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早该“闭麦”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鸟消费,作者:黄晓军

其实压力很大。上一次与梅见小伙伴交流过胖东来,还写过他的选品逻辑,及其背后的供应链变革。

最后,捧的捧,骂的骂。

这其实已经显露了胖东来所面临的问题,一家企业或者一个企业家正在被“饭圈化”。

包括这次@柴怼怼的事件,于总在抖音上又是设置私密、又是连发多个视频,还声称考虑关掉胖东来……

最终,舆论大燃,像极了爱豆被欺负后,粉丝们集体愤怒宣泄。

从理性的商业思考来看,这其实不好。

首先,饭圈化确实是当下企业击穿信息冗杂建立用户认知的关键手段。

从雷军到周云杰,老板IP对于品牌的传播真的太重要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段时间的外卖大战。京东善用舆论,先是东哥搅动风云,后有奶茶妹妹频繁现身,舆论热度一直都在。

美团则正如王兴一样,像个理工男。

别人说他“二选一”,他说我没有。怎么证明,还记得张麻子的义子说自己没喝豌豆汤,把自己肚子划开给人看。

其实在舆论世界里,是否“二选一”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众作为弱势群体,情绪到位了。

舆论永远是极端情绪占上风。

美团要做的是,解释后调转方向,用其他的情绪化事件转移舆论注意力。比如关心一下骑手、商家啥的。

最终是在舆论中争取朋友,而非一直揪着对手讲道理。

就事论事不得行,舆论是不讲道理的。

《弱传播》就提到,舆论的爆发是情感的爆发,而不是道理的爆发。

扯远了。回到胖东来,他应该也很会玩舆论。

比如@柴怼怼这事儿,于总在线上开播,真情实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好感。

并且,反应很大,不仅把自己的账号设置为私密,还说不处理就关闭胖东来。

这么大的企业,这么好一个企业啊!不能因为一个蹭流量的人,说关就关。

一时间,舆论偏向胖东来。官方去调查,平台出声明。

三表也在文章中提到,其实于总还有另一种办法,啥都不说,反馈意见让平台处理,提交证据报官。

为什么于总会选择把这件事放大呢?

人们猜测是这些年太多网红传谣蹭流量,于总实在是忍不住了。这个舆论环境,这个营商环境,对一家好企业不友好。

我赞同。

但个人认为,胖东来早该闭嘴了,或者现在闭嘴,可能是最优解。

为什么?

网红蹭流量在于胖东来有流量,根本在于流量。

你要求平台或制度去限制,其实是没办法限制的。制度只是标记自由的底线,但哪儿有流量就蹭哪儿,实际上是人性。

胖东来主动放弃全国流量,有何不可?

很多人说,这么多流量为什么要放弃?人家企业不需要发展吗?

那要看是什么企业。

美团、小米、京东这种互联网公司,是规模经济可以带来资本效益,甚至通过网络效应实现赢家通吃……所以,舆论和流量对他们而言是应该去做的。

但胖东来不需要。

如果胖东来未来要成为沃尔玛、永辉啥的,也是需要这样的流量加持,但从于总一直以来对外灌输的观点是:

胖东来不会。

胖东来走到今天,我们不谈爱与自由等文化,其实是靠极致化提升个体效率(单店坪效),去对抗规模经济的逻辑。

所以胖东来给员工远超预期的工资,这样才能让他们严格执行多达3万字的员工手册,从而实现门店的精细化运营。

换句话说,当行业沉迷规模扩张、低价竞争、资本游戏时,它选择回到零售本质:用小规模实现管理可控,用高投入激活员工价值,用确定性体验黏住客户。

这样的模式,其实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依赖:

第一是依赖于话事人强大的自控自律。

要是换一个话事人,或许会很快被同行或现状影响,要么激进扩张,要么消极萎缩,甚至可能资本介入。

此外,高度依赖于总个人魅力的企业价值观,也可能崩塌,或者执行变形、分配机制失衡。

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依赖于“小而美”。

管理可控一般要求小规模。管理10多家店只需要一张表格,管理1000多家店可能就需要一套复杂的利益博弈系统。

一旦规模起来之后,管理损耗可能达到 “幂次差距”。于总也一直在谈,压计划、有意控制收入增速。

不只是管理损耗要求谨慎增长,对员工的分配也不利于大规模扩张。

过快的增长还会提高员工对分配所得的预期,一旦没能满足或超出预期,我相信最终的执行也会变形。

这亦是人性。

综上所述,胖东来实际上不需要大幅增长,不急于扩张规模。

那么,这家公司最合适的做法就是保持今天的声量,甚至可以回到联商网推东来总裁班的那个时候。

这对于稳定极为重要。

你看,目前舆论已经有点反噬的感觉了。

平台上开始有人质疑,以前怼价值观没这么大反应,而下怼具体的产品就毛了,是不是怕禁不起查?

还有人觉得,为什么关闭胖东来会被视为一种威胁呢?于总自己的公司,开关全凭一句话,放话是给官方听还是平台听?

舆论就是这样。简单粗暴的选边站,有支持声也有反对声,全世界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没有舆论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鸟消费,作者:黄晓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4933.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7日 下午7:32
下一篇 2025年5月27日 下午7:36

相关推荐

  • 暴涨60%!地产股,全线大涨!

    4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创新药、电力、光通信概念股活跃,宠物经济、半导体、锂矿、AI应用题材走弱。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高开,医药股延续涨势,地产股集体走高,金辉控股涨近60%。地平线机器人涨近8%,该公司与汽车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达成战略合作。 智能医疗板块活跃 智能医疗板块持续活跃,塞力医疗涨停,何氏眼科涨超8%,甘李药业涨超7%,创业慧康…

    2025年4月25日
    5600
  • 诚迈科技年报净利暴跌陷退市质疑:公司业绩会回应称“无退市风险”,聚焦主业改善经营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5月19日晚间,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迈科技”或“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召开了业绩说明会。诚迈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微增,但净利润同比暴跌167%,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恶化引发投资者对退市风险的担忧。面对年报显示短期借款激增、主要股东减持等敏感问题,管理层一一进行了说明。 财报显示,诚迈科技202…

    2025年5月20日
    2300
  • 车企账期承诺:薛定谔的“60天”

    出品丨联合网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西线无战事》剧照 6 月 10 日晚至今,已有 17 家车企作出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 汽车供应链一直苦于“长账期压力”,这是第一次真正被摆到台面上寻求解决方案,车企给出的“60 天承诺”是否能够彻底解决供应链承压难题? 汽车供应商苦账期久矣 汽车零部件行业应收账款金额连年上升。Wind 数据显示…

    2025年6月13日
    1100
  • 俄乌最新!乌克兰:至少13架俄军战机被完全摧毁!

    来看俄乌最新消息。 乌克兰:至少13架俄军战机被完全摧毁 当地时间6月2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下属的反虚假信息中心负责人安德烈·科瓦连科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称,由于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代号为“蛛网”的特别行动,至少有13架俄军战机被完全摧毁,另有更多战机受损。 俄方对此说法暂无回应。 乌称俄方损失惨重 俄称乌方说谎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6月1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

    2025年6月2日
    4100
  • 美国财政部长称应由中国来缓和关税战,中方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4月29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昨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他认为应该由中国来缓和关税战,因为中方向美方出售的商品是美方向中方出售商品的5倍,125%的关税是不可持续的。你是否同意中方有责任首先缓和局势的说法? 郭嘉昆对此表示,中方多次阐明,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这场关税战是美方发起的,如果美方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

    2025年4月29日
    6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