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美团加码,新零售巷战再起

京东、美团加码,新零售巷战再起
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周智宇

外卖大战的硝烟还很浓烈,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大厂已在另一条“高频刚需”的战线上重兵集结——生鲜

近期,京东七鲜与美团小象超市纷纷加速线下开店,这标志着一度偃旗息鼓的“新零售”概念,正卷土重来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京东计划在年底前完成京东七鲜在京津地区的全覆盖。

与几年前相比,如今生鲜零售市场的局面已然不同:一方面,消费者在线上购买生鲜的心智已经养成 ;另一方面,各家重金投入的“30分钟送万物”即时零售网络,为线上线下的高效协同铺平了道路 。

更关键的催化剂在于,先行者盒马经过九年探索,终于传出实现全年盈利的捷报 。这证明了“仓店一体”的生鲜新零售是一门可以赚钱的生意,为后来者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

因此,如今看到的线下开店潮,其内涵远比几年前丰富。这些门店是销售渠道,更是集体验、仓储、履约于一体的效率节点,是平台们应对“流量焦虑”、重构电商逻辑的关键一环 。

当线上与线下不再是二选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零售变革,或许才刚刚开始。

大厂生鲜,加速线下

在其他品类都趋于稳定之后,这几年,大厂的很大一部分竞争叙事都是围绕高频刚需的外卖、生鲜来展开。

最近,不少人发现,在京津冀的不少大型商场中,有店铺立起围挡,称京东七鲜即将入驻。

另有市场人士透露,当前京东七鲜已与天津嘉里汇成功签约,即将在天津再添一家商场门店。同时,京东还将在北京、河北等地的核心商圈布局京东七鲜线下门店。目前的选址已经包含北京西红门荟聚、北京望京凯德MALL、石家庄裕华万达等区域核心商圈。

京东内部人士向华尔街见闻证实了这一消息。

京东七鲜相关负责人表示:“华北是七鲜的重点战略市场,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年底前完成京津地区全覆盖。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持续提升服务范围和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又好又快又便宜的购物体验。”

此前,京东也曾在财报中明确表示七鲜今年将加速推动“1+N”模式在华北区域落地生根。

所谓的“1+N”模式,“1”代表的是中心店,扮演着体验与枢纽的双重角色。这一门店在选址上聚焦核心商圈,如北京望京凯德MALL、天津嘉里汇,单店面积可超600平方米,可容纳6000+个SKU。

在功能上,中心店兼具商品展示、热食现制、自提点及区域供应链枢纽功能;也可以成为用户“先尝后买”体验区,增强信任感,让用户对于自己线上购买的商品有着切实的质量预期。

“N”则代表的是卫星小店,这类小店成本较低,同样是高效履约节点的组成。在布局上,卫星小店一般以中心店为圆心,3公里半径内密集铺设,单仓面积约200-300㎡,专注分拣与配送。这类卫星小店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经营效率。

在对生鲜超市加码线下的同时,进入外卖之后,京东也在尝试七鲜与外卖方面的连接。

6月18日,京东在哈尔滨落地首座 “七鲜美食MALL” ,引入秋林格瓦斯、老厨家等本地老字号,以及六必居、肆月河豚等哈尔滨首店品牌。按照京东的说法,这是首个配备100%后厨直播系统纯餐饮业态,可与京东外卖千万级订单量形成协同,给用户形成一种“所见即所得”的心智。

当时,京东CEO许冉就表示,外卖等这些高频的业务,可以反哺低频消费,也可以提高即时零售的频次。

在生鲜方面加码线下的大厂,还有美团。今年4月,市场消息称美团旗下的生鲜即时零售品牌小象超市也在加码线下,店型的探索方向起初对标盒马旗下的社区店品牌“盒马NB”。

随着近期美团对优选业务作出优化调整,小象超市更是成为美团在即时零售方面的关键业务。美团也高调宣布,小象超市将继续扩大覆盖区域,逐步拓展到所有一二线城市。

一位为小象超市网招分拣员等岗位的人士向华尔街见闻表示,目前合肥等城市已经开始预热了,预计9-10月正式进入。

华尔街见闻发现,美团招聘官网上关于小象超市的招聘岗位有超200个,包含选址拓展经理等岗位,还有工程筹建类岗位,包含空间设计方向、门店拓展方向等;而在招聘平台,小象超市储备店长的岗位也在招聘当中。

