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男性越来越自卑”,行为大变

社会 | 2024-05-05| 22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祝越

爱情并非专属于女性的话题。

书籍和影视作品中的众多爱情脚本,是女性浪漫幻想的来源,也正在给男性带去“提示”。他们会通过那些恋爱脚本,去学习获得爱的技巧。正如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所写:“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对他们来说,爱就是如何被爱、如何惹人爱。”

传统的脚本要求男人们事业成功,担当家庭责任,也需要他们提供情绪价值,读懂女生的心思。近几年来进入大众视野的“女性主义”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尊重女性,分摊家务……

无论选择新或旧的脚本,他们都在努力把自己嵌入角色,去扮演另一个人。但依照脚本的方向往前时,男人们却察觉到一股更强的力量,顽固地拖住了他们的脚步。

《爱的艺术》

落败者

和前女友小斐分手后,张晗一度很排斥“责任”这个词。

小斐所要求的“责任”直接指向张晗的弱点—收入。促使他们分手的那次争吵也和钱有关。导火索是小斐的一句话:“你现在一个月挣这么几千块钱,我们怎么结婚?”

张晗被这句话激怒了。当时他没有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作为男性,张晗原本就为此感到丢脸。他被小斐的话戳中软肋,好像“疯了”,马上要反击回去,“那你走吧,咱俩别谈了”。

小斐过去也会频繁提起这些话题。谈到结婚,就绕不开收入和买房。在小斐的期望中,他们两家人可以一起出钱,给两人各自再买一套房。这样,如果两个人吵架甚至离婚了,这就是她的“退路”。

《还是觉得你最好》剧照

这也是小斐父母的要求。张晗知道,小斐家是江浙的拆迁户,过去她有过两三个男朋友,虽然她喜欢,可她明白父母不会认可,因为他们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当时小斐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她妈妈催婚催得很“疯狂”,经常逼着她去相亲,有时候小斐不愿意,妈妈会跑到她的出租屋去,站在楼下喊她的名字。

被逼着相亲结婚的小斐,转头来逼着张晗成为那个能给她提供经济保障的人。可张晗做不到。

“买房”能解决小斐的不安全感。可张晗不想面对。他买不起房,也不理解小斐对买房的执着。张晗家在西安有两套房,小斐家在苏州也有两三套房,继续买房在他看来相当于被套牢了,要一辈子为银行打工还债。

可这些想法他都说不出口。“说出来就是不负责任对吧?”虽然心里不舒服,张晗又觉得小斐也没错,他好像必须得答应她,给她经济上的承诺。

《一路朝阳》剧照

两股力量拉扯着张晗。他内心本能地对买房有所排斥,但另一个更强大的声音告诉他,应该承担责任。于是每当小斐提起买房的事,他都选择敷衍过去,要么说“我会考虑一下”,要么扯点别的,岔开话题。

渐渐地,他感到自己似乎低人一等。小斐不敢把恋爱的事告诉父母,因为张晗“达不到他们要求结婚的标准”,他们肯定会立刻逼她分手。张晗周末去找小斐,也要避开她父母,“搞得跟做贼似的”。甚至,迫于催婚的压力,小斐仍然会去相亲,这让张晗觉得他们的关系像是没有得到承认。

因为买不起房,自己好像一无是处,张晗只能接受这种不对等。在小斐的催促里,张晗不断看到自己的无能。作为一个年过30的男人,买不起房,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这就是我的问题,有什么好说的呢?”

即使在分手之后,那套“标准”仍然影响着张晗。回到交友软件上,他感觉还是满足不了女性的期待,“所以在婚恋市场上我怎么走,就(都)走不动”。

《还是觉得你最好》剧照

他无法从这种挫败中逃出来。张晗意识到,没法给对方提供经济保障的自己,是个失败者。

姜蛛枕的挫败感来得更早。他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因为这一点不断地被周围人提起。有的人说他丑,带着羞辱的意思;有的则是出于同情,一些女生会觉得他在男生当中算是好相处的,“可惜长相丑”。

女生们的选择不断向他证明,外貌是重要的。青春期,有些女生谈恋爱谈得明目张胆,她们的男友往往颜值较高。工作之后,相亲帖里列的条件也让姜蛛枕无奈,其中写在最开头的通常是“身高1.75米以上”,而他身高1.71米,“哪怕后面的都符合,第一条我就被刷下去了”。

