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晖君带领智元机器人闯入科创板

稚晖君带领智元机器人闯入科创板
作者 | 黄昱

编辑 | 周智宇

两年多前由“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创办的智元机器人,无疑是这波人形机器人热潮中的明星公司;成立短短两年后,年轻的智元机器人火速拿到了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的钥匙,具身智能市场格局将被改写。

7月8日晚,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向外界扔出一颗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以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

据公告,智元机器人至少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其中协议受让29.99%,要约收购33.63%-37%的股份。

本次股份转让价格、要约收购价格均确定为7.78元/股,以此计算,此次智元机器人至少斥资约为21亿元。智元机器人眼下估值约为150亿元,此次收购价格相当于达到其估值的14%。

上纬新材于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涵盖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等领域。去年上纬新材营业收入为14.9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868.14万元,7月8日收盘后总市值约31亿元。

对于正在重金投入研发、资金需求庞大的智元机器人而言,此次大手笔收购难免让人想到是为了“借壳上市”。

不过,智元机器人方面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本次收购为通过“协议转让+主动邀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中的重组上市,不是“借壳上市”。本次收购完成后,智元机器人仍将按照原有战略规划稳步推进。

“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鼓励新质生产力并购重组,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打造具身智能龙头企业。

智元机器人方面指出,在此背景下,特以智元机器人及其创始人团队作为收购方,对科创板上市公司实施控制权收购,旨在为未来注入更多优质资产,同时赋能上市公司内部孵化,加速在若干应用领域的商业化布局落地,进一步推动机器人行业的整合与升级,把握时代机遇,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

本次收购若成功落地,有望成为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新质生产力企业在A股的标志性收购案例,同时也将成为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

更重要的是,此次收购,无疑将为智元机器人扩大融资渠道,助力其在资本市场中占据主动性地位。

伴随着AI大模型浪潮,被视为AI最佳载体的人形机器人似乎驶入了一条快车道,科技巨头纷纷入局,产品迭代迅速。

智元机器人于2023年2月成立,致力以 AI+机器人 的融合创新,打造世界级领先的通用具身机器 产品及应用生态。

彼时AI大模型浪潮来袭,被视为AI最佳载体的人形机器人开始驶入快车道,科技巨头纷纷入局,产品迭代迅速。

尽管如此,智元机器人脱颖而出,成为具身智能赛道最热门的选手之一。首先,这离不开其联合创始人、现任CTO稚晖君(本名:彭志辉)的科技大咖光环。

在创办智元机器人之前,稚晖君通过华为 “天才少年计划” 七轮严格面试加入华为,在华为计算产品线昇腾部门,主要负责 AI 边缘异构计算领域的研究工作。

此外,稚晖君还是B站百大UP主。他曾在B站上发布自制游戏充电宝、钢铁侠机械臂、模块化机械键盘、自动驾驶自行车等等。由于酷爱DIY硬件,因此,稚晖君也被网友称为“野生钢铁侠”。

在稚晖君的带领下,智元机器人已打造了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产品售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部总裁魏强曾表示:“智元机器人是少数能够在本体小脑和大脑全栈自研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通过本体研发关节驱动器、力矩传感器,再通过MRT和AMLO的通信协议构成本体技术平台。同时,小脑部分还有自研感知算法以及Slam、规控算法。这些算法支撑了人形机器人在物理空间进行感知、交互和运动。”

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记录。

与此同时,智元机器人备受资本青睐。成立至今,智元机器人已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领投)、比亚迪(战略投资)、临港集团(国资背景)等。2025年3月腾讯领投的新一轮融资后,智元机器人估值达到150亿元。

到5月,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了智元机器人的新一轮融资,包括上汽在内的多家老股东进行了增资。

资本的持续入局都显示出智元机器人是一家备受看好的公司。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具身智能的产业化进程显著提升。在政策+产业+技术的共同驱动下,具身智能赛道已然百花齐放,其中被视作AI最佳载体的人形机器人更有望在今年迎来量产元年。

