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5月20日晚间,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马国际”或“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召开了业绩说明会。说明会上,大股东新增鼎公司的业绩补偿承诺成为投资者追问焦点。
财报显示,飞马国际2024年营业收入为2.39亿元,同比下降32.76%;归母净利润为2850.48万元,同比增长73.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3.26万元,同比下降59.37%;基本每股收益0.0107元/股。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66.39万元,同比下降12.13%;归母净利润亏损76.82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627.41万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3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53.74万元。
这场业绩说明会上,超过半数问题围绕三年前重整时大股东作出的业绩对赌协议。根据公开记录,新增鼎作为重整投资方曾承诺2022至2024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不低于5.7亿元,差额部分需以现金等方式补足。最新年报显示,该公司近年累计净利润与承诺目标存在明显缺口,这直接触发现场投资者连珠炮式的质询。
“补偿何时能兑现?具体方案是什么?新增鼎是否有能力支付业绩承诺需补足的4.37亿?如新增鼎违约或没有钱支付,作为新增鼎的股东,董事长赵力宾和刘永好是否会对此负有连带责任?”面对投资者一连串的直白提问,管理层回应称,该事项尚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将“积极敦促新增鼎严格履约”,“该业绩承诺由新增鼎作出,并由新增鼎遵守履行。新增鼎将会严格遵守所作承诺”。这种表态与三个月前年报问询函回复口径基本一致,但未给出具体时间表。
有细心的投资者发现,公司近期公告中已将资产注入描述从“承诺”调整为“不具有强制力的计划”,并要求飞马国际“如实回答,不要打官腔”。对此飞马国际解释称,截至目前,公司不存在任何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所有重大事项均以正式公告为准。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前期股票拍卖款项用途的提问首次获得官方确认。管理层透露该笔资金该拍卖处置所得用于公司补充流动资金及清偿子公司骏马环保前期重整留债债务。
在二级市场表现方面,公司承认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但强调正推进"双环"发展战略,通过业务拓展和适时资本运作提升盈利水平。
翻阅近两年投资者记录表可见,业绩补偿议题几乎出现在每次交流中。2023年8月调研时公司曾表示"控股股东将严格遵守承诺",而本次说明会语调更趋谨慎。
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提问,自从新增鼎控股后,公司股价萎靡不振,公司业绩营收下降,项目暂停,请问公司2025年怎样提振公司股价和提高营收?对此,飞马国际做了细致认真的答复:首先,公司将聚焦环保新能源与智慧供应链双主业发展。在环保领域,重点优化循环经济产业园运营,通过技改创新提升产能,延伸产业链;在供应链板块,推进农业、资源型等四大产业链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完善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其次,公司将积极拓展新业态。环保业务将强化数智化与精细化管理,打造集发电、供热、环保减排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园区;供应链业务将探索大数据、AI等前沿技术应用,提升服务能力。第三,公司将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控成本支出,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并探索运用大模型等技术提升管理效率。最后,公司将密切关注资本市场动态,研究适时开展再融资或并购等资本运作,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公司表示,将通过这些措施夯实基本面,逐步提升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
审读:汪蓓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联合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读创,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1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