外貌像一堵无形的墙。高中时姜蛛枕喜欢过一个女生,女生的父母常常不在身边,她住在亲戚家里,时不时会向姜蛛枕抱怨自己的生活,可当姜蛛枕想要主动关心她,或者向她倾诉自己的孤独时,他往往得不到回应。

类似的剧情在不同对象身上反复上演。姜蛛枕发现,女生眼中的自己似乎只是一个“情绪垃圾桶”。他想要让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但这些努力“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他同样自认为是个失败者。在传统男性的评价体系里,单论外貌这一块,姜蛛枕知道自己已经“输得很厉害了”。为此,他一度想过整容。

《面具之内》剧照

婚恋市场上,有太多这样的落败者。“今日相亲”的创始人曹伟在北京做了近9年相亲咨询业务,他指出,目前在婚恋市场上剩下来的男性之所以长时间单身,大多数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

曹伟所指的能力涵盖范围很广:学历、经济水平、性格、外形都囊括其中。单身男性要么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短板,要么则是总体水平偏弱。

与之形成对比的,除了强势的男性,还有越来越多强势的女性。国家统计局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人数不断增加,占在校生50.0%,其中研究生人数女生占51.2%。曹伟接触的女顾客当中,硕士学历也占了多数。他发现,随着女性有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她们的认知水平和收入都得到了提升。

而这些女性之所以单身,大多是想“向上找”,也就因此很难再匹配到条件更好的男性。

“所以在婚恋市场上,单身男性整体的条件不如女性,他们其实是弱势群体。”曹伟说。

因为能力不足,他们在相亲时会被看不起。“比如说你看你都工作这么多年了,还挣几千块钱一个月。”曹伟说,在同样的年龄,女性可能挣得比他们多,生活条件比他们好。对比之下,单身男性也就越来越自卑。

《我为相亲狂》剧照

落败的单身男性,大多陷入自暴自弃。和单身女性相比,男性寻求咨询服务的意愿和积极性更低。近几年,曹伟感觉男性变得更“颓废”了。他们机构办活动,找100个男人来参加,过去可能来20个,现在只能来2个。

“他们不愿思考怎么去改变现状,”曹伟说,“有一部分人可能认为自己不行,但很大一部分人可能觉得社会现状不行,或者抱怨说女的太现实。”

自暴自弃是落败者的其中一种结局。而在此之外,在亲密关系中尝到挫败感的男人,正想办法从这种结局里逃开。

角色扮演

和小斐分手后,张晗又回到了社交软件上,他感觉到自己开始去“装”—扮演一个“成功男人”。这是张晗为了“通关”恋爱这场游戏,给自己选择的脚本。

表演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高档餐厅作为“舞台”,在“舞台”中央,张晗开始讲话,内容主要是自我吹嘘。他讲自己曾在北京、上海工作,还曾出国交流,见多识广,话题多聚焦在过去—而这是因为针对当下无业的现状,他没什么可谈的。如果对方还是要问他现在做什么工作,张晗会有点紧张,但也不是毫无办法。他会说自己在创业,并且重点强调创业多么不容易,但又多么有趣,比打工人等着别人发工资的日子要自由多了。

“至少能表示我在忙,没有躺在家里无所事事。”事实上,对于那时的张晗来说,“无所事事”就算不错了,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因为上一份工作的失败而崩溃。

他演得很累,不舒服。戴着“成功男人”的面具,小心翼翼地回避有关工作的话题,张晗感觉自己很虚伪。可他似乎别无选择。

石斌则意识到自己需要扮演一个“暖男”,懂得体贴和浪漫。他过去是个典型的直男:跟女朋友吵架,他喜欢给对方讲道理;架吵完了,他只会“冷处理”,把这阵捱过去,等双方把矛盾忘掉;逛街的时候走了很远的路,他也不会注意到女生的脚后跟被高跟鞋磨破了。

《坠落的审判》剧照

终于有一个女生吐槽他“太直了”。“直”意味着不够浪漫,也千篇一律。在他们相处的那半年时间里,石斌给两人安排的约会日程高度同质化:去她学校附近的商业街,然后完成逛街、吃饭、看电影三大活动,同一条街都逛了三四次。

为了摆脱直男人设,石斌采取的方式是“做题”。他专门去刷了“求生欲”相关的题,还看了很多“脑筋急转弯”。其中一个知识点让他恍然大悟:如果女生告诉你,“今天我去医院的路上看到了……”你应该关注的不是她看到的东西,而是她生病了。