根据《2025年具身智能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正在积极布局,已有超100家相关企业,融资总额超过百亿元。其中,服务机器人、智能制造等细分赛道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不过,具身智能资本热潮的背后也存在隐忧,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其存在“泡沫”的质疑。年初有“独角兽猎手”之称的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就掀翻了具身智能的桌子。在他看来,具身智能现在商业路径还不清楚,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称“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

这样一番唱衰的言论无疑给具身智能赛道泼了一盆冷水,但很多投资人对具身智能行业的“泡沫”还是很包容的心态,今年以来,具身智能行业持续不断的融资信息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瑞银证券中国工业分析师王斐丽也表示,下半年,人形机器人投资热度短期会有一点压力,但如果一些龙头公司发布新产品或拿到新订单等,可能又会令大家重新审视这个板块的发展。

当然,具身智能企业和投资者都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王斐丽指出,尽管长期前景无限,但对于未来五年,市场或许需要调低预期。

在她看来,一个关键节点是“电动汽车时刻”,即技术瓶颈被攻克后,销量在5年内从100万台跃升至1000万台的爆发点。对于人形机器人,这个时刻在五年内“不太可能出现”,甚至可能要等到2030年之后。

在此背景下,只有保持持续技术领先、资本支持以及商业化能力的具身智能企业,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通过收购打造多元的资本版图,智元机器人显然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华尔街见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1777.html

(0)
华尔街见闻的头像华尔街见闻
上一篇 2025年7月9日 下午4:07
下一篇 2025年7月9日 下午4:07

相关推荐

  • 验证美国市场资金外流,日本股债4月吸金创纪录

    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投资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日本债券和股票市场,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日本财务省周四发布的初步每周数据,截至4月份,海外投资者已净买入9.64万亿日元(约合675亿美元)的日本债券和股票。这是自1996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二的资金流入了日本债券市场,购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对日本国内股票的买入也达到了两年来的…

    2025年4月24日
    6300
  • 又有内幕交易?特朗普家族任命公布前,两只股票交易量飙升

    特朗普家族入局前神秘暴涨:小型股票交易异动“坐实”内幕交易? 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27日,无人机制造商Unusual Machines在宣布聘请Donald Trump Jr.前的四周内,股价几乎翻了三倍。 此外,今年2月11日,总部位于纽约特朗普大厦的证券和金融科技集团Dominari Holdings在宣布Donald Trump Jr.和Eric T…

    2025年4月18日
    9400
  • A股核能核电板块掀涨停潮,港股中核国际涨幅一度超180%

    5月26日午后,港股中核国际持续拉升,涨幅一度扩大至180%,截至发稿涨幅回落至123.6%。公司自2003年1月6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为中核集团旗下唯一海外铀资源运作平台。 截至发稿,港股中广核矿业涨14%,上海电气涨6%,中广核电力涨4%。 A股方面,核电核能概念持续走强,截至收盘,近20只个股涨停,金利华电、哈焊华通20%涨停,中核科技、…

    2025年5月26日
    3600
  • 美国比特币ETF受热捧,五周净流入90亿美元!黄金遭抛弃

    一场资金大迁移正在华尔街上演!投资者抛弃传统避险之王黄金,涌入比特币。 5月29日,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周内,美国比特币ETF吸引了超过9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其中贝莱德旗下的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流入的规模最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金ETF在同期遭遇了超过28亿美元的资金外流 分析指出,在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削弱对传统避险…

    2025年5月29日
    3800
  • 沙特大打价格战,两大美国页岩油巨头宣布削减资本开支,美国页岩油产量见顶?

    在以沙特为首的OPEC+宣布6月大幅增产,引发油价暴跌之后,美国页岩油巨头宣布削减资本支出。业内警告称美国页岩油产量可能已达峰值。 5月6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美国页岩油巨头Diamondback Energy和Coterra Energy于当地时间5月5日均宣布,将削减2025年资本预算。具体来看: 作为美国最大油田西德克萨斯二叠纪盆地最大生产商之一的D…

    2025年5月6日
    6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