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距离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16年了,期间奥运圣火分别在欧洲、南美和亚洲点燃,而2028、2032奥运会已花落美国洛杉矶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按照各大洲轮流举办的惯例,2036奥运会又该回到亚洲了。那么,中国要不要再次申办奥运会?如果申办,谁将成为中国奥运第二城?
先说第一个问题。前不久,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国家,已经超过两位数了,包括印度、韩国、墨西哥、土耳其、德国、印尼、卡塔尔、埃及、波兰等国。但是截至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流露出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意愿。
中国不申办奥运会,可能有多方面考虑。一来咱们已经办过北京奥运会了,而且大获成功,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极大满足,没有那种必须要申办的迫切心情了。二来中国目前体育工作的重心,已经从竞技体育转向全民健身,所以更愿意将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去。
不过,考虑到2035年中国将建成社会主义体育强国,那么2036这个节点还是很重要的,所以中国还是有可能申办这届奥运会的。那么,哪一个中国城市最有可能再次申办奥运会呢?
考虑到中国已将体育工作重心转向全民健身,那么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必须已经具备完备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说,无需专为奥运会新建太多场馆,并且开完奥运会之后,所有场馆也必须有较高的使用率。这就需要举办地满足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实力够强,二是基础设施完备,三是市民体育参与度较高。这样看来,最有希望的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市。
考虑到奥运会的庞大规模,无论哪个城市单独举办奥运会,其实都是需要新建大量场馆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个城市联合举办,利用现成的场馆优势互补,分摊举办成本。这一点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同样是最佳选择,并且珠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程度更高,更有利于跨行政区域联动。另外,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奥运会,也能促进香港和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国将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的主办权授予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出于前面的这些考虑。
事实上,多个城市甚至多个国家联合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种未来趋势。比如,2026年世界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合办,2030世界杯则由西班牙、葡萄牙和摩洛哥三国联合举办,甚至远在南美的乌拉圭、巴拉圭和阿根廷,也要各自举办一场揭幕战。多地联合举办,不仅可以分摊成本,也能将体育的快乐带给更多的人群,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联合举办大型赛事的城市或者国家,大多数经济比较发达,社会成熟度较高,这样才便于沟通协作。如果是欠发达国家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最好还是单打独斗。比如印度、土耳其、埃及、印尼等。这些国家申办奥运会,和中国第一次申奥的心态是一样的,比如印度认为“这是14亿印度人的梦想和愿望”,埃及则希望成为非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土耳其和印尼则是为了争夺“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伊斯兰国家”的头衔。
不过考虑到这些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稳定性,他们获得2036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中国决定申办,那他们获胜的希望几乎为零。考虑到未来两届奥运会的申办城市,都是提前11年确定的,2036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很可能也会在明年揭晓。明年的全运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那么中国会不会喜上加喜,宣布由粤港澳大湾区申办奥运会呢?这个真的可以期待一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024/08/11/1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