“脑回路原来是这样,真正关注的应该是女生本身。”石斌感觉自己长了见识。

但他也察觉到角色和自己的距离,“没法现学现用”。虽然知道要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可给喜欢的女生表白,他还是很含蓄;学了很多搭讪和暧昧的技巧,但在关系没有确定前,他依旧不敢主动牵女生的手;提起约会,他仍然只会逛街、吃饭、看电影。石斌就像一个学不会举一反三的学生那样,有着真诚的困惑。他无奈地告诉我,自己现在也只是一个“半直男”的状态。

至少石斌学会了一句话:“男人讲理性,女人讲感性。”他因此明白,吵架时不能和对方讲道理,而要关注女生的情绪。他也“成长了”,学会在吵架之后,还要去把矛盾解开。

《爱很美味》剧照

角色的脚本有新旧之分。自认为在传统男人行列里“输得很彻底”的姜蛛枕,看到了一条新的赛道。

新的脚本来自“女性主义”。他发现,很多女性主义者的微博,都会涉及情感关系的话题。姜蛛枕从中学习,然后对照自查。有时刚刚接触一个喜欢的女生,他就会去研究情侣之间该如何相处—即使一段感情还没有开始的迹象。“可以说就是为了和人交往,才有动力去学。”

他还会加入一些女性主义社群,和里面的网友交流。我在一个名为“男性现代化”的群里认识了他。平时,群友们会分享书籍《重塑爱情》《职场妈妈不下班》,讨论家务劳动、彩礼习俗还有婚姻制度。90个人的群聊里,姜蛛枕算是积极的那类,他会参与群里组织的“做家务”活动,偶尔发两张自己做的饭菜,话题转向一些女性议题时,他也会大段大段地给出自己的分析。

学到了东西,姜蛛枕开始应用它们。给女生表白时,他会列出一个提纲。那些技巧、原则,成为他在提纲里的保证:如果两人交往了,他会重视经营关系、平等分摊家务、倾听女友的分享并给出积极反馈、不让自己的家庭给女生带去压力、坦诚地沟通和解决矛盾……

方柯也是“女性主义”新赛道上的一员。大学期间,朋友推荐他关注一个女性主义博主,通过网友投稿,那位博主的微博呈现了各种各样男人的“负面案例”,大到出轨、家暴、性骚扰,小到言语和行为上的不尊重。方柯很震撼,活生生的案例和博主尖锐的分析,让他转而去反思自己的生活。

在反思中,新的视角取代了旧的观念。过去考虑生育问题时,方柯想的都是“我要不要生孩子”,后来他才意识到生育的主动权属于女性。他也因此了解了怀孕到生产的过程会带给女性的损伤,认为“这是一辈子的伤害”,他不希望看到自己爱的人面临这样的问题。

《被我弄丢的你》剧照

那些曾被他忽视的东西,现在重新进入了他的视野。方柯开始留意路人投出的眼光,“比如路上一个漂亮的女生,有多少人在看她,多少人是猥琐的眼光,多少人是打量的眼光,多少人只是看一眼就不看了”。“嫉妒”“嫌”“妖”一类带着女字旁的负面词汇,在方柯眼里也有了不一样的含义。

“小学的时候我还问过老师,我说我写的群体明明是女生多一点,所以我写的‘她们’,为什么我有错?”老师纠正了他,应该用“他们”。当时的方柯接受了那套规范,现在他又把它捡了回来,重新去思考,到底应该写作“他们”还是“她们”。

随着新的观念蔓延他的生活里,他在交友软件的个人简介栏写下:支持女性主义。

给自己贴上标签后,方柯真实地从中得到了正反馈。他因此有机会和比自己更优秀的女生交流。“如果我没有这样一个思想的话,有一些自身条件很好的人,不管是外貌还是内在涵养比我优秀很多的人,她们根本不愿意认识我。”

走入大众视野的女性主义,为女孩们带去了成长的可能性,也让男性看见了自己的机会。另一位受访者和方柯有同样的感受:“了解女性主义,很多聪明的女生会愿意跟你聊得深一点。至少她不会跟你聊一句,然后就说‘对对对你说得对’,之后就再也不跟你说话了。”

