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持续“加仓”中国:向更高端产业升级转变

从在天津投资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到计划将晶圆制造也转移到中国本土,荷兰半导体公司恩智浦,正在用“真金白银”投下对中国市场的信任票。

“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李晓鹤近日在媒体沟通会上,以12字凝练概括了这家半导体巨头近年的发展策略。

恩智浦的战略深耕绝非孤例。伴随我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稳外资相关举措,众多外资企业正积极扩大在华投资版图。从高端制造到消费服务,从传统领域到新兴赛道,外资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看好中国市场潜力、增配中国资产,已成为当前国际资本的主流共识。

经济韧性显现

近1个月,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多家外资机构集体调高了对2025年中国经济的预期。

其中,高盛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得益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维持对中国股票市场“增持”立场。同时,预计未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主题偏好将提升、企业盈利前景改善,外资流入中国股市的力度将增强。摩根士丹利也于近日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和股指目标,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出现了能够引领全球技术竞争的科技领袖。

中国市场受国际资金追捧,本质上是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韧性与潜力的深度认可。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今年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明确“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优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等。

这些政策举措,不仅让外资机构坚定增配中国资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加码投资。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外商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作为一家在华深耕50余年的粮食贸易加工企业,路易达孚集团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

路易达孚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高启认为,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承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及庞大而充满活力的消费市场,为全球贸易创造了巨大机遇。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

多家外资企业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其加码在华投资布局,既锚定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与消费潜力,更看重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及新能源领域迸发的创新动能。

李晓鹤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中国市场占据了恩智浦三分之一的销售额。对恩智浦而言,这里不仅拥有长足发展的市场,还引领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在中国深入本土化,更利于保障恩智浦在全球的竞争力。

“中国工业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8%,汽车市场达到10%以上。更重要的是,过去这些年,我们在中国看到了很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比如现在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量占全球70%,76%的电池在中国生产,全球最大机器人企业中的56%在中国。”

李晓鹤表示,过去半导体行业的增长受益于移动终端的发展,从2020年开始,云端人工智能的发展,成为驱动半导体行业市场容量扩大的核心因素,很多先进的技术都在中国市场率先实现有效落地,恩智浦加码在中国的投资,核心也是希望以此保障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恩智浦大中华区汽车电子市场总监周翔透露,公司正在中国选一家晶圆厂作为合作伙伴,计划将公司产品从晶圆到封装测试全部在中国市场打造出来。

“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不仅是恩智浦的战略决策,也是很多外资企业扎根中国的路径选择。

2024年,宝马集团宣布增资200亿元用于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此前的两年时间,宝马集团已经在公司位于沈阳的生产基地投资了250亿元;大众汽车集团也在2024年,即公司进入中国市场40周年之际,投资25亿欧元(约合212亿元人民币)拓展其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梅赛德斯-奔驰同样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在中国落地。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透露,今年一季度,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对70家会员企业进行调研,近70%明确在2025年及今后会加大对华投资,其中有超过78%的企业重点投资将聚焦在研发领域。

不只德系企业加强在华投资和本土生产、研发,近期,雷克萨斯的新能源项目也在上海正式动工。据悉,这是近年来日企在华的最大投资项目之一。

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的电动化进程,将深刻影响雷克萨斯的转型轨迹。该项目将实现雷克萨斯品牌在中国从纯进口到本土化生产的转变,也将让雷克萨斯更加适应全球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化。

引力渐强、领域渐宽

7月5日,全球规模最大、中国首座乐高乐园——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正式开门迎客。乐高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是乐高重要的增长市场,上海乐高是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步。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渐强,外资流入的领域也在逐渐丰富,从半导体、汽车等先进制造业辐射至文娱、消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特别是在那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外资流入的趋势已非常显着。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4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46%、74.9%、59.2%、20%。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一部分跨国公司正在调整在华投资规模和业务,主动顺应国内产业升级趋势,比如部分企业关闭了诸如手机、家电、电脑等产线,新增了新型显示、新能源电池等高技术产品的生产线,并扩大在华研发中心的投资。

这意味着,投资中国的行业不仅在广度上有所拓宽,还开始向更高端的产业升级转变。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分析称,随着中国加快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外资流入的重要领域。

来源:证券时报官微

责编:谢伊岚

校对:李凌锋

点击参与由怀新投资、券商中国、联合发起的“券中实盘交易大赛”,与优秀投资者共舞。

外企持续“加仓”中国:向更高端产业升级转变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1331.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7日 下午5:19
下一篇 2025年7月7日 下午5:20

相关推荐

  • 刚刚,2019年以来第100只10倍股诞生!

    今日(6月9日),中润资源一度涨至9.8元/股,股价创出2018年以来新高。截至收盘,该股报9.45元/股,上涨5.94%。 值得一提的是,该股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即完成10倍之旅:2024年7月11日,该股最低价仅为0.89元/股。按照2019年以来期间低点至高点计算,中润资源最大涨幅已超10倍。 在这100只10倍股中,减肥药龙头常山药业今日股价创出历史新…

    2025年6月9日
    4100
  • 最高10亿元,这些公司将大手笔回购

    4月29日早盘,市场主要指数集体低开后震荡走高,沪指一度翻红。 盘面上,PEEK材料概念涨超7%,聚赛龙、新瀚新材等20%涨停,富恒新材、华密新材等涨超10%,中欣氟材、沃特股份等10%涨停。 染料概念涨超3%,蓝丰生化涨停,联合化学、建新股份等涨超7%。 POE胶膜、碳纤维、减速器等概念均涨超2%,位居概念板块涨幅榜前列。 从个股来看,随着年报披露进入尾声…

    2025年4月29日
    8700
  • 机构:5月手机面板价格分化趋势延续

    【机构:5月手机面板价格分化趋势延续】14日讯,CINNO Research发布报告称,进入5月,手机面板价格延续分化趋势。a-Si面板方面,品牌需求持续增长,叠加平板、笔记本电脑类产品的需求良好,主力产线均保持满产状态。市场回暖呈现量价齐升态势。LTPS产线由于车载显示需求的持续增长而维持高稼动率运转。但在AMOLED方面,受国内手机品牌本年度产品策略调整…

    2025年5月15日
    2500
  • 从一滴油到万物生,舟山“链”成世界级石化集群

    舟山被誉为千岛之城,与宁波隔海相望。伴随着舟山跨海大桥的通车,天堑变通途。至此,这座海岛之城,彻底告别了“非舟楫不相往来”的历史。 四面临海的舟山,远洋渔业和造船业曾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如今已被石化产业取而代之。而这一切,源自舟山鱼山岛浙石化4000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成投产。 自2017年以来,一座世界级的炼化一体化工厂在这里拔地而起,小渔村蜕变成举世…

    2025年4月29日
    4500
  • 上交所召开专题座谈会!股权投资机构“心气”大振奋大提升

    上交所正加快推动科创板“1+6”改革落地见效! 继此前召开保荐机构座谈会后,上交所近日在上海、北京等地又召开多场专题座谈会,与头部股权投资机构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答市场疑问。 上交所表示,此举旨在加强科创板改革“1+6”政策的市场宣贯,加快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构建更有利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股权投资机构是科创板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

    2025年7月5日
    1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