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新冠产品的企业被打脸了?

放弃新冠产品的企业被打脸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作者:郑晓,题图来自:AI生成

新冠进入周期性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香港卫生署、新加坡卫生部和传染病监测管理局的监测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新冠病毒感染持续增加,部分地区阳性率已接近一年高点,预计将在近期达峰。

好在,虽然不同地区流行的新冠毒株存在差异,未见明显毒力变化。大流行下,新冠卷土重来又成为热搜,这也不可避免让预防、治疗手段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尴尬的是,相比于几年前,有效的新冠防治武器已经太久没有进化,甚至还可能缩减了。

企业层面,出于对自费市场的低预期,一些疫苗企业并未继续投入新冠疫苗的推广,而是将之视为“包袱”。即便还没被放弃的新冠疫苗,能够获得倾斜的资源也非常有限。

相比疫苗产品被“战略抛弃”,口服药还得到了部分药企的重视。当前,资本市场也自然对这些口服药概念股展现了极大的热情。

不过,相比于资本短期的炒作,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与新冠的斗争过程中,既避免极高的资源消耗,又能兑现合理的商业预期,这或许会是长期存在的话题。

毕竟,从海外企业的表现来看,如今新冠疫苗和口服药的销售额规模并不小,商业价值仍然媲美大众所熟知的重磅品类。

一、战略性放弃的资产

在全球新冠防治的热闹时期,中国创新力量是最为强劲的一股力量。从疫苗的研发到口服药的攻坚,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处于领先位置。

但目前,随着全球进入后新冠时代,全球药企对于新冠业务的战略优先级都大幅下降,只是中国药企放弃得更加彻底。

在新冠疫苗方面,国内选手基本处于战略性放弃状态。

例如,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就有新冠疫苗研发明星企业董事长表示,经过了这两年的消化,逐渐将新冠的“包袱”卸下了。

而三叶草生物,虽然有新冠疫苗获批,但从其目前的战略来看,显然是全力all in新领域——RSV疫苗。

相比之下,获批的口服药受到的重视程度要更高,药企仍在推动商业化。

疫情期间,国内批准了6款小分子新冠药物附条件上市。除了Paxlovid和Molnupiravir这2款高价进口药物,还有阿兹夫定、民得维、先诺欣和乐睿灵4款国产药物。

部分国产新冠口服药仍在继续推动药物进入药房等商业化工作。也正因此,在这一波流行中,部分企业的新冠口服药收获了一定的增量。

例如,先声药业就对媒体表示,近期公司抗新冠创新药先诺欣的同比和环比销量数据均显著上涨,但具体数据未透露。

当然,客观来看,药企对新冠口服药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也有药企所谓的“推进”也只是形式大于实际。

这也意味着,对这些药企来说,新冠业务算是已经彻底翻篇了。

二、薛定谔的需求

商业行为,存在即合理。

药企选择战略性放弃新冠资产的原因不难理解。如果继续“重视”,面临不菲的成本。除了常规的产业化、商业化运营成本,可能还包括在临床研究环节的持续性投入。

例如,日前Novavax新冠疫苗获得完全批准,但被FDA要求进行4期前瞻性研究, 在50至64岁无高风险情况的个体中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疗效和安全性试验。对此,Novavax也表示,需要评估这项新试验的资金和执行情况。

因为疫苗需求有可能被监管抑制。5月20日,FDA局长Makary和新任的FDA CBER(负责疫苗审批)主任Prasad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宣布大幅限制新冠疫苗的使用。

对于国内药企来说,投入端的成本不菲,然而,国内新冠防治可谓是薛定谔的需求。

最典型的就是对疫苗的需求。自2024年7月15日起,国内新冠病毒疫苗不再免费接种,调整为自费接种。然而,当前新冠疫苗的价格基本都高于当前流感疫苗价格。

根据山东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去年8月份公布的数据,价格最低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由万泰生物生产,0.2毫升/支的价格为136元;价格最高的是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XBB.1.5变异株疫苗,由康希诺生产,0.5毫升/支(3次人用剂量)的价格为1114元,单次价格为371.3元。其他几款疫苗的单次价格均在300元左右。

另外,根据安徽省公布的2024年新冠病毒疫苗采购目录,相同产品价格与黑龙江省、山东省类似,安徽还将石药集团的mRNA疫苗(Omicron XBB.1.5)纳入,价格为598元/瓶。