《小妇人》剧照

标签给方柯带来了朋友,也吸引到他后来的女友淼淼。起初,淼淼抱着猎奇的心态找他聊天,“我倒要看看你是什么样的(男人)”,结果方柯并非她想象中的那种“奇葩”。通过交流,她发现他确实显得很尊重女性,每当讨论到一些女性相关的社会议题,两人的看法都很一致。这与那个喜欢干涉淼淼穿着打扮,总是给她带去容貌焦虑,还聊不到一块儿的前男友非常不同。

女性主义观念上的一致让他们成为恋人,可后来的一次争吵却让她发现,人的观念与行为之间,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惯 性

起初淼淼只是开个玩笑。那天是周末,他们躺在床上聊天,聊到钱的问题,两人都觉得自己付出得更多。可淼淼习惯了记账,方柯离职之后,家用和旅游的开支都是淼淼负担了大部分。于是她说:“以后有钱了记得还我。”

结果方柯急了,觉得淼淼跟他算得很清楚。然后就是冷战,淼淼出了房间,在沙发上坐了半天,越想越委屈,“感觉自己的付出全被忽视了”。

而当我采访方柯时,他已经忘了吵架的缘由。在他的记忆里,因为一件小事,淼淼生了很大的气,他只记得自己当时有点不耐烦,怎么为这种事生这么大气?

可随之牵扯出的很多件事,都是他很少放在心上的“小事”。离职后有了更多时间,他承诺要承担更多家务、在家做饭,却根本没做到;他喜欢自己打游戏、打篮球,却很少主动陪淼淼,有时陪她逛街,逛一会儿就累了,“像在完成一项任务”;他在家打游戏的时候,淼淼甚至感觉有没有自己都一个样。

一点点堆积起来的“小事”背后,也是淼淼的付出。两人刚在一起时,方柯在上班,而淼淼还没毕业,所以她会在家做家务。某一天她把家里打扫干净,还做了饭等方柯回家,她突然警觉,自己是不是在过一种“伺候男人”的生活?

《坠落的审判》剧照

那时她会给对方找理由,因为他要工作,她可以体谅。但等到淼淼毕业开始工作,等到方柯从不喜欢的公司离职之后,淼淼发现,自己不能再给他找理由了。

于是,因家务而起的矛盾便反复发生。“你很难想象方柯这样一个人,他呈现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是非常尊重女性的,但他在家里是不承担劳动责任的。”

因为方柯从小就不做家务。童年记忆里,吃完饭,他就和父亲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母亲则在厨房收拾洗碗。过去20多年,他一直很懒散,懒散到“眼里看不到活儿”。他养了一只狗,但常常要拖延到半夜才会去遛;垃圾桶在他面前倒了,他不会去扶;厕所里的卫生纸,他很少会意识到该换新的了,“在我的世界里,好像厕所一直是有纸的”。

争吵到最后,淼淼哭了。日常的小事堆积起来,成了一件大事,它的沉重主要落在了淼淼身上,她需要不断去把它们“消化掉”,就像一次次搬开压在心里的石头。

方柯也尝试改变。以前他还需要淼淼告诉他该干什么,现在他眼里有了越来越多的活。吃完夜宵后留在桌上的碗,马桶和洗手池的污垢,茶几上的碎纸垃圾……有一次,方柯拿洗涤剂把堵住的下水道清理干净,他发现家务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麻烦。“其实就那么十几分钟的事情,能花掉我多少力气?”

《不要忘记我爱你》剧照

但惰性始终存在。他觉得自己没有质的改变,做家务的积极性是“看心情”。他依旧时不时会拖延遛狗的时间,直到小狗因为难受在家里叫唤。过去淼淼会帮他遛狗,她也问过他很多次,为什么不能暂时放下游戏,提前去遛狗?“因为不想。”他只能说。

抛开所有的理由,剩下的只有“不想”。方柯开始怀疑自己:“怎么接受了这么久女性主义的熏陶,骨子里却还是一股臭男人味?”

这不是他第一次对自己产生怀疑。他曾认真地思考过,是不是把“女性主义”当成了狩猎的幌子?后来他想明白了,自己的初心是想要变好的。可现在,20多年来累积的惰性再次迫使方柯追问初心,这一次,自己是真的想要变好吗?

