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重发】
2020年11月31日,我发了一条微博,大意是说:退休了,思考的都是小问题了。最近在思考三个问题。第一,羊为什么不愿意被拴着?是为了干坏事吗?第二,如果一个人老盯着你看,你是什么感觉?为什么?第三,假如家里来了一个亲友,打开你家的冰箱,想知道冰箱里有什么,有多少。你愿意吗?为什么?
没想到,这条微博发表后,不少网友参与了讨论,对问题本身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见解。甚至有的网友说:这些可不是小问题,细究起来个个都是大问题。还有的网友说,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终极性的问题,应该一直追问下去。
羊为什么不愿意被拴着?
最近一直在想,羊为什么不愿意被拴着?我们经常见到羊被拴着的情景。应当说,饲养的羊是一种被驯化程度比较高的动物。一般地说,这样的羊即使是被拴着,也不会挣扎。这就给人们一种误解,以为羊对被拴着是无所谓的。
其实不然。你只要看看羊被解开拴着它的绳索,就欢快地跑出去老远,就会知道,它是多么地不愿意被拴着。
其实,羊不愿意被拴着,不见得是为了干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都不见得是出于某种功利性的目的。也许有人会说,羊不愿意被拴着,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找草吃。这话看起来有道理,其实不尽然,羊酒足饭饱的时候也愿意随处走动。
说到底,自由地行走,不受约束,是动物的一种天性。天性就是天性,不见得是为了什么。
当然,在不同动物中,这种天性的强烈程度是不一样的。被驯化的羊,被长期关在笼子里鸟,可能对被束缚多少有些习惯了。另外的一些动物则不然。比如,你用手圈住虫子和蜘蛛,这些虫子和蜘蛛会拼命的要挣脱出去。
一些研究表明,有些动物被困住时会自杀。比如,海豚,鲸鱼在被捕捉和困在一个地方太久之后就会有自杀倾向。一部分鸟类也是如此。如果你见过第一次给狗上锁链,你就知道了。那种挣扎和绝望,是痛彻心扉的。
还有研究发现,某种动物的智商越高,这种本能就越强烈。
注视下的冒犯与主体性问题
被人盯着,老实说是一个严重的事情。不信,你可以看看东北街头的一些斗殴是如何发生的。你老瞅我干什么?瞅你怎么了?两句话,可能就是一场殴斗的开端。
为什么会这样?用萨特的解释就是:别人注视你时,他下意识地就把你变成了他观察的客体。在这个注视中,他是主导者,你只是被他观看的物品,这是对你的主体性否定掉并把你物化的过程。同时,被盯者能感受到一种不舒服的压迫感。
这种压迫感,会扰乱人们的心智。
我们都知道那个有名的故事。埃及金字塔是由谁建造的,对此一直争论不休。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是由30万奴隶所建造。但在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断言: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定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
布克的道理何在呢?原来,布克本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锒铛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制作大师,囚禁期间,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受到高压,失去自由的地方,布克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入狱之前,在自家的作坊里,布克甚至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布克苦苦思索。
起先,布克以为是制造钟表的环境太差。后来他越狱逃跑,恢复了自由的生活,但是生存环境比监狱更糟糕。布克制造钟表的水准,居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此时,布克才明白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
布克认为,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
正因有这样的经历,布克才能大胆推断: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如果是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绝不可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隐私是尊严的防护罩
你家冰箱里有什么东西,别人知道了,当然不会有实际的害处。但如果居委会大妈经常来检查一下你家冰箱里有几条鱼,有几块排骨,你的感觉会如何?
有一次,在一家饭馆吃饭。饭毕买单,服务员提醒加入会员可有优惠,如129的菜优惠价119。好吧,注册,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家庭住址。tmd,公权力惹不了,一个破饭馆也要你的这些隐私和信息。于是放弃,宁可多花几十元。但,今后再也不会来这家饭馆吃饭了。
有人说,加入是自愿的,你可以不加入会员按原价买单啊。扯淡,这是你的理解。我的理解是,优惠价菜才是正常价,不优惠的那个其实是对不加入会员的惩罚价。
我是一个爱旅游的人,尤其爱走草原和那些荒凉的地方。但最近这几年明显走得少了。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就是住店刷脸。现在无论是到什么地方,哪怕是偏远的荒原,住店刷脸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当然,仔细想想,刷脸对于我个人来说,会有什么害处或隐患吗?我也说不清楚。但总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不就是一个游人住个店吗,至于如此防贼一样吗?
实际上,隐私是尊严的一部分。隐私是自由的边界,也是信任的体现。人们对尊严的需求,并不仅仅是担心受到实际的侵害。夫妻之间,往往是高度的不信任才会处心积虑地想翻看对方的微信。有人会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句话貌似有理,但实际上是很荒谬的。没做亏心事,别人就可以整天有事没事地叫门吗?
更重要的是,你有什么权力有事没事地随便敲别人的门?实际上,免于被打扰,是自由的内涵之一。
当然,为了维护群体生活的秩序,人们不得不接受某些必要的约束,甚至不得不牺牲某些隐私。但有四点,一是这种约束或获得隐私是必需的,二是这种约束或获得隐私是利大于弊的,三是获取隐私者得有能力保护这些隐私并对这些隐私的保护承担责任,四是,也是更重要的,无论是对隐私的获得,还是施加某种约束,需得到法律的正式授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024/08/09/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