这样的自费价格,显然会影响自费接种需求。加之对新冠疫苗的错误认知,如接种疫苗后仍被病毒感染,这都将导致需求进一步逼仄。

这种情况下,药企继续大规模投入,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商业选择。

新冠疫苗如此,口服药可能也不会例外。毕竟口服药的价格也不会太低,更重要的是,目前不管是医院层面的治疗,还是民众对于新冠的认知,都在下降。

至少,当出现症状之后,第一时间去思考是否为新冠感染,或是主动进行核酸检测的比例并不会太大。在这样的逻辑下,市场对口服药的需求也必然是有限的。

也正因此,不管是新冠疫苗还是新冠口服药,企业进行战略性收缩,也算是无奈之举。

三、错过的机会

从海外企业的表现来看,又难言放弃是否正确。

因为国内企业的主动放弃,正在与海外药企当下所获得的回报形成鲜明对比。

海外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的需求,可能仍然超出大众认知。2024年,辉瑞的两款新冠产品:Paxlovid和Comirnaty依然为辉瑞带来了超过110亿美元销售额。其中,Paxlovid达到57亿美元,Comirnaty达到53亿美元。

这绝对属于现象级的表现。以疫苗为例,辉瑞的另一款王炸产品20价/13价肺炎疫苗Prevnar family,2024年的全年销售额也不过64.11亿美元。

进入2025年,辉瑞两款产品的表现有所波动,但仍然反映出需求存在且不低的事实。一季度,Paxlovid收入仅4.91亿美元,大幅低于预期的9.02亿美元;但新冠疫苗Comirnaty贡献了5.65亿美元,同比增长62%,超分析师预测的3.255 亿美元。

Novavax的新冠疫苗则得益于两项预购协议(APA)终止后确认的收入,销售额达到6.0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41%。

这也充分验证了,只要新冠病毒不像当初的SARS病毒般自我消失,那么新冠药物的商业价值仍然是不可忽略的。

当然,这种高增长能否持续,也要继续观察。毕竟,在特朗普政府主导的政策下,美国未来的疫苗领域和市场走向成迷。

回到国内来说,新冠的起伏是波动的,防治又掺杂了太多因素,必然不能完全用海外视角来看待国内企业。

只是,随着新冠的起起伏伏,加上海外药企的突出表现,或许值得国内药企重新审视新冠防治需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作者:郑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4514.html

(0)
联合网的头像联合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4日 下午6:58
下一篇 2025年5月24日 下午6:42

相关推荐

  • 比音勒芬业绩变脸,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官宣要拿3年利润盖总部,股价一路下跌

    风光不再?“衣中茅台”比音勒芬交出了一份“变脸”的三季报。 近日,比音勒芬(002832)发布2024年三季度财报。今年前三季度,比音勒芬收入上涨7.3%至30亿元,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微增0.55%;第三季度单季度,比音勒芬收入下滑4.37%至10.6亿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17.32%至2.8亿元。 由于毛利率远高于同行,比音勒芬一向有“衣中茅台”之…

    2025年4月28日
    6600
  • 信息披露、财务会计核算等多重违规,ST证通被责令改正,相关负责人被警示

    5月9日晚间,ST证通(002197)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以下简称“深圳证监局”)下发的《深圳证监局关于对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深圳证监局关于对曾胜强、程峰武、傅德亮、彭雪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经查,ST证通存在以下问题: 2023年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在编制…

    2025年5月10日
    3300
  • 安踏已经按捺不住野心了

    出品|联合网商业消费组 作者|柳柳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宣布收购德国知名户外品牌狼爪一个多月后,截止5月16日港股收盘,安踏体育股价涨幅达到11.43%。 2024年,亚玛芬体育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带动安踏集团和亚玛芬体育营收之和首次突破千亿元,安踏成为继耐克、阿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年总营收达到千亿规模的体育用品集团。 但安踏想做的,远不止中国本土运…

    2025年5月18日
    1100
  • 信濠光电去年净利盈转亏,光伏业务毛利大下降,存货跌价减值近亿元

    4月20日,信濠光电(301051.SZ)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为16.8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72%,归母净利润为-3.53亿元,由盈转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972.54%。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9009.48万元,较去年同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减少2.16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71.37%。 在早时发布业绩预告时,公司曾表示,业绩下滑主…

    2025年4月21日
    5500
  • 用钻戒“捆绑”真爱,迪阿股份生意经失灵?一年闭店172家,净利创上市新低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程茹欣 靠“一生只送一人”标语贩卖真爱的DR钻戒遭遇业绩“滑铁卢”。 4月25日晚间,DR钻戒母公司迪阿股份(深市代码:301177)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4.82亿元,同比减少32.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2.95万元,同比减少23.01%,创下上市以来最低水平。此外,扣除非经常性损…

    2025年4月26日
    3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