试图用女性主义武装自己的男人们,仍然绕不开“主义”无法解决的个人困境。

姜蛛枕陷入了同样的困境。在他朝着心目中“女性主义”的方向前进时,他眼里的女性却开始向“肤浅”倒退。

《爱情神话》剧照

他开始关心自己的“潜在情敌”。他所在论坛上的男网友和他一样,热衷于讨论“这样的人怎么都有女朋友”。在相关的帖子里,“这样的人”被网友描述得劣迹斑斑,有人乱发脾气、逃避家务,有人缺乏责任感,在恋爱中得过且过,然而他们往往女人缘不断,即便犯错也会被女朋友原谅。

“单身男性越来越自卑”,行为大变_https://www.anesthesia.org.cn_社会_第1张

男网友们的讨论从震惊哗然,到骂男人太烂,最后变成了评价女人“有眼无珠”。姜蛛枕也被这些讨论卷了进去,“就会觉得女人都很肤浅”—她们总是更在意外貌、金钱之类的表面特质。

那时他仍然会追求女生,其中却夹杂着一种胜负欲。姜蛛枕写给女生的表白信,成了他和其他男性的竞技场。信里,他会比较自己和其他“潜在情敌”的优点,对方可能比他更帅、更高、语言表达更自信,但姜蛛枕乐于承担家务、擅长倾听、没有不良嗜好,只是他的优点没有“对手”那么明显。

他也会提醒女生,“潜在情敌”身上可能存在更多隐形的缺点。比如情绪不稳定、大男子主义、太自我,而这都是交往以后才会慢慢暴露的问题。

看起来,姜蛛枕笔下的“潜在情敌”根本比不上他,可他依旧很自卑。信里,他会大段大段地书写“我各方面都配不上你”“我再怎么努力,你也会有更好的选择”。有时他甚至会直接得出结论:即使自己有再多优点,也无法通过对方的“初试”,那这些优点又如何能得到展现呢?

《婚姻故事》剧照

这像是他的自我怜悯,被表白的女生却不吃这一套。她非常生气,从姜蛛枕的信里,她读到的并非自我贬低,而是一种傲慢,因为姜蛛枕在试图安排和定义她的一切,在替她宣判,什么是她会看中的“价值”。

女生的愤怒,点破了男性的角色扮演背后荒诞的本质。他们努力把自己嵌入一套角色模板的同时,也试图用另一套“女主角”人设,去框定真实的女性。恋爱似乎变成了一场游戏,拥有攻略就能直达“happy ending”。

而姜蛛枕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傲慢。当时的他觉得,哪怕女性再有眼无珠,他也要以一种近乎殉道的精神,把自我反思坚持践行下去。

直到有一天,姜蛛枕了解到“incel”这个概念。“incel”(全称为“involuntary celibate”,指非自愿独身者)是一类厌女男性的统称,他们往往不信任女性的判断力,且因为亲密关系的受挫陷入虚无,以一种阴暗的幻想来满足自己对女性的控制欲……

姜蛛枕忽然意识到,这不就是自己吗?

在那之前,姜蛛枕早已认为自己是一个女性主义者。远离“那些男人”一直是他的目标,可现在自己却要和他们共享一个“肮脏的标签”。意识到这一点,姜蛛枕陷入一种巨大的悲伤。

随之而来的是迷茫。即使他卸载了那些论坛APP,不断在日记里反思过去,厌女的情绪也并没有轻易地离开他。

他的傲慢顽固地残留着。在女性主义社群里,当有女生吐槽暧昧对象身上的种种“厌女”迹象时,姜蛛枕都会很“悲愤”。他觉得,即使真的有符合她们核心需求的“好男人”,也会因为不合眼缘之类的表层原因,被她们最先排除掉,这样一来,只能遇到渣男不是她们咎由自取的结果吗?

话说出来,自然会被其他女生狠狠批评,但最让姜蛛枕难过的是,这些批评并没有为他的迷茫提供解答。

《爱情神话》剧照

因为姜蛛枕认为,自己就会是那个被最先排除的人。

他过往的反思与学习堆砌在日记本里,现实中却无处施展。学生时代那个被拒绝的姜蛛枕还存在着,那时的感觉也与现在相近—“一拳打在棉花上”。

滑 落

点醒姜蛛枕的是一句话。他的一个女性朋友说:“要去争取人的尊严,而不是男人的尊严。”

姜蛛枕感觉脑子里“嗡地一下”。他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所对抗的,都是自己的“男性”角色,而与女性群体无关。过去他苦于没有自我证明的途径,现在却发现,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他还可以在职场里支持女同事,阻止别人的厌女言行以及参与性别公益。总之,有的是把自己和“那些男人”区别开的机会。