随着京东七鲜和小象超市的加码,生鲜超市这一市场,又热闹起来了。

重返线下,盯上盒马

在这一波重回线下之前,小象超市已经阔别线下已经有5年了。

三家上一轮在线下相遇,还得从阿里创始人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后说起。当时,在生鲜领域,阿里以盒马为抓手,实践新零售,这一举措让行业蠢蠢欲动。

经过2017年的酝酿与思考,2018年初,三家的线上线下协同的生鲜生意,变得更加火热。那一年,美团“掌鱼生鲜”升级为“小象生鲜”,在北京、无锡、常州共开出7家门店。同年初,京东开出的首家线下生鲜超市7FRESH正式营业。

然而,之后几年的现实困境却让新零售备受市场怀疑。当时,外卖才崛起几年,“30分钟送万物”的基础设施没有形成,用户并没有形成在线上买生鲜产品的消费习惯,单靠线下门店的流量难以让生意高效运转起来。

仅仅火热了一年多之后,2019年,生鲜电商的至暗时刻就来了。小象超市们并没有如期等来扩张,而是开始关闭线下门店,当年,小象超市关闭了在无锡、常州的5家门店。

后来随着疫情袭来,各家进入了社区团购的战场,美团和京东在生鲜方面对于线下门店的投入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动作较大的盒马,也因为近些年持续未能实现盈利被市场质疑。有分析直言,生鲜新零售因为标准化和供应链等问题,并不是一门好生意。

东北证券在2023年一份研报中分析指出,前置仓模式的履约费用是传统中心仓电商的3倍、平台型电商的2倍、社区团购的6倍,和高昂的履约费用不匹配的,是生鲜品类的低毛利和高损耗问题。

故事在近两年似乎发生了转折。在疫情中,用户形成了线上购买生鲜产品的心智,有线下门店的生鲜超市,也成为用户更为信任的选择。

如今京东七鲜与小象超市均重返线下,与对标对象盒马实现盈利也不无关系。

实践新零售9年之后,盒马终于在今年4月传出捷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即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无论淡旺季均保持稳定盈利。这也意味着,生鲜零售从烧钱扩张的阶段,转入了精细化运营的赚钱阶段。

根据6月26日阿里最新年报披露的消息,2025财年盒马整体GMV超过750亿元人民币,并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转正。截至2025财年末,盒马鲜生业态运营超过420家门店,线上交易GMV贡献超过60%。

盈利本身以及线上线下协同的体现,让此前观望的选手有了进一步布局的动力。

梳理当前的情形,在三家在生鲜零售方面再次相逢,也是此前在即时零售方面共同加码的延伸,毕竟除了外卖这项高频刚需的业务,也就生鲜零售算得上高频刚需了。如今,各家正在加速建成“30分钟送万物”的基础网络,而高频刚需的生鲜零售,也可以进一步带动整体业务的流量。

不过,尽管眼前已经看到盈利的样本,但过往的事实证明,这不是一门容易的生意,除了对手强势之外,还很考验自身供应链的能力。

中信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就生鲜即时零售而言,长期视角下供应链能力将是渠道商家的核心竞争力,上游品牌商有望凭借强供应链能力入局前置仓,并有望通过仓店协同重塑线下零售格局。

未来生鲜电商将驶向何方,当下还难以预测。

巨头混战新零售

这场从线上到线下的迁徙,远不止于生鲜品类。当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线上获客成本日益高昂成为共识,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在重新审视线下实体的价值,将其视为寻求新增长、提升效率的关键战场 。

巨头们的布局路径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

京东正通过“京东MALL”、“七鲜超市”和“京东药房”等业态,从数码家电到生鲜医药,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实体网络,将线下体验与线上履约深度绑定 。

阿里在剥离早年收购的零售业务后,如今更加倚重自己孵化的盒马,让其作为新零售的排头兵。

同时,其体系内的其他平台也在大胆探索。例如,1688在郑州机场开设“河南选品中心”,意图打造一个面向小商贩和宝妈的“白牌供应链超市”;二手平台闲鱼则计划五年内在100个城市开设线下循环商店 ,其对手转转也已在北京开出首家多品类循环仓店 。

