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信朋友圈里一个前警察实名举报的视频广为流传。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前警察,是一个参与处置过举国关注的恶性案件(唐山市烧烤店打人案)的警察,叫陈志伟。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最近引起大家注意的网络举报似乎越来越多了:7月27日,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苏州工业园区商务局科员马翔宇网络实名举报该园区商务局局长祝欢等官员,7月25日,江西万年县原上坊乡党委书记李佩霞的父亲举报该县县委书记毛奇性侵李佩霞,再稍微早一点,6月22日,河北兴隆县一个派出所长苏九雷实名网络举报该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刘文宁,还有一个穿着制服的警察公开网络求助遭遇强拆。
马翔宇的举报,前日有了进展,该局长已经被停职并被立案审查调查;万年县委书记毛奇在被举报次日主动向江西省纪委交代问题,目前也已经在接受审查和调查。
这两个典型的网络举报,因为官方回应迅速、举报效果明显,一时间给很多人一种错觉,那就是“网络举报很管用”。可以预料,未来一段时间,网络实名举报将会越来越多。
说“网络举报很管用”是一种错觉,是基于多年的社会实践和对当下社会生态的了解作出的个人判断。在我看来,网络举报近几年一直很多,引起社会关注和官方正面回应的微乎其微,被网络淹没的则不计其数。
有心人可以特别关注一下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的举报,绝非只有我们现在普遍注意到的那么几个,大量的网络举报一定已经被忽视、无视或者是被隐藏了。
回头看看我们最近关注到的几个网络举报,举报人分别强调了自己是清华大学毕业生、乡党委书记的父亲、派出所长、有全国影响的案件的当事民警,这些举报人特殊的社会身份成为他们发布的网络举报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也是他们获得流量支持的重要原因。如果举报人没有找到这些引人注意的元素,估计这些举报中的部分举报也会跟绝大多数举报一样不为人所知、不被重视。
强调自己身份的特殊性,这是当下网络举报能引起社会关注非常重要的一个策略。这种策略,与传统媒体还能在舆论场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类似,很多事情得有能吸引眼球的新闻点才能引起媒体的关注。
二十多年前,强拆与钉子户还是新闻,能引起媒体的关注。十五年前,强拆已经不太能吸引大家围观了,一方面是作恶的权势有意阻止大家关注此类事件,另一方面是类似的事情太普遍、频繁,大家已经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了。所以,后来出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抗强拆场面,比如武汉东西湖一个老农买了大量的花炮当作防御手段抵抗百余人的强拆队伍,勉强吸引媒体的关注。
如今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网络举报者只是普通公民,他们处在社会底层、没有特殊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举报的是可以迅速钳制舆论的权势,很难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舆论的重视。
穿着制服实名举报、亮明自己或家人的官职实名举报,当这些技巧或者说策略越来越普遍被运用后,社会的注意力将越来越难倾斜到普通民众身上,围观者看热闹的胃口会越来越刁,普通民众寻求社会救济的难度也就会越来越大,普通人网络举报的门槛也就自然越来越高。
有一位律师朋友说:你若冤得没特点,没人关注你。貌似玩笑话,确实普通民众真实的遭遇写照。
不得不感谢网络,当现实中寻求社会救济越来越难的时候,网络让很多人有了更便捷的发声渠道和更有效获得社会救济的路径。但是,当大家因最近几起特殊的网络举报效果明显而感叹“网络举报来得快、效果好”时,更多遇到麻烦的普通人却在苦恼:我没有制服穿、我没有官职、我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我不是博士、我没有当书记的儿女,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如今遭到权势的侵害,谁来关注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联合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esthesia.org.cn/2024/08/07/8710.html