学生时代的姜蛛枕长期处于自卑之中,他需要一些支点来说服自己,“我是有资格自信的”。女性主义给了他这个支点,让他真正抓住了“赢”的可能性。

禁锢住姜蛛枕的“男性角色”,以一种更加隐秘且沉默的方式,困住了男人们的情感表达。

《被我弄丢的你》剧照

李宇只会独自消化难过。他刚开始工作,父母就催他在成都买房,可他工资不高,房价让他压力很大,感觉要在这个城市立足太难了,“看不到希望”。他不会向别人倾诉,只能找个天台逛两圈,哭一场,然后等情绪慢慢消散。

朋友不会成为这些情绪的出口。恋爱之前遇到难过的事,“我可能会直接自闭你知道吗?就是待在宿舍,哪儿也不去”。恋爱之后也只是“好一点”,李宇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擅长表达情感的人。“我可能不想让别人知道我脆弱的一面,我可以有困惑,但我不可以脆弱。”

“不擅长表达情感”,2/3的男性受访者对我说了同样的话。他们给出的解释同样很类似:不想显得“小家子气”“婆婆妈妈”,觉得这样不够“酷”、不够“潇洒”、不够“坚强”—不够“男人”。

这当然不是巧合。2015年,一部名为《面具之内》的纪录片在美国上映,导演珍妮弗西贝儿将镜头对准不同年龄段的男性,以呈现他们是如何被“男子气概”所塑造和伤害的。这种塑造来自父母,来自学校,也来自无处不在的流行文化,其中往往充斥着成功、坚毅、冷酷甚至暴力的男性角色。

《面具之内》剧照

父亲担当起了“男子气概”的教育职责。阿谦记得,儿时的自己只要一哭,就会挨父亲的骂。有一次,阿谦忘了自己为什么大哭了一场,父亲后来特意让他出门去,给住在附近的姨婆送一样东西,为的是“让你姨婆看看你哭红了眼睛那样”。

出门找姨婆的时候,阿谦努力埋着头,不想被她看清自己的脸。他因此感受到,哭对于男人来说是一种羞耻。

张晗的父亲则更为严厉。在他哭的时候,父亲采用的方式是打,打到张晗不哭为止—这时候张晗往往已经有些过度呼吸,上气不接下气。成年后的某一天,张晗偶然在家里翻出了自己小学时的日记,上面记录了他学习骑自行车的经历,刚开始学他总会摔,摔了他就哭,哭了自然又会被父亲打。

其实他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件事,张晗只知道自己直到现在也没学会骑自行车。

“男子气概”也是一种压力,要求男人不断自我证明。社会学家迈克尔基默尔讲出了这种压力是如何在男性群体内部生效的:“一群小男孩玩得正高兴,你只要问一个问题,他们就能打起来:‘这儿谁是娘娘腔?’”

《面具之内》剧照

当这种压力与亲密关系碰撞,男人们便分裂出不同的形象。朋友聚会,谈论起女友,李宇往往表现得满不在乎,把她视作一种麻烦,“她这周末不来找我,太好了”。可在他女友的讲述中,我们又会看到一个深情、有责任感的男朋友:毕业后找工作,他特地选了离女友家更近的;女友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她感到孤单,李宇会心疼得落泪。

李宇和这种分裂相处融洽。朋友面前,那些话都是“开玩笑”,而开这种玩笑是为了装作淡漠和冷酷,“兄弟们在一起,不要为女生牵肠挂肚,很潇洒的感觉”。但他也知道,这些玩笑话不能让女友听到。

唐易则被自己的分裂困扰着。他其实很想在经营关系的时候认真投入,却碍于周围人的眼光,如果在朋友面前表现得很认真,他们会说:“你是不是一天就围着一个女人转?”