美团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即时配送能力。据其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透露,美团计划将“闪电仓”的数量从目前的约3万个提升至2027年的10万个。在这个庞大的分布式仓储网络的基础上,新开的小象超市线下门店,将成为补齐其线下体验和门店场景短板的关键落子。

在这场变革中,线下门店的角色已被彻底重塑。它不再是单纯的销售终端,而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效率节点”。

作为体验场,它让用户能真实感知线上商品的品质,用“所见即所得”的信任感来提高购买转化率、降低退货率 。

作为履约仓,它将商品前置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支撑起“分钟级”送达的即时零售,或满足用户线上下单、到店自提的便捷需求 。这种仓店协同模式在连锁服装品牌中也已应用,他们会通过免费快递、同城闪购等方式,将来不及从中心仓发货的缺码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

回顾2016年,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时,概念虽丰满,但支撑其落地的即时配送体系和用户消费心智远未成熟,导致理想落地时困难重重 。

如今,随着各家在即时零售基础设施上的重金投入和完善,这个曾被视为“过于超前”的构想,终于迎来了焕发生机的土壤 ,开始真正地重构电商世界的底层逻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华尔街见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1229.html

(0)
华尔街见闻的头像华尔街见闻
上一篇 2025年7月7日 下午3:05
下一篇 2025年7月7日 下午3:05

相关推荐

  • 传统行业独角兽的惊鸿转身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黄浦江畔的晨雾还未散尽,徐汇滨江人工智能高地的玻璃幕墙已折射出粼粼波光。安诺其集团董事长纪立军这位从染料桶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化工老兵,正见证着企业命运的又一次转折:一家传统精细化工企业,在AI浪潮下完成基因重组。 5月28日,安诺其集团宣布推出自家算力AI产业化应用平台。算力AI赋能成为其转型举措,剑指从“单一领域制造商”到…

    2025年5月29日
    3800
  • 3位青年川商登上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他们来自哪些赛道?

    微成都报道5月8日,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发布,131位青年企业家上榜。他们来自全国37个城市,其中四川有3人上榜,分别是可玩达教育CEO柯欣辰、成都路桥(002628.SZ)董事长林晓晴、新健康成董事王子皓。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可玩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05日在成都成立,是一家专注服务于学前教育产业链的创新型高新技术公司,30岁的柯欣辰为公司…

    2025年5月9日
    26900
  • 中美上市公司怎么看关税?

    近期,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似乎暂时得到了缓解。在“对等关税”暂缓90天期间,特朗普政府一直积极在与印度、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积极开展贸易谈判。其中,美英贸易谈判在本轮磋商中进展最为迅速,英国率先达成协议。5月8日,特朗普政府于华盛顿正式公布了英美贸易协定框架文本。 中美两国在瑞士举行贸易谈判后,共同发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根据声明内容,美国将保留…

    2025年5月13日
    3100
  • 80元可租的外骨骼机器人火遍景区,有企业订单暴增且实现盈利:机器人时代确实到了

    “我感觉机器人的时代确实到了。” 今年年初,春晚节目《秧BOT》中跳秧歌的机器人拉开了序幕;五一假期,多个景区的外骨骼机器人引来大量关注。机器人正在走进人类的日常生活。 联合网注意到,当前,泰山、武功山和华山等多家景区引进了外骨骼机器人,游客花80元即可体验黑科技辅助登山,“特别省力”。 联合网了解到,这也给背后的行业带来了变化。有企业订单暴增,在潜心钻研十…

    2025年5月18日
    3900
  • 基金大厂华泰柏瑞“换帅”,老将韩勇卸任总经理

    拥有业内最大股票基金的华泰柏瑞基金公司,日前宣布总经理变更。 5月9日晚,华泰柏瑞基金公司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因工作调整,韩勇不再担任总经理。在总经理空缺期间,暂由董事长贾波代行总经理职务。 韩勇在2011年12月加入华泰柏瑞基金,在华泰柏瑞担任总经理一职超过13年,对公司贡献颇多。在他任上,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最终得以成立,并一路做大,成为业内规模最大的…

    2025年5月10日
    2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