危化品泄漏的“特种兵”,也有擅长城市内涝抢排的“水鬼队”;水务部门255支应急队伍配备30辆移动泵车,单台设备每小时可排水1000立方米;社会组织救援队则发挥熟悉地情的优势,对老旧小区、地下空间等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巡查。
“台风天里,我们就是群众的‘定心丸’。”浦东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中队指导员李强说。29日晚,他的队伍在东海农场成功营救被困渔民,又在滴水湖地铁站排除积水隐患。截至30日晨,全区消防队伍已处置各类险情127起,救助被困群众43人。
“竹节草”带来的不仅是风雨考验,更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全面检验。气象预警发布后4小时内,全区4460名干部进岗值守,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教育部门对21个街镇发布停课通知,涉及334所学校28万名学生;交通部门对21处下立交采取封交措施,避免车辆被困;民政部门开放所有救助站,为流浪人员提供临时庇护。
按照市防汛指挥部的最新要求,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必须在 7 月 30 日上午 9 时前完成。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行动,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浦东全区上下一心,各部门紧密协作,基层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地奔走在各个需要转移人员的场所,耐心地告知居民和工人转移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收拾行李,安排交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工作人员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给予了特别的关怀,确保他们能够安全、舒适地抵达安置点。
同时,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在水利方面,开展水位预降、管道预抽空的工作,强化应急救援的处置。全区共预制防汛抢险队伍 2337 支,约 3.3 万人随时待命处置灾情。这些抢险人员如同城市的卫士,时刻准备着在台风来临时冲锋陷阵,为守护城市的安全和市民的生命财产而战。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消防队员、有技术精湛的水电工人、有吃苦耐劳的社区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但此刻却有着共同的使命 —— 守护家园。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上海全市也在积极应对台风 “竹节草”。市防汛指挥部于 29 日 20 时整将防汛防台 IV 级响应行动更新为 III 级响应行动。公安部门部署了整建制力量 2000 余名,投入 2.34 万余名警力开展街面巡防,维护城市的治安秩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社会的稳定。电力部门完成了 865 座变电站、3150 座配电站、2150 条输配电线路巡查检查,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因为在台风期间,电力对于抢险救援、信息传递以及居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通部门对三岛客运 8 条航线停航,苏州河游览全部停航,这是为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发生意外事故。申通集团对全线网 21 条线路,517 座车站落实了防汛应急物资配置与防汛隐患检查,118 支专兼职抢修队 24 小时值守,364 个各专业现场值守点全天候待命,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市通信管理部门加固了通信设施 1358 处,排查风险隐患 457 项,预置保障人员 1459 人,保证通信网络的畅通,让信息能够及时传递,为应急指挥和市民沟通提供保障。上港集团完成了大型机械防风加固 1032 台,关闭防汛闸门 56 座,完成空箱堆垛绑扎 1278 处,保障港口设施的安全。机场集团取消了浦东机场航班 83 架次,调时 121 架次,改航 46 架次,取消虹桥机场航班 52 架次,调时 94 架次,改航 12 架次,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调整航班安排,保障旅客的安全。体育部门调整改期 15 项赛事,避免在台风期间举办户外活动带来安全风险。住建部门在全市启动防汛防台 III 级响应行动后,至昨晚对全市 4628 个房建、市政(非交通类)工地全部实施停工措施,对重点区域的 1100 余个建筑工地组织施工人员避险转移。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担当和能力。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没有在台风的威胁面前退缩,而是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措施,将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单位,从一线工作人员到普通市民,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防御台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不仅是对当下台风威胁的应对,更是对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检验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或许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开发、破坏环境的一种警示。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时,也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让我们的城市和家园更加安全、美好。此次上海浦东计划避险转移 11 万人的行动,是一场守护生命的战斗,也是一次城市凝聚力的彰显。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成功抵御台风 “竹节草” 的侵袭,迎来风雨过后的彩虹。让我们为这座城市的勇敢和担当点赞,也为每一个参与到防御台风行动中的人点赞!
以上就是【上海浦东计划避险转移11万人】相关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佐伊经验网。
使用手机扫码完成支付
评论区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