他有时不自觉地陷入这种氛围。有一次,他们当中的一个男生A和女友吵架,一生气就把自己朋友圈背景里女友的照片拿掉,还换掉了情侣头像。大家发现之后都开始起哄,“有本事你就别换回来”“像个男人一样”,唐易也给他们增加声量,“如果是我,我就不会改回去”。

《不要忘记我爱你》剧照

后来A与女友和好了,可拿掉的背景图和头像真的没再换回去。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A很在乎女友,有时候甚至还有点言听计从。

唐易感觉“特别拧巴”。但朋友们的言语就像潮水,他总是难以抵抗地被卷进去。

而更多人感觉到的是疲惫。张晗其实早就装累了。小时候,父母要求他懂事、坚强、优秀,这渐渐成为他对自己的要求。他意识到自己是不能失败的,不仅父母不接受,自己同样不能接受。就像骑自行车,如果会摔倒,那就再也别学了。

需要始终保持优秀的张晗,后来迎接了他人生接连到来的失败。高二分班,他没能进到最好的那个;高考录取,他没有考上理想中的清北,而是去了北航;上了大学他用尽全力去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寒暑假他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校里,可这时他已经累了,于是在大四那年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然后是工作中遭遇的意外,他被开除了。

失业回家后,父母的表现依旧和过去一样。他们反过来找张晗的问题,觉得他给别人添了麻烦,或者给父母添了麻烦,“你生病以后,我们在外人面前都抬不起头”。

《这么多年》剧照

所谓的“男子气概”,背后潜藏着重重围困的结构性压迫,被它淘汰掉的只有弱者,无论性别。

围困之下,亲密关系提供了一种剥离性别角色、获得尊重的可能性。

直到张晗认识了露露,他才真正收获了尊重。当张晗倾诉自己的苦恼时,露露不会像他的父母那样,上来就指指点点,反而是相信他在努力找办法解决,即使她并不完全理解张晗经历了什么。露露不会居高临下,把张晗视为一个弱者。

姜蛛枕也抓住了这种可能性。通过相亲恋爱、结婚后的他有种“人生重新开始的感觉”。他非常重视经营关系,会详细地计划和安排家务。由于自己比妻子早两个小时下班,他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除了做饭、洗碗、打扫之外,他还会定期提醒自己买菜、买卫生纸一类的消耗品,和妻子讨论去哪儿玩,他会提前订票。

之所以如此重视“经营”,是因为作为男性,“不严格自我审查,是很容易随波逐流,在相处过程中暴露厌女言行的。”曾经有过“incel”倾向的姜蛛枕,因此更加警惕这种“滑落”。

和爱情一样,通往这种“可能性”需要偶然,也有赖于创造。而此时,方柯正在它的大门前驻足。

《这么多年》剧照

最近两年,方柯发现自己越来越讨厌父亲。在小时候的他眼中,父亲很有人格魅力,工作能力强,积极上进。和严格督促自己学习的母亲不同,父亲经常会带方柯去打球、游泳。现在他却对父亲“祛魅”了。他发现父亲从不做家务,除了带他玩,很少在家庭里投入时间。父亲对家庭的付出只有钱,每个月几千元的固定开支,如果母亲想让他送什么礼物,或者方柯想要多一点生活费,父亲是很不情愿的。

我不知道方柯是否意识到自己和父亲的相似之处。和淼淼争吵之后,他感觉自己“不真实”,“嘴上说的、信奉的是一套,但实际行为和内心深处的声音又是另一套。”他可以列举很多理由来解释这种矛盾:他本来就是个懒散的人,他的能量不够充足,有时他又责怪自己,太缺乏责任感、太自私、太容易逃避问题。

最后,方柯把这一切归结于自己没有那么爱对方。“如果真的爱她,她因为家务的事跟我吵这么多次,我应该早就改好了才对。”为对方改变所得到的幸福感,与改变本身的痛苦,他更愿意舍弃前者,而不承受后者。

我曾两次向他提问:“你会害怕成为你父亲吗?”

《国际市场》剧照

第一次他回答说当然会害怕,人都不希望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第二次,他的答案变得不确定了,因为他发现人的本能都是趋利避害的。

“你想,成为我父亲那种人多爽啊。”方柯说,“如果我以后遇到了一个特别爱做家务,愿意照顾好我的生活的人,我肯定会开心,只是我不要像他那样得了便宜还卖乖就行。”

成为父亲不太像是一种压力,反而更像是一种诱惑。

在男人们面前展开的是两条路:一条还看不清前方的走向,需要他们耗费精力、劈开挡路的荆棘,另一条则早已确定,其中也许有痛苦,但也有很多轻松的时刻,你只需要背过身去,不加思考地往下倒,然后坠落。

惯性会把你带去既定的方向。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除张晗、姜蛛枕、曹伟外,其余受访者皆用化名)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地铁惊现雷人字幕“你在酝酿怎样的丧礼”?重庆辟谣

地铁惊现雷人字幕“你在酝酿怎样的丧礼”?重庆辟谣

禁毒短剧《荼毒》完整版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出品) 近期,重庆轨道集团的“背篓专线”,让广大网民感受到城市的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正如央视主播所言: “一条地铁,装得下公文包,容得下背篓”。 然而,“重庆地铁惊现雷人字幕”谣言让人如蝇在 ...

社会 3 2024-05-18
夫妻双方都同意,为何法院不准予离婚?

夫妻双方都同意,为何法院不准予离婚?

5月18日,话题 #夫妻离婚拒养患抑郁症女儿被判不准离# 引起广泛讨论 山东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 公布了这样一则案例: 妻子起诉丈夫离婚, 丈夫同意离婚, 但夫妻二人均不同意 抚养患有抑郁症的女儿…… 那么,法院会怎么判呢? 夫妻均不同意抚养抑郁症女孩 原 ...

社会 4 2024-05-18
“未婚女性不能用精子库去父留子”上热搜,媒体:拨开情绪才能理性讨论

“未婚女性不能用精子库去父留子”上热搜,媒体:拨开情绪才能理性讨论

帮助有生育意愿却又未婚未育的大龄女性实现生育,是一个有价值的严肃话题,不能娱乐化,也不必情绪化,而应理性讨论

社会 3 2024-05-18
贵州违规建设客栈失火致9人遇难,经营者获刑5年

贵州违规建设客栈失火致9人遇难,经营者获刑5年

2023年8月18日凌晨1时许,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肇兴村一客栈发生火灾,造成9人遇难、2人受伤。近日,黎平县人民法院巡回审理这起重大责任事故罪案件。

社会 4 2024-05-18
浙江长兴辟谣“60余名幼儿群体性流血”后续:教室环境检测结果正常,下周一将复学

浙江长兴辟谣“60余名幼儿群体性流血”后续:教室环境检测结果正常,下周一将复学

近日,网传浙江湖州长兴县青少年宫幼儿园中出现群体性流鼻血、甲状腺囊肿和甲状腺结节、鼻炎等症状。网传信息称,该幼儿园疑似装修甲醛超标,从而导致此类情况发生。

社会 3 2024-05-18
农业部长唐仁健被查,近40年参与三农政策制定

农业部长唐仁健被查,近40年参与三农政策制定

2024年5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社会 8 2024-05-18
河南南阳一男童被狗咬伤不幸离世,疾控部门介入调查

河南南阳一男童被狗咬伤不幸离世,疾控部门介入调查

央广网南阳5月18日消息(记者 张丽娜) 近日,河南南阳一名3岁男童被狗咬伤,18天后不幸离世,在网络引起热议。南阳市疾控中心、南阳新野县疾控中心、南阳卧龙区疾控中心均表示对此事已完成初步调查,狂犬病疫苗与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 ...

社会 3 2024-05-18
网友曝光“收蚕豆遭掺砖块”,官方通报

网友曝光“收蚕豆遭掺砖块”,官方通报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南通“收购蚕豆时遭掺砖块”。 5月18日,南通通州湾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 17日,网友反映“收购的蚕豆中掺杂砖块”事宜,我局关注到相关信息后,第一时间了解核实有关情况,协助收购商查找涉事农户,现已妥善处理。 ...

社会 4 2024-05-18
北京楼市,积分落户人数大跌2.9万

北京楼市,积分落户人数大跌2.9万

北京积分落户人数连续三年大跌,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帝都。 5月17日,24年申请积分落户的申报结束,一共有101035人在线提交了积分落户申请。 至此,北京申请积分落户的人数,已经连续三年大幅度下跌。北京户口似乎没那么香了,提交积分落户申请的人急剧下滑 ...

社会 3 2024-05-18
“暴富之后,我还是不敢承认自己来自河南县城”

“暴富之后,我还是不敢承认自己来自河南县城”

最近被这条MV刷屏了。 来自说唱歌手“河南说唱之神”张方钊的《工厂》。 很罕见的,没有在说唱中听到一贯的炫富和对大金链子宝马香车的向往。 《工厂》,唱的是故乡。 是那个我们不愿回望的、有点丢人的、属于县城青年的故乡。 他唱厂矿的衰落,唱村庄的 ...

社会 4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